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引領城郊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毗鄰區域中心城市,城郊農村區位交通優越,除具有率先承接城市先進要素下鄉和市場體量大、消費層次高、生鮮農產品購買力強等先天優勢外,城郊農業面臨空間持續縮減、農村自我發展能力弱、優勢農產品規模效應尚未形成、農民增收后勁不足、資源環境約束與可持續發展不適應等新老問題混生交織,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尤為重要更為急迫。以成功入選四川省鄉村振興規劃試點縣為契機,在廣泛調研、深入思考基礎上,筆者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引領達州市通川區城郊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當前城郊農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現代農業基礎薄弱
一是生產條件差。在家庭聯產承包基本經營制度下,以土地遠近一二三類、地塊肥力好中差進行調整承包到戶,田埂稠密、田塊零碎、高低不平和先進農機具推廣應用不夠廣泛,是當前丘陵山區的基本農情。全區耕地40.91萬畝、地塊面積0.37畝,人均耕地1.53畝、戶均15塊,家家戶戶地塊多、地塊小、分布散,耕作效率極低,制約著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發展。截止2017年,全區農村土地流轉率僅26.2%。尤其北部山區9個鄉(鎮)的水、溝、渠、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弱,種糧望天收、經濟無特色,農村三產融合有趨勢但深度不夠,農業的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等功能拓展不足。
二是市場競爭力弱。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滯后,單個主體“唱獨角戲”,甚至有些農民專業合作社辦社動機不純,存在“掛牌社”“家庭社”現象;組織化程度低、社會化服務缺乏、市場化營銷乏力,龍頭企業、產業基地、農村能人的傳幫帶作用有限,在種苗繁育、病害防治、對接市場等方面,小農戶想做做不了、做不好、做起來不合算的事越來越多。一家一戶作坊式生產只能通過鄰里鄉親獲取信息,難以改良品種或調整規模,導致科技支撐乏力、品種過多過濫、品牌不響不亮,優質特色農產品分布散、形不成規模效益,農產品有效供給的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業生產區域性與季節性強,鮮活農產品分級分選、包裝預冷、冷藏保鮮等短板突出,農產品上行電商發展緩慢,主要靠路邊擺攤設點、“提藍小賣”,或隨機低價賣給田頭的小商販再層層加碼賣到城里,農民無法分享加工、流通紅利,菜賤傷農、果品滯銷現象并存,生豬價格周期難以預測。
三是集體經濟薄弱。一方面,家庭聯產承包尤其農業稅取消后,曾經的村辦企業大面積虧損倒閉,北部山區集體資產閑置浪費、集體經濟薄弱,空殼村負債村多。另一方面,隨著市區快速擴張,擁有大量集體積累資金和經營性資產與資源的城中村、城郊村、經濟發達村,普遍存在集體產權虛置、賬目不清、分配不公開、管理不透明,人口流動、人員情況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財產權不清晰的矛盾突出,保障農民財產權利與集體資產流失、被侵蝕的矛盾突出。
(二)農村發展短板明顯
一是勞動力短缺。雖然強農富農惠農政策層出不窮,但受資源環境雙重約束、價格成本雙重擠壓、自然市場雙重沖擊,農民從事傳統種植養殖,所得農產品原料價值低,種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00后不談種地,50后被迫種地、60后只能種地,種不了地和種不好地問題凸顯。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農業產值占GDP比重持續下降,農業與非農產業的比較效益每況愈下,人們對傳統農耕文化的記憶淡化,尤其城郊可耕地被征用持續減少,農民從土里刨食、溫飽不足變成進城務工經商或城鎮購房,“房堵窗、戶封門,村里不見年輕人”,大面積土地撂荒、大量農房閑置,偏遠鄉村死氣沉沉、農業萎縮,甚至難以為繼。
二是農業技術缺失。現代農業早已不是種種養養的事情,需要規模化、組織化、標準化、信息化、品牌化的“多化互動”,對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和農技推廣服務內容與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作為保障。然而,留守的老弱婦孺知識相對貧乏,整體素質與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不相適應,往往“只顧低頭種地、不抬頭看市場”,對質量型綠色型農業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有逃避思想和畏難情緒,只能沉醉在老“農”自家圈子里,憑感覺靠經驗的傳統耕作遇到先進技術或市場變幻時,老經驗嫁接不上新科技,老把式更難以操控新設備,老思維難以適應大市場。保障條件相對較差,工作環境更為艱苦,尤其上升空間小,引不來留不住且流失嚴重,專業技術人員年齡老化、斷檔問題嚴重,擅長市場拓展、加工營銷、互聯網應用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優秀人才匱乏,適應農業新產業新業態的復合型人才奇缺,基層農業科技人才支撐不夠強,加之鄉(鎮)臨時抽調(抽用)人員多、次數多,農技人員的作用還需要提高。
