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民主”在學術研究中的命運出現強烈反差,由一時熱議“民主是個好東西”到“人皆羞說于民主”。討論民主不僅不理直氣壯,且羞羞答答,甚至視之為貶義。學界有人提出要以“治理”的話語替代民主話語,將治理與民主割裂開來和對立起來。
在現代政治生活中,民主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只是,民主猶如空氣,平時無感覺,稀薄時可貴,沒有會窒息。
在社會轉變中,民主更是一束圣火,照亮政治前進的步伐。20世紀,中國有三次討論民主較為集中的時期。一是孫中山先生的民權說,之后產生了中華民國。二是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提出人民民主,之后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三是鄧小平的“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論斷,之后有了改革開放的大好局面。
進入21世紀之后,執政黨繼續推動社會主義民主。中共十八大報告將民主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以最大限度獲得社會共識。
因此,對于民主,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如何建設的問題。正是由于如何建設出現了偏差,導致要不要也成了問題。這主要是在中國這樣的一個大規模國家,這樣一個有著深厚農業文明傳統,現代化建設歷程尚不長的國家,對于建設一個什么樣式的民主,如何建設民主,還有待探討,不斷在實踐中深化認識,還是一項需要長期艱苦努力的工作。期間會出現一些偏差,甚至挫折。因此,民主是一個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再建的工程。
路徑
民主意味著人,特別是廣大民眾的主體性。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指出,“調動積極性是最大的民主。”為了最大限度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我國從基層民主著力,通過推進基層民主,讓廣大民眾在民主實踐中解決自己的問題,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布30周年。在頒布該法時,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彭真就指出,村民自治是十億農民學習民主,掌握民主,運用民主的大課堂。30年對一個人時間不短,但對于一項偉大民主工程來說還只是一個短時段。在這個時段里,人們從無知到有知,有知之甚少到知之愈多,進步顯而易見。
形式
鄧小平將調動積極性作為衡量是否民主的標準。但民主要通過一定形式加以實現。我國的民主在實踐中日益豐富。從選舉到協商,從決策到監督,民主形式多樣化。當然,當下的經濟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向,如何根據社會變化,選擇合適的形式實現民主的價值,還有待探索。如作為基層民主載體的村民自治的最合適的基本單元在哪里?這些事關村民自治能否實現的基本問題都還需要實踐和研究。
內容
中國人以實踐理性和經驗理性見長。民主在一定程度上是實現民眾利益的手段,需要與解決民眾關心的問題結合起來。西方式民主演化至今,在相當程度陷入形式主義,過分追求民主形式,而忽視民主內容,甚至造成互相對立和撕裂,效率低下,以致人們對民主的價值產生懷疑。我國近些年注意到這一傾向,成功地將治理的理念引入政治生活,注重通過治理讓民眾有更多的獲得感。但是治理與民主并不是對立的。用治理替代統治和管理,本身就反映了民眾參與的民主價值。當然,如何結合經濟社會變化進行有效治理,還有大量問題可以探討。如當下農村產權三權分置改革,必然給基層民主和鄉村治理帶來新的課題。
土壤
鄧小平在強調“調動積極性是最大的民主”時,接下來講到“至于各種民主形式怎么搞法,要看實際情況”。實際情況就是條件。民主屬于上層建筑領域。民主的生長依賴于由一系列條件構成的社會土壤。這一社會土壤那些是有利于民主生成的,那些是需要改良的,還需要大量研究。如果盲目引進和照搬,勢必適得其反。近些年,許多人之所以對民主價值產生懷疑,重要原因在于特有的社會土壤造成民主價值扭曲變形。由此就需要認真調查和分析民主生成的社會土壤。而這是學術研究中最艱難的工作,也是再建民主的基礎性工程。
參考文獻和注釋:略
作者簡介:徐勇,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政治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首批文科“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學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