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華東:傳統村落:可否有點平常心

[ 作者:李華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0-08 錄入:王惠敏 ]

——以近代珠三角機器繅絲技術應用為例

傳統村落相關的所有工作,應該圍繞其作為中華傳統文明基因庫的定位展開。避免濫用“脫貧”、“振興”、“活化”等名義,好高騖遠急功近利地“打造”、“開發”傳統村落。應以搶救、挖掘、保護、修復和弘揚傳統文化為最重要和急迫的任務;以務實的目標、踏實的方法、扎實的工作實現村落的發展;盡量擺脫依賴他人的“鄉愁”來實現振興的局限。在市場的熱潮中,應堅持適度的平常心,分清輕重緩急,著眼于改善村民生活的同時,避免刺激、加速傳統村落的異化,失去其保護發展的價值和意義。

平常心,于俺這樣的LOSER來說呢,就是自我麻醉、不求上進的鴉片:某些大仙大圣不是說過,平常是福、名是毒利是禍么?牛叉如始皇帝,打下偌大的江山,阿房宮綿延三百里,又能如何?還不是無花無酒鋤作田。甚至滄海桑田的變幻、星云的誕生湮滅,在浩瀚無涯、無始無終的宇宙中,又值得誰多看一眼、多記一秒呢?俺渾渾噩噩到了不惑之年,不曾努力搞過一官半職仨瓜倆棗,所以患上了比較嚴重的社交恐懼癥,因為很難忍受老是聽到誰不到四十就已經正廳、誰又一個電話就擺平了某件對我們群眾來說難如登天的大事、誰的公司又運作上市了、誰又搞到了美國綠卡……俺作為在學校教書討生活的普通職工,老是聽著這些,如果還沒點平常心,那只好買塊豆腐撞……算了,豆腐也漲價了。

平常心,于俺這樣肩負柴米油鹽醬醋茶房貸娃娃教育重壓的LOSER來說呢,同時又是不可望更不可及的奢侈品。至少在眼下的地球上,無論何時何地何人何事,奮發上進才是絕對的正道。細菌尚在拼命地繁殖、喜馬拉雅還要不停地隆高、屌絲要成為霸道總裁、身家十億的還要奔百億、飛機大炮要能更高效率地殺人、人工智能要自我學習、基因工程要搞出更漂亮更強壯更聰明的娃娃……平常心,是阻礙人類進(ZUO)步(SI)的大敵,必須時時警惕、刻刻擯棄。在這個壯懷激烈、萬象蓬勃的時代里,甚至那些四處兜售“道心平常”的大智大德,有多少也不過是水面上的鴨子,看起來莊嚴(ZHUANG)祥和(BI),下面名利的小腿兒,其實折騰得歡實著呢。更現實的是,平常心可不是普通人想有就有的噢:窮得像個鬼一樣還談平常心,不是自己找抽嗎?須得像“悔創阿里”的馬老師那樣身價過了千億之后,再來羽扇綸巾笑談“平淡是真”,才算有點那么個模樣吧?否則大伙兒只會像看猴一樣,捂嘴而笑:神經病吔。

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亦是當代這蓬勃萬事中的一項。這些年通過全社會的努力,傳統村落,從過去少人問津,到現在萬眾矚目,真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論壇嘩嘩地開、論文嗖嗖地發、規劃砰砰地做、資金咣咣地砸、媒體哇哇地報、游客嗡嗡地擠……干部殫精竭慮、村民熱血沸騰、設計師長袖善舞、承包商樂不可支……大家伙的心啊,蹦蹦蹦地那個跳,誰敢奢談什么平常心?哪個村能受得了甘于平淡?社會對傳統村落傾注的熱情日益高漲,對傳統村落的期許也節節攀高,紛紛“活化”、紛紛“打造”、紛紛“開發”,要成為“名片”、“精品”、“爆紅”、“AAAAA景區”……都指望著傳統村落能夠充分發揮出她的價值……額……說人話:掙到大錢,這才不辜負了“傳統村落”這個名號,不枉大伙辛苦一場。而且,“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大家都在苦干急干五加二白加黑365地干,巴不得這只金雞啊,能夠噠噠噠地射出金蛋,明兒早上就能換成現錢,要脫貧的能致富,要振興的能小康,要小康的能……能啥?而傳統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弘揚……這是啥?和傳統村落有關系嗎?搞這些能換金蛋嗎?

有沒有下金蛋的傳統村落呢?有的是!而且基本上都是依靠向城里人兜售“鄉愁”得到金蛋的。老牌的旅游景點世界文化遺產什么的就不用說了,新晉的成功案例在媒體上比比皆是,什么“年營收10個億”,什么“游客數突破300萬”,什么“成為娃娃去哪兒攝制組的最愛”,什么“一夜之間刷爆朋友圈”……刺激得多少村長眼紅耳熱、心動過速,仿佛這就是自己村落非凡的明天。然鵝,其一,非凡的明天,一定能來臨嗎?其二,為了明天的“非凡”,我們正在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其三,就算非凡的明天來臨,那是我們需要的明天嗎?

一、非凡的明天,一定能降臨嗎?

