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首度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三農”工作作出的新的戰略部署。貫徹落實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以“20字”總要求為根本遵循,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振興鄉村,產業興旺是根本。農村只有產業興,才能人氣旺,只有人氣旺,才能活力足。振興鄉村,必須緊緊抓住振興產業這個牛鼻子,加快構建富有活力、獨具特色的農村現代產業體系。培育發展農業“新六產”,圍繞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農村經濟發展“升級版”。拓展農業功能,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休閑旅游型、科研基地型、科普實踐型、生態循環型農業。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支持加工、倉儲、物流和市場體系建設,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農業新型業態,實施“互聯網+農業”行動,構建依托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促進智能化農業、精準農業發展。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推廣“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模式,健全完善各類經營主體之間利益聯結關系,采取訂單收購、最低價保護收購和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機設備等生產資料入股方式,打造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建設一批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鎮,搭建產業振興載體。統籌推進農村各項改革,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村土地制度等各項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振興鄉村,生態宜居是基礎。城鄉共處于一個生態系統中,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不僅事關農民切身利益,而且對整個地區整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原真性保護、原住式開發、原特色利用,不搞大拆大建,返璞歸真,因地制宜,保護和擴大綠地、水域、濕地等生態空間,構建平衡適宜的鄉村建設空間體系。深入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以本地果樹林木花草品種和新能源光源為主,兼顧生態、經濟和景觀效果,形成自然美觀綠色生態和節能環保亮化景觀。深入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改路、改水、改廁、改暖、改房“五改”為重點補齊農村功能性缺陷,推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建立衛生保潔制度,落實人員、經費、設施,實現垃圾處理無害化、常態化的管理機制,全面改善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加強河道、水庫等水體治理保護,清疏河道溝渠,推進城市污水管網向城郊村延伸,著力解決城鄉結合部村莊的污水處理問題。加強村旁、宅旁、水旁、路旁、院內以及零星閑置地塊的綠化、美化工作,打造樹綠、花香的美麗鄉村。有序推進農村人口集聚,遵循農村人口轉移和村莊變化新形勢,堅持“規模化、組團式、生態化”原則,有序推進村莊撤并和空心村改造,集中建設農民安居區,促進土地、基礎設施等的集約利用。
振興鄉村,鄉風文明是關鍵。鄉風之于鄉村,就如同精氣神之于人,是修于內的靈魂、形于外的氣質。振興鄉村,不僅要讓農民在物質上富裕起來了,還要讓其在精神上豐富起來、素養上提升起來。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農民的國家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加強誠信教育,倡導契約精神、科學精神,提高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弘揚鄉風正氣,推廣鄉賢文化,用好善行義舉“四德榜”、“道德講堂”、核心價值觀主題小公園和小廣場、“身邊好人”和“道德標兵”評選等,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道德氛圍。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樹立新風”主題教育活動,從轉變群眾生活觀念和生活習慣入手,通過宣傳教育、檢查評比等多種有效的方式,引導農民樹立現代生活理念,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整合城鄉公共文化資源,扶持民間文體社團和業余文體隊伍建設,不斷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深入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加大對鄉村文物、歷史建筑等古代文化遺存的保護,挖掘、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留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
振興鄉村,治理有效是保障。鄉村是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振興鄉村,必須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夯實農村基層基礎工作,確保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以黨建為引領、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基礎、村民自治為根本黨建引領“三治融合”鄉村治理新路子,為追趕超越提供了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要突出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深化“三基”工程,持續整治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發揮好黨建在鄉村治理中的引領作用。依法開展村民自治實踐,探索村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有效實現形式。發揮好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加強農村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推進鎮村綜治中心建設,完善農村治安防控體系。開展農村不良風氣專項治理,整治農村黃賭毒、非法宗教活動等突出問題。依法打擊擾亂農村生產生活秩序、危害農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犯罪活動。要積極培育和發展適合鄉村需要的社會組織,拓展農村社區服務功能,增強認同感。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振興鄉村,生活富裕是目標。鄉村振興,最關鍵的因素是人,農民生活好了,干勁足了,農業農村的發展才會一片生機勃勃。以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不斷拓寬增收空間,提高農民收入,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積極培育、大力扶持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通過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權權益,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農業實用技術和新型職業農民等培訓工作。鼓勵農民創業,通過開展創業培訓,幫助搭建平臺,提供貸款扶持等方式支持農民創業。鼓勵新型經營主體探索不同模式,帶動普通農民、貧困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觀光旅游、農村電商等新業態,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加大對農業農村精準扶持力度,落實好各種惠農政策。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青島大眾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