三是農業投入不足。以前,農民頂多缺幾袋化肥、缺個噴霧器。然而,現代農業周期長、風險難控、前期投資大,動不動好幾十萬、幾百萬,加之涉農企業用地難、缺乏抵押物,傳統銀行貸款門檻高、流程復雜、手續繁瑣,新型經營主體、項目業主在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時,不同程度遭遇土地獲批受限、銀行授信難、資金鏈緊張、涉農保險不全面和抵御風險能力弱等困擾。
(三)產品安全形勢嚴峻
一是產品質量安全備受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牽動著消費者敏感神經。從農田到餐桌要經過生產、加工、倉儲、銷售、配送等環節,農產品質量安全涉及面廣、鏈條長、單元多,加上質量追溯難、去向查證難、違法成本低,監管力量與手段沒有跟上,難以控制并及早發現違規施藥、違規施肥、違規添加有害化學品等情況。
二是農業生產環境不容樂觀。曾經,農業生產只以產量論英雄,優惠政策、科技成果都是更多服務于產量提升目標,超施濫用化肥農藥、除草劑和添加劑,依靠拼資源拼消耗實現數量增長,導致農藥(獸)殘留、細菌耐藥、激素催長和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等問題不少,城鄉居民對“舌尖上的安全”顧慮重重。
三是種未養能實現有機銜接。過去,農民既種地又養豬,一家一戶挖個坑,豬糞豬尿直排坑內,“水泡糞”發酵后做農家肥,農牧結合種養循環,基本上不會造成環境污染。隨著家庭分散養殖向規模化集中養殖轉化,現在種地的不養豬、養豬的不種地,加之產業布局和生態環境容量不匹配,畜禽糞污腐熟占用場地大、時間長和田間施用費力費工,尤其隨著家庭收入提高和勞動力流失,農民種地習慣大量施用化肥、更不需要那么多秸稈作燃料,為了自身便利,露天焚燒秸稈、養殖場糞污直排和農田殘膜、農藥包裝袋等廢棄物隨意處置,造成資源浪費、環境破壞和生態惡化,農業發展的不可持續問題凸顯。
四是居民升級消費要求更高。隨著時代的變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曾經只是要求吃飽,后來要求吃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尤其城市居民對優質農產品的供給量和農業的多功能開發提出更高期待與要求。城郊農業從單一的農產品供給功能向兼具生活休閑、生態保護、旅游度假、教育培訓、文化傳承等復合功能轉變,既服務城里人種類多、品質高的農產品需求,又要建設人們看到青山綠水、聽到蛙鳴鳥叫、感受到鄉俗風情的精神文化家園。
根據城市居民“特別特殊特色”需求,把發展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放在突出位置、加快三產融合步伐,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路子,對于農業資源供給緊張、生態人居環境矛盾相對尖銳的城郊農村意義重大。
二、加快城郊農業高質量發展對策建議
(一)念好“優”字訣,提升農業供給質效
一是推動種植業提檔升級。在環城經濟帶,合理區分農業、城市、生態空間,構建設施農業、生態旅游農業結構,突出精細高效園藝生產,大力發展名特優新產業,打造近郊現代農業產業生態圈;在北部巴達高速經濟帶,推動優特產業向優勢區域集聚,注重熟期配套,實現錯位發展、錯季(峰)上市,拉長時令果蔬上市期,建設17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創建15萬畝優質糧(油)高產高效示范片,引領農業從生產什么賣什么向市場需要什么生產什么轉變,增強大田種植業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增加城市中高端特色農產品供給。
二是加快特色養殖業發展。統籌考慮城鎮化進程、土地限制等要求,以環保機制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引導畜牧業向北部巴達高速經濟帶轉移,加快規模養殖場(小區)設施裝備升級。按照“穩豬禽、興牛羊”思路,優化生豬品種品質,大力發展草食牲畜,積極發展特種養殖,加快發展畜—沼—糧、山地養雞、果園養羊、稻田養鴨和種草養畜、秸稈過腹還田等種養科學配套、資源循環利用的生態畜牧業,緩解區域種養資源缺乏,改善農畜產品品質和提高產量。實施漁民棄船上岸工程,拓展池塘健康養殖、水庫生態養殖、稻(藕)漁綜合種養,申報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巴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等項目,加快發展增值漁業和休閑漁業,推進水產漁業提質增效。
三是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以品牌為紐帶對接產需,構建優價激勵優質機制,支持發展“三品一標”基地認定及產品認證,著力發展原產地保護產品生產,創建全國燈影牛肉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發揮“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區域公共品牌示范引領作用,做大做強“川漢子”“百年燈影”“七星椒”“保豐大米”“綠珍大米”等具有文化底蘊、地域特征的企業產品品牌;講好優質農產品品牌故事,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參加農業展會、特色優質農產品促銷活動,實現從吃飯農業到品質農業轉變,推動農業從數量轉向品牌競爭、農產品從價格戰走向質量戰,破解農業同質競爭、增產不增收困境。
(二)念好“綠”字訣,實現農業持續發展
