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毛贏: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建設美麗鄉村升級版

[ 作者:毛贏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2-01 錄入:實習編輯 ]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的提法繼承了黨對“三農”問題一以貫之的重視并進行了創新發展,體現出了黨中央對“三農”問題重視程度的提升,為新時代深化農村改革、做好“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2003年6月以來,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結合浙江省實際,全面啟動實施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以村莊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促進農村生活質量和農村環境質量提升。在兩輪“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基礎上,201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又進一步作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決策,把生態文明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機結合,把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與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有機統一,讓農民共享發展成果和現代文明。十多年來,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屆接著一屆干,一年接著一年抓,涌現出了瀟灑桐廬、田園松陽、美麗安吉、幸福江山等示范點。浙江省以“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為基礎的美麗鄉村建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樣本,美麗鄉村成為浙江省一張金名片。

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當前我國各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深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載體,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可從壯大鄉村集體經濟、注重鄉村鄉土性、堅持經營鄉村、創新鄉村治理體系等四方面著手,著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一是注重美麗鄉村鄉土性。十九大報告指出,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在未來發展中,要明確城市和鄉村的各自分工。農村不同于城市,未來的美好也必將不同于城市。要注意和堅持城像城、村像村,城市要作為產業發展和人口集聚的主平臺,而鄉村要通過保留原始風貌和生態肌理,打造鄉土的、健康的、休閑的、歷史的鄉村,成為守望鄉愁的重要依托。要深入發掘鄉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運用現代手段,重新構建城市和鄉村發展空間和維度。

二是壯大村集體收入。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美麗鄉村的建設雖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后期的維護等仍需大量資金投入。因此,壯大村集體經濟,對于夯實美麗鄉村基礎、增強美麗鄉村活力作用十分巨大。要對村集體進行資源盤活,建立健全村級資源管控機制。利用集體資產,可通過租賃或以投資入股形式增收,通過參股合作經營增收,大力發展集體物業經濟增收,發展異地物業經濟增收等。要對村集體支出進行減負,將保潔、污水處理維護等可委托市場主體運作。

三是樹立經營鄉村的理念。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堅持規劃、建設、管理、經營并重,變輸血為造血,變封閉為開放。十九大報告指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為經營美麗鄉村指明了方向。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業提質增效,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延伸農業產業鏈,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性加工業和服務業。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建設鄉村田園綜合體、村落風景區、旅游風情小鎮等。

四是創新鄉村治理體系。科學有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全力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保障。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應順應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定位、新要求和新機遇,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引領作用,加大農村基層干部培養力度,充分發揮村集體和農民的主體作用,積極搭建新鄉賢與鄉村社會結構有機融合的平臺,構建兼具鄉土性與現代性的現代鄉村治理模式。

本文原載于今日桐廬網絡版(2017年10月2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 亚洲成a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国产在线 | 中文无遮挡h肉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AV综合网 | 亚洲日本香蕉视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