這是一個不能容忍“平常”的時代。幾乎每個人心中都憋著一股勁要出人頭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知道紋在多少青年的胳膊上,激勵他們聞雞起舞、發奮圖強(不過俺還是沒太理解為什么要成為人上人,成為“人”,不就好了么?)。就算終了還是沒那福分搞成“人上人”,至不濟也要在長城啊金字塔啊刻上自己的名字,以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現今的傳統村落也差不多是這意思了,既然有了這塊招牌,也堪稱是上百萬村落中的“杰出青年”、“江河學者”、“精神造就者”之類吧?如果沒搞出點名堂來,成為萬眾矚目的閃耀明星,上對不起天地、中對不起祖宗、下愧對后代,叔可忍而嫂不可忍。而現今的社會環境中,啥叫搞出了名堂呢?說破大天也就兩個字:名、利。名嘛,最好天下皆知,村委會的四面墻上各種牌牌掛都掛不過來,各級領導各類大腕各種TV紛至沓來游客如過江之卿,刷爆大大小小的屏幕;利嘛,滿足個小目標也不錯,如果能夠像周莊鳳凰袁家村什么的,每年賺他個十幾億,也差強人意馬馬虎虎說得過去……

然而,如果有心梳理一下這些名利雙收的、非凡的爆紅村落,您就會發現,她們非凡的原因,不外有如下一點或幾點:

生得好。

世間萬物,生得好最重要。熊貓就得供著伺候著,螞蟻就可以隨便踩死,此乃天道,不是任何人的錯誤或邪惡所致。中國話說“天之道,損不足而補有余”,西洋話說“馬太效應”,有的娃娃呢,搞起事來“一個億,很多嗎”……有的娃娃呢,在新年的時候得到個鐵皮文具盒作禮物,就喜極而泣。這也確實無可厚非,差異與生俱來,天經地義。村落當然也不會例外。在混著幾千萬人的城市近郊,再沒有看頭的村子,里頭餐館的飯菜做得再難吃、旅店價格坑得再離譜、農家樂的服務態度再惡劣,一到周末也架不住人山人海,累得半死的服務員,見到什么游客就想抽。哪個投資商開發者考慮的首先不是區位?有的村落呢,偏偏生在那山高水遠林茂谷深之處,在過去的亂世倒是躲避刀兵茍延殘喘的好去處,可現在呢?隨便一條高速公路的開通,多少個村子就從地處驛道要沖的顯赫,變成偏遠蠻荒之地的蒼涼,迅速衰敗消亡。距離最近的縣道都還有好幾小時車程的村子,想要“烏泱烏泱的游客”……嗯嗯,有志者事竟成,努力干吧,幸運を祈る!

姿色好。

地處山高水遠林茂谷深的村子,是否在旅游開發上就沒戲了呢?也不一定。貂蟬般的美女就算逃到哪怕連鬼都不肯去的深山老林,照樣有人不遠萬里不辭辛勞地苦苦追尋。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有好酒,像俺這樣的酒肉之徒,找遍天涯磨破鐵靴也得去嘗嘗。有位大師教導過俺:“旅游和距離其實沒有特別的關系”,俺猜測他是指那些確實“天生麗質難自棄”的村落。既然評上了傳統村落,文化上的價值是毫無疑義的,可是就像美女一樣,社會大眾更欣賞的是姿色,而不是內涵。如果貴村光上百米高的瀑布就有幾十條,千年銀杏就有好幾百棵,或者西門慶先生洗過澡的池塘就在貴村村口,或者動不動就有佛光金龍什么的在貴村飄來飛去,那就啥都別說了,多整點蛇皮袋等著裝錢吧。如果有不長眼的投資商愿意奉上幾千萬來開發,就放狗攆,打發叫花子么?幾千萬?修個景區大門都還差點意思。可是,這樣的村子,想必也和貂蟬姑娘一般,萬中無一吧?

人緣好。

生得不好、姿色也不好的村落,是不是就沒希望吸引烏泱烏泱的游客呢?凡事若沒有例外,那就不是凡事了。社會上充斥著屌絲逆襲成功的雞湯故事,村落也一樣的。比如,遇到貴人重視,發話要把這個村建設好,那沒得說,錢嘩嘩的,各級各部門求著村里花錢,光是接待前來學習考察的人員,就足夠村落發財的了。或者本村有大能出去混發達了,在上千億的家產中漏下那么一丟丟給家鄉,嘿嘿,說啥?!修個牌樓只花了一千萬?!那不是打俺的臉嗎?給俺可勁兒造!又或者,遇到個自帶超級流量的明星啊節目組啊什么的,別說讓人家來振興這個村了,人就是只在村里住了一宿,來追尋明星蹤跡的粉絲們就能把村子擠到爆……娃娃去哪兒啦?又或者,遇到了個神佛級別的大師,搞個“無中生有”的超級創意,整得圈里人都說“還沒去參訪那村啊?拜托別說你認識我好啵……”,游客也會烏泱烏泱。但是,近三百萬的村組中,能遇上這等貴人的,又會有多少呢?