一是強化生態環境安全、源頭嚴防。建立科學規范、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體系與激勵約束機制,推行農業項目通過PPP、第三方統一收集與集中處理模式,搭建全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畜禽糞污、病死動物、廢舊農膜、農作物秸稈、農藥廢棄包裝物等專業無害化處理、綜合利用社會化服務平臺,重點支持企業發展有機復合肥生產項目,建設中小型沼氣工程和種養無縫對接的厭氧發酵罐、沼液儲蓄池、配套管網、堆肥場、糞污集中處理場,在提高農牧結合可操作性便利性的同時,將符合條件的有機肥生產和施用器械器具列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對農業廢棄物原料收儲經營、有機肥施用主體給予獎補,化害為利、變廢為寶。
二是推行農業綠色生產、過程嚴管。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示范推廣免耕播種、測土配方精準施肥、土地輪(歇)作休耕、污染耕地修復治理等技術,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推進光誘、色誘、性誘防蟲和蜜蜂授粉、稻鴨共作、稻漁共棲,推廣植保無人機、抗病蟲良種和生物物理防治,倡導使用低毒低殘留高效農藥,全域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實現化肥減量提效、農藥減量控害和規范限量使用飼料添加劑、減量使用獸用抗菌藥。重點加快現代農業綜合園區、示范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的全程標準化,達到糧食的綠色種植、養殖環境的生態無公害、加工環節的衛生無添加。
三是切實加強執法監管、風險嚴控。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屬地管理、部門監管、企業主體三級職責,嚴格執行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制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和農產品快速檢測綜合信息服務應用,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示范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示范社、“三品一標”規模主體率先實施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實現從地頭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查詢;嚴格執行畜禽產地、屠宰、引種申報檢疫及“四不一處理”制度,全面推行農產品自檢和質量監管抽檢,加大對重點產品、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風險評佶,加強對例行監測中發現問題樣品的監督抽查力度,強化農資打假及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和農(獸、魚)藥殘留專項整治,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漁業禁捕期和獸用處方藥、獸藥休藥期,防止農(獸、魚)藥亂用、濫用和超劑量與超范圍使用;構建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協同機制,深入開展畜禽屠宰監管“掃雷行動”,實行“黑名單”制度,嚴厲打擊經營環節拆包、分裝等再加工行為,依法懲處非法添加隱形成分特別是禁用藥物的違法行為,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三)念好“融”字訣,拓展產業鏈價值鏈
一是推進農工對接。依托達州市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利用密集的農產品集散中心與商業網點密布和快速便捷的物流配送資源,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以直接投資、參股合作、簽訂合同等方式,支持加工企業、食品企業、餐飲商超、電商企業前延后伸,集中連片建設綠色高產高效基地,重點發展優質糧油、生態果蔬、現代畜牧、特色水產等主導產業,適度擴大經濟作物、蜀宣花牛、黃龍飛雞、高山富硒大米等地域特色效益農業規模,提升產地分選分級、清洗包裝、保鮮儲藏等初加工能力,推進農超、農社、農商、農校對接,打造訂單生產、連鎖配送等農產品流通新業態,緩解農產品集中上市壓力,解決儲存運輸環節損耗大的問題。在提升精(深)加工水平、促進產品綜合利用上下功夫,重點培育主食、方便休閑食品及凈菜加工企業,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推進環鳳脆李、盤石草莓、秦巴藍莓、金石獼猴桃等綠色生態農特產品就地就近加工轉化升值。
二是引進電商支農。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借助手機、電腦終端和互(物)聯網、大數據、傳感器等現代科技,加大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推廣,加快推進規模經營主體按標生產,由“跟著感覺走”變“數據說了算”,實現品牌農產品從種養到收購儲運再到加工銷售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以掃描溯源、視頻圖文直播和邀請參觀體驗等方式,對農作物的耕種流程、生長狀態、用肥用料和動物運動軌跡、疫病防控等情況,實現線上線下自主選擇并同步呈現,將農村的供給方和城市的需求方對接起來,引導消費者參與監督并認同優質農產品,加快發展鄉村共享經濟、智慧農業,帶動發展農產品私人定制、眾籌農業、認養農業。以秦巴電商谷、秦巴智慧物流產業園、川東北電商快遞分撥中心為載體,加快農村電商平臺建設,或入駐知名第三方電商平臺,推進農村電商進園區進企業進基地,或引導農民開設網店、小微電商或制作網站(頁)、二維碼,提高進入市場的能力和效率,解決農產品賣難、賣不出去、賣不上價的問題。
