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鄭國: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 作者:鄭國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564 更新時間:2018-04-12 錄入:王惠敏 ]

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的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七大戰略之一,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結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契機,創新發展,變革動力,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動能。站在新時代,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匯聚社會力量,激發鄉村內生活力,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

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

長期以來,城鄉發展是一種非對稱的格局,統籌資源配置仍然是以“城”為主,城市對農村的涓滴效應遠不如其虹吸效應,人才、資金等各類要素單向由農村流入城市,造成嚴重的“農業內卷化”,即隨著人口的增多、土地的減少,鄉土社會的撫育能力低下,土地的投入與得到的收益不成正比,耕作的邊際報酬遞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包括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等五大振興,是黨中央著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導向和農業農村短腿短板的問題導向而作出的戰略安排。在新的歷史情況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不是過去簡單地以城市為主,也不是農村單一行動,而是構建新型城鄉關系。為此,必須創新體制機制,創造條件,注入社會新興力量,培育新動能,激發內部動力,形成可持續內生發展機制。

眾所周知,專業社會組織集聚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是各類資源匯聚整合的重要通道,也是破除各類體制機制障礙、打通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農業社會化服務是為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而提供的各種服務,是運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使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的農業生產單位,獲得大規模生產效益的一種社會化的農業經濟組織,是農村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的生力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新近頒發的一號文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把城鄉融合發展作為基本原則,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重視社會資源力量的深度介入,鼓勵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交換,提出要“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也清晰地描述了實施山東省鄉村振興的戰略藍圖,抓住了提升農業經營服務社會化水平這一重點,提出“發展多元化農業生產性服務,完善農資購買、機種機收、統防統治、烘干倉儲等社會化服務體系”。

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向

農業社會化服務在發達國家早已蔚然成風,模式成熟,受益多年。國內則積極探索適合國情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已獲得可觀收益,深受農民歡迎。

從國際經驗看,現代農業是一個社會化大生產過程,無論是以法德為代表的歐洲中等規模農場經營模式和以美國為代表的大規模農場經營模式,還是以日韓為代表的東亞小農經營模式,都離不開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有力支撐。歐美發達國家普遍實行農場模式,農場主不進行實際耕種,而由專業的農業服務公司為農場主進行種植管理,其收成則運用期貨和保險等金融手段來保障。在美國,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高度發達,已經形成了多種農業服務體系,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和遙感系統等實現精準農業和種植托管管理。美國農業已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發達農業、再向高效現代農業的跨越,并逐步實現了農業的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在加拿大,加陽公司是全球知名的肥料生產商,擁有精準、覆蓋廣的產品網絡,可以為農戶提供全方位農業服務,通過一站式服務,聚集農業上下游資源,系統地開展全產業服務,可解決單個農戶難以負擔的科技成本和資源問題,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推動傳統農業轉型。日韓則以農協系統承擔承接資本、技術、管理、市場等現代要素,農業服務組織居間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國內來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是農戶等經營主體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條件下,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完成的農業經營方式。由專業社會組織提供專業托管服務,能夠直接服務于農戶和農業生產,精準規劃種植方案,對接下游市場需求,按照訂單進行種植,并加快智慧農業發展,加速農業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步伐,實行規模經營規模銷售,賣糧難問題迎刃而解,讓種地變得輕松,實行真正可持續盈利。據初步統計,截止到2016年底,全國以綜合托管系數計算的托管面積為2.32億畝,如湖北的“代耕代種”、江蘇的“聯耕聯種”、四川的農業共營制,都屬于農業生產托管范疇,都是由社會化服務組織完成主要或重點作業環節。農業生產托管既讓農民依然保持了家庭經營的主體地位,又發展壯大了社會化服務組織,同時通過社會化服務實現了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現代要素對傳統農業的改造升級。國內金正大集團發起的金豐公社借鑒國外發展經驗,依托主業,正致力于探索一條更適合中國特色的農業服務社會化之路。金豐公社針對國內土地集約化程度低的國情,通過為小種植戶全過程服務的方式,把單戶種植轉換為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專業公司提供種植全過程的機械化完整專業服務,按需提供農資產品系列套餐或種植環節上的專業針對性服務。在后期管理方面,金豐公社通過組織農業規模化種植和產品初加工,把產品主動納入食品、飼料企業的供應鏈,以穩定的產銷關系保障農民利益。可以預見,類似金豐公社這樣的專業社會組織為中國千萬農戶提供諸如土壤修復、全程作物營養解決方案、農作物品質提升、農機具銷售租賃、農技培訓指導、機播手代種代收、農產品品牌、產銷對接、農業金融等全方位的農業服務。這對傳統農業的轉型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將產生深遠影響。

大力發展青島市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建議

近年來,青島市農業社會化服務有了長足進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涌現,各類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方興未艾,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正迅速極大地改變農村農業面貌。截止到2016年底,青島市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8200多家,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6100多家,土地股份合作社170多家。據統計,2016年青島市常住人口城鎮化水平達到71.53%,農村和農業仍占有相當比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71.01億元。這說明,農業在青島市經濟版圖中仍有重要位置,農村在社會經濟發展全局中占有重要比重,必須重視農業農村進一步深化改革,釋放生產力,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多年經驗證明,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傳統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助推器,能夠整合城鄉資源,有力解決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需求問題,有力吸引和集聚土地、資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現代要素,有力解決“誰種地”和“種好地”的問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因此,必須加大力度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

一是要高度重視,強化措施。要充分認識農業社會化服務對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深遠意義,是農村新舊動能轉換的有效舉措,是農村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要像在城市中抓服務業發展一樣,遵循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指導思想,加強部門協作與責任分工,出臺農村社會化服務業發展規劃和鼓勵支持措施,借鑒先進經驗,落實責任分工,制定具體方案,大力鼓勵發展,力爭在新業態、新模式等方面打造鄉村振興的青島樣板。

二是要積極培育和引進專業化組織。專業化組織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生力軍,要在培育和引進上下功夫。一方面鼓勵引導現有農村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服務人員積極組織起來,成立一定規模的專業化社會組織,發展成為區域名牌。一方面積極引進國內發展成熟的農業專業化社會組織,發揮典型引領和帶動作用。在政策上要積極扶持保護,建議通過財政扶持、信貸支持、稅費減免等措施,特別是要著力解決農資、農機、農技等社會化服務融資難、融資貴、用地難問題。在發展方向上要因地制宜,統籌考慮區域種植特色和可能的服務需求,如良種繁育、秸稈還田、地膜回收、特色農業等不同環節和服務內容。鼓勵適時成立農業社會化服務業協會,加強溝通交流,共同集聚發展。

三是要大力宣傳,積極引導。各級組織要廣泛宣傳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的重要性,尊重農民意愿,保障農民利益,把服務的各個環節透明化、明晰化,讓農民參與其中,利在其中,把新興社會力量引進農村,把現代服務業引進農業。鼓勵和引導村級組織積極參與組建專業服務社,相關部門要加強服務價格指導和監督,制定行業規范,保障農戶利益。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社科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青島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乱码免费 | 亚洲国产初高中女 | 日本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AV | 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