運氣好。

大過節的,咱也別太打擊人,厚道點。生得不好、姿色也不好、也沒貴人相助的村落,是否就沒戲了呢?不不不!別氣餒!想想鳳姐!信鳳姐,得永生!這社會有趣而且讓人無可奈何之處在于,有些人玩了命想上頭條,一切底線都拋棄掉了,就算在大街上來回裸奔,除了城管還是無人多看一眼。而有的人呢,莫名其妙地就紅得發紫,就像當年的什么鳳姐啊、犀利哥啊誰誰誰的……有些村落也是這樣,無緣無故地就是討人喜歡,也沒特別搞什么建設,也沒花什么力氣宣傳,驢友卻是烏泱烏泱地涌入,鈔票嗖嗖地飛來,看得分析家們目瞪狗呆。可惜啊,十幾億人中就出這么個鳳姐,這概率比任何一種彩票還低得多吧?更何況,自來花無百日紅,這些“紅”們甚至連曇花一現都比不上,早上還刷爆屏幕呢,中午就被人們忘得一干二凈了。運氣這種事,實在是指望不得,守株待兔這個故事,大家都曉得的吧。

第一至四批國家級傳統村落分布圖。4153個村落中,生得好、姿色好、人緣好、運氣好的村落,究竟有幾個呢?

ああ言うしないでください!這樣的調侃除了顯示自己的無聊淺薄惡趣味之外,沒什么意思。但嚴肅的統計分析指出,近300萬村組中,只有不到5%(賀雪峰先生所言),俺樂觀點,翻一倍,10%的村落具有賺取城市人“鄉愁”錢的可能,許多砸下重金、尤其是作為景區來“打造”的村落,90%都在虧損。可是,這樣的現實并不能阻擋各地競相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熱情。各種媒體在邪惡的大數據算法的支持下,精準地把握了社會的心態,大家都被各種網紅和成功案例刺激得失去了起碼的判斷力。如果你要說這個村、尤其是國家認證的傳統村落,搞旅游恐怕沒戲,干部們立馬就會去放狗,打過無效疫苗的那種。但是,俺還是想冒著被扔磚的巨大風險,說說俺的實際想法:袁家村就是袁家村,不可能有第二個、也不需要第二個;松陽縣就是松陽縣,不可能有第二個、也不需要第二個。為甚?

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最主要的目標,不是成為什么紅賺到什么錢,而在于存續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傳統村落中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去想法設法涂脂抹粉畫蛇添足地搞什么建設勾引游客,而是盡最大的努力開展搶救和修復;傳統村落的利用,應以其價值傳播和發揮為出發點。相當一部分傳統村落,成為一種文化傳承的場所就好了,在保護傳承文化之外,工作的重心應該是補足短板,讓作為文化主人的村民,能夠安安逸逸地過好自己的平常日子就好了;而不是費盡心機去討好“他人的鄉愁”!

唉,話是說得輕巧,可是,誰能容忍平常、甘于平常呢?每個男孩都不肯否認自己是個王子,每個女孩都堅信自己就是那公主,每個崗位似乎都配不上自己的才華。很多村落左看右看橫看豎看怎么看自己都是那么的牛叉,就算生得不好可姿色好,就算姿色不好可盼著人緣好,就算人緣暫時沒到可運氣也會好,如果沒有烏泱烏泱的游客日進斗金,實在是沒天理。而且,不管有多難,“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要成功,先發瘋,閉著眼睛向前沖”,二字加一豎,干!可是這么一干,付出的是什么呢?

二、為了明天的“非凡”,我們正在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古語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俺雖然一無是處,但自知之明還是有的:以俺的天資如果悍然進入名利場搏殺,最后必然是陷入無盡的痛苦和失望中,在郁郁不得志中度過凄慘的一生。所以俺毅然決然地選擇呵護自己生與俱來的平常心:沒吃過野生穿山甲也沒關系,饅頭挺好;穿不起藏羚羊開司米也沒關系,粗布挺好;開不起布加迪也沒關系,摩拜挺好;不能“天下何人不識君”也沒關系,有幾個朋友就好;沒人諂媚討好也沒關系,別在街上被人搶就好;不能一個電話就擺平交警大隊也沒關系,老老實實遵守規則就好……這人啊,一旦有了過分的追求,無論身價是幾百塊還是幾百億,就一切皆苦、苦海無邊。傳統村落也一樣,如果不是生得好、姿色好、人緣好、運氣好,如果還不多點平常心,滿腦子老想著“爆紅”、想著烏泱烏泱的游客、想著數不盡的鈔票,唉,沒得說,傳統文化啊,寧靜、祥和、安詳、優雅的生活啊……啥啥的就只能說拜拜了,而且,累死累活歷盡煎熬,換來的可能是什么呢?

其一,初心背棄。

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初心是什么?不管是什么,總之和錢、快錢沒什么特別的關系。可是,這個時代的一切,都是為了要發財啊!弄個什么概念,搞個什么APP,納斯達克一上市,一秒之間烏雞變成金鳳凰,身家千百億,過去可望不可及的女神,都紛紛跪著爬了過來。這樣的故事聽多了,人心也就慢慢變了。可是呢,如果不是上帝的寵兒,普通人要想快速發達,必然就只能走邪道、歪道。有些傳統村落呢,放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去挖掘,放著踏踏實實的平常日子不過,一點點有限的資金不是拿來搶救文化、改善民生,反而熱衷于“打造”、“創意”,“發明”各種華而不實的口號,各種花招層出不窮,中國古村落影視文化基地、中國古村落文化創意生產基地、中國古村落休閑文化基地、中國古村落養生文化基地……如雨后春筍四處開花,甚至什么私奔艷遇都整了出來……工作考驗的不是扎實的建設能力,而是耍花槍的功夫(俺聽到過的最搞笑的事情是:請白化病人來充當“國際貴賓”湊數什么“國際節”…… ),折騰來折騰去,烏泱烏泱的游客沒見著,老房子倒了、塌了,宏偉的旅游項目也爛尾了……更悲劇的是,村民的心也亂了、散了,折騰得烏煙瘴氣,傳統生產形態和生活氛圍煙消云散。本來還指望靠淳樸的田園生活來抵消城市病的蔓延呢,結果呢,有些鄉村變得比城市還要糟糕,唉。

