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孔發龍:鄉村振興的金融方案

[ 作者:孔發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6-27 錄入:王惠敏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江西省農商銀行切實擔負起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光榮使命,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從服務新時代三農工作全局出發,從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著眼,以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構建金融資源配置優化、供給體系質量提升、管理保障機制健全“三位一體”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高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促進農村金融供給更加充分有效

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強化資金投入是前提。作為地方農村金融的主實力軍,江西省農商銀行充分發揮三農金融服務提供商的資源稟賦,不忘服務三農初心,回歸農村金融本源,把更多金融資源更加充分地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計劃2018~2020年投入3000億元信貸資金,全力保障鄉村振興供給。

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堅持質量興農,加快促進農業“穩糧、優供、增效”。服務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堅持優化存量、做大增量,嚴格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政策要求,加快壓縮產能過剩重點行業的資源占用,信貸資源重點向江西省優質稻、蔬菜、果業、茶業、水產、草食畜、中藥材、油茶、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九大優勢產業傾斜,以信貸投向調整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服務農村三次產業融合,運用“財政惠農信貸通”“財園信貸通”“產業信貸通”等創新融資模式,發揮金融杠桿作用,重點支持“百縣百園”工程、十百千萬鄉村旅游點建設、品牌農業發展和“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助力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服務小農生產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著力培育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輻射帶動作用,激發小農戶內生發展動力,助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對接鄉村綠色發展需要。深入推進“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以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著力點,搶抓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的有利契機,重點加大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村莊整治建設、環境綜合治理等農村生產性、生活性基礎設施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創造更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讓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以提升綠色金融服務水平為切入點,抓住江西納入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機遇,對接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搭建綠色金融發展平臺,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重點加大對林業、節水農業、生態旅游等環境友好型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以綠色金融促進鄉村綠色發展,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立足解決農民金融需求與農村金融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加快促進農民“脫貧、致富、文明”。滿足精準脫貧攻堅金融需要,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運用好政府增信、產業帶動、資產收益扶貧、公益扶貧、互聯網金融扶貧等有效模式,重點做好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貸款投放。提高金融扶貧的對焦水平,在實現對貧困地區責任網點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信貸需求調查、符合貸款條件貧困戶信貸投放“三個全覆蓋”的基礎上,做到“三個更精準”,即制定深度扶貧規劃更精準、把握貧困實時數據更精準、對接脫貧攻堅項目更精準,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滿足城鄉融合發展金融需要,主動對接新型農民就業創業需求,發揮致富帶頭人“領頭羊”作用,重點支持家庭工場、手工作坊和鄉村車間發展,支持返鄉農民工創業創新;主動對接農民市民化需求,為農業人口轉移中生產、經營、消費等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持續提升農民的獲得感。滿足農村文化發展金融需要,創新推出更多更好的農村文化金融產品和服務,重點加大對傳統工藝、健康養老、文化健身、教育培訓等文化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激發農村文化市場活力,豐富廣大農民的精神生活,持續提升農民的幸福感。

提高供給體系質量

促進農村金融服務更加普惠共享

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提高農村金融供給體系質量是關鍵。江西省農商銀行加大金融改革創新力度,提高供給體系質量,著力建設供需匹配、普惠便民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全面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建設供需匹配的農村金融產品體系。立足于解決農民融資難問題,總結江西在全國率先試點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成功經驗,適應農村經濟發展新形勢和農戶金融需求新變化,實施小額農貸擴面、提額、增效工程,再造新時代小額農貸“江西模式”。進一步加大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力度,探索創新更多易推廣、廣覆蓋、可持續的金融產品和融資模式,不斷豐富農村金融產品體系,提供精準、優惠、專業的金融支持。著眼于激活農村金融市場活力,重點圍繞鄉村產權改革,大力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村住房財產權“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積極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抵押貸款試點,激活農村資源要素和金融市場活力,增加農民收入特別是財產性收入,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健全普惠便民的農村金融服務網絡。加強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下沉服務重心,延伸服務觸角,鞏固鄉鎮網點全覆蓋優勢,提升“助農金融服務點”功能,織密織牢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服務網絡。建立常態化營銷服務機制,深入開展“掃村、掃戶”活動,集中力量、逐戶上門、整村推進,構建“責任網絡化、建檔標準化、產品多樣化、服務精細化、信息系統化”的全方位營銷服務體系,充分發掘和主動對接農戶有效金融需求,不斷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支持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建設,大力普及手機銀行、網上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移動支付平臺,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讓廣大農民共享安全、便捷、高效的現代普惠金融服務。

營造文明和諧的農村金融環境。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開展農村文明新風服務工程,重點開展“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戶”創建活動,完善信用評價機制,提升“文明信用農戶貸款”品牌效應,打造“信用惠農”新模式,引導農民增強誠實守信意識,推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守信”的良好農村信用環境。推動降低農民融資成本,結合涉農經營主體貸款方式、額度、產業方向等因素,通過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完善續貸管理等一系列減費讓利政策服務,最大限度降低農民的融資成本,有效解決三農融資貴的問題。推動金融知識下鄉,進一步提升金融知識普及覆蓋面,幫助廣大農民群眾提高金融素養,嚴厲打擊金融欺詐、非法集資、制售使用假幣等非法金融活動,切實保護好農村金融消費者權益,持續提升農民的金融安全感。

強化管理機制保障

促進支農金融作用更加全面有力

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健全管理機制是保障。江西省農商銀行將健全黨建引領、質量管理、組織建設、互動合作等“四大保障機制”,讓農合金融機構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更好地發揮主力先鋒作用。

健全黨建引領的保障機制。充分發揮系統黨委垂直領導、統一管理的優勢,實施“黨建+服務鄉村振興”,強化黨建引領作用,確保各級黨員干部和廣大黨員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形成全員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推動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各項工作落地實施、取得實效。

健全質量管理的保障機制。堅守支農支小市場定位不動搖,科學設定涉農貸款容忍度,增強干部員工服務三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三農特色產品創新和整合力度,確保鄉村振興重點領域都有產品對接、有服務方案。加快三農和農村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制度、流程、渠道的改造升級,做到“三個優先”,即鄉村振興信貸資源優先安排、支持鄉村振興貸款優先發放、鄉村振興相關金融服務優先滿足。加強三農貸款管理,切實鞏固和提升三農貸款的質量和效益。

健全組織建設的保障機制。深化事業部制改革,優化三農事業部管理,實現營銷服務的專人、專崗、專營,提升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專業化水平。適度調整涉農貸款不良貸款容忍度,落實涉農貸款工作盡職免責辦法,有效提升信貸人員加大涉農貸款投放的積極性。圍繞新時代三農工作要求,加強三農知識培訓,切實提升員工服務三農本領,致力培養造就一支有情懷、有責任、有擔當,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金融服務人才隊伍,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健全互動合作的保障機制。深化與各級黨政以及有關部門的聯動協作,積極搭建銀政合作、銀企互動、銀村共建等服務平臺,加強交流合作,爭取政策支持,凝集多方力量,增強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合力。加強與保險、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等同業機構的合作,采用“銀行+保險+農戶”“銀行+擔保+農戶”等模式開發支農貸款產品,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鄉村振興發展。

作者系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理事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导航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电影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香蕉人在线香蕉人在线8 | 在线成人国产公开视频 | 亚洲精品一级精品在线高清 |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