三是促進農旅融合。緊扣“巴人故里、山水通川”整體形象,以新村梨花節、北外脆李采摘節、磐石草莓采摘節等節會活動為載體,串聯景區、農田、鄉村多元文化,促進農文旅功能互補、多維協同、跨界服務、融合發展,打造集特色產業、鄉村美景、果蔬采摘、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園區、農業主題公園、田園綜合體。在環城經濟帶,以鳳凰山—犀牛山—蓮花湖—雙魚湖—神劍園為節點建設城市后花園,構建以巴國水鄉(雙魚湖雙河口水庫)、巴人農耕(盤石田園綜合體集聚區AAAA風景區)、巴人植物園(蒲家食用菌產業園、秦巴植物博覽園及藍莓產業園)、巴醫園(復興中藥產業園)為主的近郊農業休閑旅游體系;在巴達高速經濟帶,打造巴人狩獵場(金石野生動物園)、巴人探險谷(龍灘鹽井河谷)、巴人農耕場(金石梯田與青寧空中草原)、巴漁碼頭(江陵)等遠郊鄉村旅游勝地,推動農旅(文)融合由景點近郊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在不斷適應城里人親近自然、品農家美食、體驗鄉村生活的同時,通過新產品新業態新創意吸引人留住人,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注入活力。
(四)念好“補”字訣,夯實產業轉型基礎
一是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發揮主城區涉農科研、教學、推廣單位和企業的資源密集、人才聚集優勢,組建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產業技術創新推廣團隊,共建藍莓科技產業園、苗源科技創業園、達州臺灣現代農業科技研發中心,依靠專家主體、依托項目紐帶、服務從業主體開展試驗研究,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促進農機農技深度融合,建設從產地到餐桌、從生產到消費、從研發到市場全鏈條的科技支撐體系,推動關鍵技術裝備攻關和集成轉化應用。加強基層農技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提升專業素養、優化知識結構和豐富實踐經驗,使其具備履行崗位職責所必需的專業技能、成為行家里手,加強對業務水平高、綜合能力強的農技專家培養,從技術持續更新上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鼓勵農技人員到鄉村掛職、帶薪離崗創業、兼職兼薪創業,通過技術入股、知識產權入股等形式,領辦創辦聯辦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農業科技型企業、科技型農民專合組織;對接新型經營主體簽訂服務協議,以技術承包、現場指導、產品開發和農事面對面診療等模式,加快成熟適用綠色標準化技術的示范、推廣和應用,將產業發展規律、新品種、產購銷等信息宣傳到千家萬戶,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帶頭農民賺,利用科技推動行業新舊動能轉換、增強農民致富能力。加強農民技(夜)校等資源資金整合,在做好科學素質、技能培訓基礎上,注重經營能力、法制觀念等綜合素質提升,加大對生產精英型、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鄉土人才的因村施教和培訓力度,培育“土專家”、“田秀才”、職業經理人等農村能人和新型職業農民,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的內在活力和發展動力。
二是實施“創新創業”戰略。搶抓脫貧攻堅機遇,借助鄉村振興東風,給予良種推介、農機推廣、技術引進、市場接洽、品牌建設、深加工等方面扶持,引導城鄉有志青年、院校畢業生、復退軍人等投身鄉村建設;以鄉情鄉愁為紐帶,聚集反哺桑梓、澤被鄉里的退休人員、知識分子等新鄉賢力量,運用新理念和現代生產要素,加快發展特色種養業、現代高效農業、生態科技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和休閑農業、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村創業鏈、發展農業產業鏈、帶動農民就業鏈,將“雁歸經濟”星星之火發展成鄉村振興燎原之勢。
三是實施“筑巢引鳳”工程。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建立嚴格準入制度、加強監管管理,引進培育整體實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龍頭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回引城市二三產業中的成功人士、工商業主下鄉投資興業,將其在資金、人才、經驗、技術、信息等方面優勢,與城郊農村的土地、資源、環境、政策優勢相結合,以投資開發、對口幫扶、企業帶村、村企聯建等模式,推進農業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建設,深耕“農字號”全產業鏈,挖掘拓展農業生產、生態、生活、休閑景觀、文化傳承等多維功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經營水平,帶動普通農戶共同發展、同步分享農業現代化成果。