其二,根本滅失。

中華文明總體上就是農業文明,人活命靠的不是什么iPhoneX,靠的是一顆顆的稻谷、麥粒。可惜啊,農業這個根本,反而成為今天賺錢的巨大障礙。村落要想變得轟轟烈烈花花綠綠引起萬眾來朝呢,“去農業化”就成為必然的選擇。現在動不動就提“多產融合”,說得好聽,在某些地方其實就是干掉農業,干掉未來。沒有了農業的支撐,傳統文化還有依附嗎?消失湮沒是必然的大趨勢。幾十年前的鄉鎮企業、工業園區在傳統村落是玩不轉了,要搞錢仿佛就只能通過向城里人兜售“鄉愁”來實現。隨便提溜出個規劃來看看,滿村都是什么“體驗區”、“觀光區”、“游賞區”……戶戶皆是民宿、農家樂、書店、酒吧、咖啡屋、特色餐廳……到處都是花海、稻草人、小火車……一點點錢都拿去搞什么停車場、游步道、大牌樓、大廣場、大綠化、大亮化,甚至還有各種腦洞大開的神奇旅游項目……中國的鄉村旅游市場容量是無限的嗎?搞去吧,最后在田地荒蕪房倒屋塌人煙罕至的村落里拍攝什么“山村古尸”之類的鬼片,倒是蠻不錯的說……

其三,文化消亡。

不要農業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農業根基,傳統文化的消亡,鐵板釘釘的結果。更加上今天我們搞文化,一切手段都是圍繞拿文化賣錢展開,成功人士指出,“一切在今天賣不成錢的文化都是垃圾”!也就是說,掙了大錢的煤老板們、霜霜們最有文化。為了保護傳統文化而展開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在某些地方卻成了破壞傳統文化的推手,不得不說是讓人無比心酸的諷刺。在村落的文化積淀都沒有挖掘、整理、厘清的時候,為了向城里人叫賣“鄉愁”,又雙叒叕看見掛牌歷史建筑被改造成了高端民宿,兜售著“鄉居文化”,傳統村落里邊又雙叒叕建起了仿古“文化體驗區”,每個文化體驗區里都叫賣著酸辣粉臭豆腐……三年一度的薩瑪節、一年一度的潑水節現在天天過,民俗節慶成為商業表演,祭祖成為一種游客圍觀嘻嘻哈哈的“文化體驗”項目,旅游大師策劃的土豆節、蓮花節、櫻桃節、狗肉節節節節節……大上文化項目、大搞文化創意、大搞文化節慶……在這一片花花綠綠轟轟烈烈中,多少我們本該珍視的文化,卻無可奈何地黯然逝去了……我們有了美食文化節,卻被韓國人嘲笑不懂得怎么吃粽子;我們興高采烈地舉辦中秋晚會,卻不知道月餅真正的涵義是什么;我們都知道“CHINA”和瓷器有關,可是燒個窯要拜多少神也不知道了……咳咳,“文化”之國,在沒有搞清楚啥子是文化的時候,就已經為了“文化”而歇斯底里掉了。就這樣“搞”文化,能夠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么?能夠“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么?能夠“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成為鄉愁的載體,構筑中華精神家園,凝聚中華民族的力量,向世界展示國家和民族形象”么?

其四,村落異化。

為了兜售“他人的鄉愁”,就只能迎合當下社會大眾的旅游需求,大搞特搞“喜聞樂見”的東西,偉大的策劃師、設計師興致勃勃地設計、創意、重構、打造、改動傳統村落,為了搞錢,質樸淳厚天生麗質的村姑,歡天喜地地按照“喜聞樂見”的口味,涂脂抹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姨太太,村落內在的歷史邏輯和文化體系被無微不至地消滅、摧毀,初心是用作中華文明基因庫、文化復興前進基地的傳統村落,就這樣被成套成系列的轉基因手段搞成了莫名其妙的怪物……為了提升村落的“文化內涵”,什么八卦廣場什么養生金方都整進村來,為了提高民居的B格全村的房子都加上了“徽派”馬頭墻,為了改變村落的形象角角落落都裝上了霓虹燈,為了優美的環境拔光了野花植上了漂亮的草皮,為了提升人氣田里不許再種麥苗只能種薰衣草,為了改善旅游體驗村里一律不準講土話……比起常見的建設性破壞來,這種轉基因式的“發展”,因其“正義性”而更為隱蔽,大行其道,甚至被引為“范例”在各種媒體上大力宣揚,得到普遍的推崇和艷羨,更進一步堅定了各地以此為樣板和方向,追求傳統村落“發展”的決心。辛辛苦苦搞“發展”的結果,就是得到了一堆不倫不類的轉基因怪物,使得本來就和熊貓總數差不多的傳統村落,就此徹底失去。