(五)念好“改”字訣,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一是突出支撐導向。按照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農業農村的要求,整合相關項目、充分利用各方面資金,以政府購買服務、貸款貼息、財政獎補、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等方式,放大財政資金杠桿效應,完善水網渠網電網路網,推進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引進噴滴灌設施、畜禽智喂系統,推廣丘陵山地、小型特色的農機裝備,加快偏遠鄉村寬帶網絡和通信網絡覆蓋步伐,支持供銷、郵政、商務等部門和快遞物流企業,把服務網絡延伸到鄉村,重點加強以農業產業園區、農業主題公園、田園綜合體為節點且城鄉銜接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財政項目補助資金、扶貧資金等折股量化為村集體和農民持有股份的管理辦法,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將農業補貼增量、獎補資金,重點向綠色發展、質量安全、帶動小農戶增收的新型經營主體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新產業新業態傾斜,推進農業支持政策從追求產量轉向生產發展與生態保護并重;探索特色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開展土地經營權抵押融資試點,鼓勵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開發信貸、保險產品和服務模式,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流向農村,解決發展現代農業貸款難、擔保難、融資貴、保險少問題。
二是深化農村改革。推進承包地、宅基地“三權分置”和林權改革,銜接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的登記、保管、使用和處置各項制度,加快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建設,推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吸引并承接城市資源要素下鄉落地,以自主開發、合資合作等方式,激活撂荒土地、養殖水面和集體道路與“四荒地”等低效(閑置)資源,整合農村老宅老院、農房等閑置(沉睡)資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和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健全土地流轉風險保障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金制度,建立農村土地管理信息服務平臺,規范工商資本租賃農地行為,加強土地流轉合同履約監管,以規模化流轉、轉包租賃、互換并地、股份合作、托管經營、聯合運營等形式,將農戶手中符合條件的土地,連片流轉給新型經營主體集中經營,通過土地整理和基礎設施改造,推進承包地小塊變大塊(小田變大田),在改變“臉朝黃土背朝天、揮汗如雨滿身泥”傳統耕作方式并實現農民“洗腳上田”變身“上班族”的同時,扭轉農戶土地流轉中的不利地位、增強業主抵御農業經營風險能力,解決土地撂荒、農技推廣難問題。
三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按照法規法規、章程規范運行,重點培育一批內部管理規范、經營效益好的新型經營主體,推進示范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開展種苗與農資供應、農技推廣、代耕代種、聯耕聯種、統配統施、統防統治和收儲加工、電子商務、信息咨詢,健全少數人服務多數人種養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解決小農戶缺乏經營管理能力、缺少規模作業能力等現實難題,實現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建立資金擔保、風險防控、價格保護、風險基金等制度,探索保底收益+按股分紅、固定租金+企業就業、土地租金+務工工資+利潤返還等組織方式,引導由農產品買賣、土地租賃行為等松散型向緊密型轉化,完善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加快適度規模經營,促進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效對接。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制度創新、技術滲透、交叉持股,培育和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依法自愿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實現產業鏈不同環節的有效銜接、多種要素的融通共享,促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融合發展,形成一批特色鮮明、類型多樣、競爭力強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集群,多業態、多功能、長鏈條提高農業附加值,讓農民分享加工、流通等環節增值收益,破解農戶小規模兼業經營的盲目性分散化困局,解決誰來種地(養豬)、傳統農業效益下低問題。
(作者單位:達州市通川區農業局、委農工委)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