其五,民勞財傷。

作為一個普通人,沒有自知之明地好高騖遠,最多自己痛苦一生罷了。可是一個村落如果不切實際地要“紅起來”,那就不是某個人一生的問題了,而是折騰百家,最大的可能是勞而無功,最后造成政府公信力的損失——現在有些地方在有些事情上村民的配合程度不高,很大原因就在于過去實在被忽悠得太多了。鼓吹虛幻的明天、大上不科學的項目、大鋪建設開發的攤子、大借無法償還的外債……根本不是為了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弘揚,更不是為了村民日子的改善,只不過是為了避免“矮人一頭”,不顧自身條件,“硬著頭皮也要上”,隨意指揮村民種葡萄、搞養殖、開農家樂、辦民宿、搞餐飲……過度強調“一村一品”,強力干預村民的生產生活……蠻干的結果,還能是什么呢?干部累、村民累、游客累,都累得慌。有些地方小小的一個村子,哪里能盛下那么多的情懷?卻又不甘于平淡。很多地方的財力本來就捉襟見肘,卻喜歡重金打造高標準的示范村,某些村集全縣之力確實一度被打造成了網紅,集聚了大多數的公共資源,缺乏優勢的村則項目難求,甚至在行政村內部,也會產生不同自然村的資源分配不均,又造成民怨的沸騰。而重點“打造”所謂重點村的資金,用到刀刃上,卻可能解決好幾個村落的基本問題。賀雪峰先生指出,“激進的鄉村振興解讀是農村之禍,保守的鄉村振興解讀是中國現代化之福”,誠灼見也。

其六,良機坐失。

中國傳統文化,支撐了中國人數千年的繁衍發展,形成西方、伊斯蘭之外的又一大文化類型,在世界獨樹一幟。而在今天大轉型的時代背景中,因其在核心價值、生產形態、生活方式、社會機制等方面與生態文明的自適性,很可能讓中國在后工業時代發展出一個和西方不一樣但很成功的文明,為人類的未來揭示另一種道路。歷史就這樣賦予了當代中國鄉村建設更遠的意義和更高的要求,就是要保護、傳承并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其區別于西方的獨特價值,使國家民族的偉大復興,凸顯更長遠的意義。這樣,以留存在鄉村中的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來支撐以至驅動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等等,就成為鄉村建設在百尺竿頭能夠更進一步的重要內容、歷史選擇。然鵝,我們卻白瞎了優秀的中國傳統,反而從洋人那里山寨了一套來搞建設,既沒有搞出自身的文化成就和自豪,也沒有搞出新時代中國人應有的深度和高度,更沒有為世界做出應有的貢獻。捧著金飯碗要錢,入寶山而空返,買櫝而還珠……豈止是一聲嘆息。

三、“非凡的明天”,是我們需要的明天嗎?

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這些年來成效斐然。干部們五加二白加黑,志愿者渾身沾泥忘我地工作,藝術家努力為鄉村注入靈魂,設計師嘔心瀝血謀劃藍圖……篳路藍縷眾志成城,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刻迅速、果決地行動起來,為傳統村落贏得了存續的希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還有一個至關緊要的問題,尚未得出清晰的答案: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理想狀態,應該是什么樣的呢?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所有的努力,是為了一個什么樣的愿景呢?沒有這個衡量的尺度,我們怎么知道究竟是做對了,還是有偏差呢?

保護發展傳統村落的初心,是將其作為中國農耕文明基因庫來定位的。李叔同啊,馮友蘭啊,馬斯洛啊還有誰……等大哲都說過差不多的意思,人的生活境界大概有三層:物質的、精神的、靈魂的。雖然人類社會現在還在物質這層打轉,但終究會步入精神和靈魂需求階段;屆時數量稀少、內涵豐富的傳統村落,無疑將是人們安放心靈的重要去處,我們有責任為這些人保留盡可能多的文化——如果我們后代的精神家園和我們的一樣荒涼蒼夷,那國家和民族還有什么奔頭呢?在人類社會逐步轉進到生態文明時代、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追求強起來、鄉村從解決溫飽到追求美麗發展、人們從活下來轉向謀求活得幸福的歷史階段,這個基因庫將會發揮更加重要和關鍵的作用。

如果不能從這樣的縱深來看待傳統村落的價值,鼠目寸光,有花堪摘只需摘,為眼巴前的蠅頭小利而把村落“開發”殆盡,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極端的不負責任。然而,在某些地方,很難看出觀念、政策、措施等等對“文明基因庫”這個定位有什么回應。在實踐操作中,傳統村落,與其說是基因庫,倒不如說是煤礦好了,挖煤不賺錢了,開發傳統村落去唄,盡快把這種資源變現,搞到錢才是王道。高尚一點的呢,是為了村民的脫貧啊、富裕啊搞錢;邪惡一點的呢,為了個人私利或者資本而搞錢,不過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區別罷了,反正都是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殺雞取卵地變現傳統村落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按現有的觀念、途徑和方法去搞,就算成功搞成了“爆紅”,傳統村落也將失去保護發展的初心和意義。

理想中的傳統村落應該是什么樣子呢?村落本身一定要成為一個物質上、精神上都具足完滿的存在,我的幸福發自我心,從從容容、平平淡淡,而且和外人無關。有朋自遠方來,以真性情相待,招招手多擺副碗筷;門前冷落則怡然自喜,不掃花徑。“他人的鄉愁”?與我何干?你若不來,我亦安好。如果游客進到一個村落,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童年的家,沒有刻意的討好和安排,仿佛一切“就該是這個樣子的”,和主人一起享受著平常但真切的時光,我想,這才是傳統村落該有的樣子吧。傳統村落對“他人的鄉愁”的吸引力,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市場的成熟,恰恰很可能正是因為她的“平凡”,我們能不能為了更好地迎接這一天,而多一點平常心?

四、傳統村落:能否多點平常心?

平常心,就三個字,可在當前這個世界里,反而最不容易做到。就算某人有大勇氣、大定力保持平常心,社會也不可能容忍他這樣自甘墮落,非把他逼成一個雞血青年、中年、老年不可。今天要給一個90歲以下的人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他多半會認為你是向他兜售《如來神掌》的騙子,這個社會最不需要平常心、也最不可能容納平常心。不過呢,既然碼字都碼到這里了,離洗洗睡還有那么會兒,就厚著臉皮再叨叨一下吧。 

其一,心態要平常。

傳統村落是一種超越時空的存在嗎?不是,否則為什么沒有傳統星球、傳統星系之類的說法?既然不在時空之外,傳統村落就始終是變化的,肉身終將逝去,傳承的只能是血脈。大家痛苦地討論什么空心村啊、困局啊、矛盾啊……淡定、淡定!傳統村落,在有志之士都竭盡所能之后,消逝就消逝好了,此乃天道規律,就算你擁有三體人的科技,也不能讓時光倒流、昔日重現,莫效那哭哭啼啼的小兒女情態——愛得死去活來的紅顏終將變成大媽,別介意。而且如果以中國傳統營造之道來看,本來就不重“永久”,房子難道不是隔三差五就要重建的么?不變的是什么?死人的墳墓。中國文化注重的是無常、是輪回、是更新。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荒草萋萋的村落未嘗不是一種審美的對象,西風殘照漢家陵闕,不妨把消逝的村落搞成遺址公園,讓人感悟時光刻下的憂傷。更重要的是,人類社會的大勢,還是以聚、合為主,將來的鄉村最大可能是一系列的中小城鎮,與其把錢花在那些只有修真之士才愿意混的荒山野村,不如集中財力物力精力搞好中小城鎮,人強,扭不過勢強啊。但是,在知天命之前,我們必須盡人事,努力搶救、精心呵護、避免破壞,讓風燭殘年的村落帶病延年,能多存在一天,就是一天。

其二,目標要平常。

俺近百歲高齡還在山上獨居、自己種地挑水砍柴的外婆對俺的唯一期望就是:能吃能睡長得肥頭大耳朵……全家都不指望俺什么,這樣不施加壓力的壞處當然多多,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就算俺窮得像個鬼、卑微得誰見了都想踩一腳,但活得不算累、心里不算苦。俺希望村落也和俺一樣,如果不是貂蟬般萬里挑一的村落,發展利用的目標就別定得太高了,否則就只能苦干部、苦村民、苦自己,更悲催的是苦了半天還是沒改變什么。努力把垃圾清清干凈,有干凈水喝,晚上有電能看看電視娛樂娛樂,房子穩穩當當,窗明幾凈風雨不侵,娃娃有學上,餐桌上不缺青菜蘿卜,圈里有二師兄在暢快地哼哼,村口有個擺龍門陣的地方,鄰里間和和氣氣,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逢年過節在祠堂里唱唱戲……夠啦!非要費勁巴拉地成為什么“標桿”、“示范”、“網紅”、“第一村”、“勝地”、別人夢中的“詩和遠方”……是為了什么?為了家家戶戶都挎上LV的包包、用上黃金鑄造的馬桶、吃上野生娃娃魚么?

其三,過程要平常。

好吧,不想LV的包包、不想開勞斯萊斯,那只是因為俺沒出息,別拿這套去煩他人。拼命要把村落搞到爆紅,也行啊,只不過呢,在這個過程中多點平常心,別突擊猛干,凡事慢一點、慎重一點,多想想,多聽聽,想好了再動手。要說呢,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就該像“在故宮修文物”一樣,得遵循科學的規律,半點也急躁不得,搞清工序,弄明難點,慢慢來,日本鬼修個小神社,也得搞個十幾年。可惜的是,當前誰能容你慢慢來?各種檢查、考核、評比層層加碼;各個部門的各種項目都要限期實施見效;領導為官一任沒剩幾天了,得趕緊造福一方;村民們日思夜盼能夠“大變樣”;信心滿滿要刷爆朋友圈的民宿投資客夜以繼日地施工;偉大的建筑師催著作品完工趕快去威尼斯什么的領獎……誰能慢得下來?幾乎所有的人都被看不見的鞭子抽著狂奔……文件里倒是說啦:遵循發展規律,注重建設質量,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有序建設、平穩推進,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不搞層層加碼,杜絕“形象工程”……能不能讓傳統村落的發展利用稍微慢一點呢?能不能讓傳統村落繼續安靜一會兒呢?文化解讀,能多干一些就多干一些;瀕危搶救,能快一步就快一步;在捯飭那張臉的時候,能少一事就少一事;發展利用,能慢一步就慢一步。就算是我們這一代無意愿也無能力弄懂祖宗的文化遺產,但努力把它保留下來給“倉廩實然后知禮節”的后代來研究分析,也是應有之義吧?對某些傳統村落,思維更開放一點,看得更長遠一點,要允許一些傳統村落的“落后”,不是所有的村落都需要按照社會的成功觀“發展”起來。別那么著急上什么旅游項目,先把村子的稟賦、現實的問題摸清楚,再有針對性地想想怎么發展她好不好?

其四,投入要平常。

現在哪一級、哪個部門、哪個村落不在哭喊:缺錢!缺錢!缺錢……唉,資金肯定是缺的,可是,到底為了啥缺呢?村口的牌樓要300萬啊,迎賓大道要900萬啊,游步道要200萬啊,游客中心要400萬啊,標識系統要50萬啊,綠化小品要300萬啊,夜景照明要200萬啊,立面整治要600萬啊、情侶小木屋要300萬啊……唉,再多的錢也填不完這么多窟窿啊,而且這些錢花來是為了啥哩……額,真傻還是裝不懂啊?不就是為了打扮得光鮮亮麗一點賣個好價錢嘛……怎么有點賣女奴的既視感……為了成為他人的“詩和遠方”,傳統村落,到底還要花多少錢?干部們那個累啊,招商招得像鬼一樣,到處哀求資本大佬、設法舉債、死要面子活受罪。另一方面呢,最基本的文化挖掘、搶救、保護、傳播……卻一分錢都木得,TMD,連牌坊都沒修好,搶救啥子文化嘛?而且文化搶救來整啥子,能賣幾塊錢一斤……唉。有次那位一臉倦容、頭發花白的鎮長愁眉苦臉地對俺說:為了這個示范點,求爺爺告奶奶設法投入2800多萬元了,還專門聘請了北京的一家公司來規劃設計,光設計費就付了百多萬……老衲當時就吞了好幾口水,心里慘叫哥哥哎,你咋不找俺呢?當然,俺也知道,有的村子心態不平常,動不動就要“高起點規劃、大手筆建設”,來個乙級單位,如果不是北京上海的,也沒有什么網紅大師掛帥的話,正眼都不給一個的……有次有個地兒要俺推薦個設計單位,要求規劃甲級文物甲級旅游甲級……呵呵,有追求是值得表揚的,問題是那些甲級們鳥這不知道猴年馬月才湊得出來的幾十萬設計費嗎……咳咳,算了,讓他們苦去吧,不艱苦奮斗,人活著還有嘛意思呢。

其五,文化要平常。

傳統村落要想紅呢,打“文化”牌是必須的。而失去了平常心的社會條件下,什么都要高大上,連文化也得高大上,必須在傳統村落中“打造”出什么牛叉轟天的“文化”!一大波熱衷于“文化”的“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涌入傳統村落,置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掘、解讀、呵護、傳承于不顧,反而大肆“打造”各種莫名其妙的“文化”,打著“文化”的幌子破壞優秀傳統文化,又成為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嚴峻問題之一。隨便規劃一個小村子,文化園就設了七八個,什么民居文化游賞區、采摘文化體驗區、婚慶文化模擬區、孝道文化展示區、生態文化保護區、桃花文化觀覽區……文化得不行不行的……然鵝,這都是些什么文化?出于功利的目的去“保護傳承”傳統文化,那么自然會變造其中不能被市場認可、不能轉換成利潤的部分。在消費時代,幾乎所有的措施都有意識無意識地只選擇了當代庸俗旅游需求下能夠吸引眼球的步伐,而鄉村中真正蘊含的有當代和未來價值的傳統文化卻被忽視和拋棄、變造。別打造什么文化好不好!傳統村落本省就是文化的載體,婚喪嫁娶吃喝拉撒種田插秧祭祀祖宗演戲唱歌說方言做咸菜喂豬養雞編籃子……這些不正是文化嗎?不正是我們要保護傳承的對象嗎?難道因為他們太平常了,不是什么“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就不能入保護的法眼了嗎?就不能打造什么“文化IP”了嗎?就不能成為旅游的吸引力了嗎?如果不能,那是因為挖掘、梳理、呈現、傳播的工作做得還:遠!遠!不!夠!

其六,容貌要平常。

沒有平常心,一說到傳統村落,就該是幾百年前的那個樣子,看見個紅磚房就不爽,就要整治,就要干掉,動不動就要“恢復清代風貌”、“打造明代一條街”……我去,你干嘛不干脆剪掉電線、屏蔽手機信號、大家必須穿上瓜皮帽大長袍,隨時都要高呼“皇阿瑪”……風貌整治,出發點是什么?說白了不過是面子問題,干部的面子,專家的面子,可村民的面子有木有?面子比生存問題還大嗎?我們得充分、清楚地認識到,皇阿瑪已經不存在了,如懿啊、環環啊、四哥啊,在電視機里看看就行了。為了“風貌協調”,拆除、降層、平改坡、立面整治……;新建建筑限制屋頂形式、高度、顏色、材料……在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和實踐中是司空見慣的措施,為此消耗的資源、造成的矛盾不知凡幾。拆遷要補地,降層被抵制,刷墻誰出錢,平改坡后村民沒地方曬糧食怎么解決……;新建農房從哪兒弄小青磚?小黑瓦比彩鋼板貴上好幾倍,只準村民蓋兩層的房子根本不現實……,甚至有怨言“就是為了你們拍照好看!”……一方面呢,幾乎所有的村落都在為資金不足而苦惱不堪,另一方面呢,卻又有大把的錢眼睜睜地看著浪費掉,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反而淪落到最次要的地位。如果我們不把各個村落的文化挖掘、記錄、解讀、保護、提升放到最優先的位置,作為最重要的工作,而是只注重顏值,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心力只是把村落搞搞漂亮,而且是審美標準很不對頭的“漂亮”,而那么我們的工作做得越多、越努力,對傳統村落的破壞,也就越廣泛、越深刻,越難以挽回。

其七,設計要平常。

傳統村落除了相對落后(是否“落后”不能以西方的、城市的、工業時代的標準來判斷)的住房條件、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有什么是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去改變的?傳統村落中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有什么是需要特別設計的?人家天生麗質,原來就好得很啊!否則怎么評上傳統村落的?可惜的是,大家認為這太“平常”啦,太沒有設計感嘛!怎么能紅起來呢?于是一群熱血沖動的干部,帶著一伙雞血亢奮的設計師,在傳統村落里大肆設計、大肆改造、大肆提升……弄酷耍帥,努力炮制網紅,而忘卻了無為是比較高的境界、最難達到的境界。唉,這個算了,不說了,得罪人。

五、傳統村落:忘掉他人的詩和遠方,過好自己每天的平常

傳統村落,擱五六十年前,比比皆是,就如麻雀一樣,是要消滅的對象。而斗轉星移之間,麻雀也成了保護動物;在大量的村落消失后,幸存的傳統村落一躍成為珍貴的遺產。物以稀為貴,社會的灼灼目光,就聚焦在殘留的這萬余個還算“傳統”的村落上。這個社會中的每一個正常人呢,恨不得普天下的鏡頭都對準自己,想盡一起辦法紅起來,紅起來了就有了一切,車子房子票子女子……。傳統村落自然也要紅起來,成為更多人的詩和遠方,才能將文化遺產作為“他人的鄉愁”,賣成錢。

紅起來當然不是什么壞事。可惜的是,在具體的市場環境下,紅起來就與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初心背道而馳。一則紅起來的途徑在當下就是向他人兜售“鄉愁”、成為他人的“詩和遠方”,而這絕不是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目標。二則紅起來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損害傳統村落的保護價值為代價,比如不當建設、過度開發、對市場的曲意逢迎等等;三則紅起來后必然會刺激村落傳統文化的變異,過量的旅游必然會沖擊傳統的生產生活形態,蕩滌原來有保護價值的一切,變異的村落,不再是我們要保護的對象;四則紅起來只可能持續一段有限的時間,當今有勇氣在國內旅游的游客中,有幾個沒去過什么古村古鎮呢?有限的市場容量被揮霍完后,已被改頭換面換心的村落,也不可能回到從前,只會留下一片華麗的荒涼。

更何況,傳統村落,都能紅起來么?地理區位不好、文化區位不好、景觀資源一般、也沒那么好運遇到貴人牛人的村落,能紅起來嗎?更深層的問題是,需要紅起來嗎?紅起來無非是靠別人的追捧,而現下異次元的小年輕都知道,人生苦短,沒必要生活在別人的眼光里,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王道。就算很功利地要賺取“他人的鄉愁”,人家憑什么愿意花錢?有心智的女孩都懂得:刻意討好和奉迎留不住浪子的心;做好自己,才是最大的吸引力。可傳統村落呢?為什么要卑躬屈膝地為了市場而折騰自己?

更深入地想一想,紅起來是為了什么?無非也是為過上好日子。好日子不是讓別人羨慕的日子,而是自己喜歡的日子。可惜有些人還是沒注意這個道理,在和別人的攀比中苦悶啊苦悶、彷徨啊彷徨。而要輕松過上自己喜歡的日子,應盡量多點平常心,飯夠吃飽就好了,衣服夠暖就好了,車能代步就好了,房子夠住就好了……不切實際的追求,到頭來苦的還是自己,這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初衷,不也是背道而馳么?

在傳統村落的發展利用中,多點平常心,盡力做好里子工作,讓村民能留得下來住得安逸活得舒服;面子上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一個勇于平常的村落,過一種甘于平常的生活。風云人物璀璨明星層出不窮,他們紅極一時劃過天際留下燦爛的花火,作為凡人我們可以仰視一會兒,但不要羨慕和追逐,把腳踏在自己家園的土地上,忘掉那些轉瞬即逝的光芒,忘掉他人的詩和遠方,過好自己每天的平常……祈愿村民、干部、專家、社會大環境……都能多一點平常心,這樣才能讓傳統村落的美好,不再是“從前……”,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初心,還有點兒實現的希望。

【尾聲】這幾天有位名校名教授指出:出身社會底層的人,心理多半都會陰暗。此語如當頭棒喝,俺反思了一下自2016年來炮制的二十幾篇關于傳統村落的“文章”, 果不其然,基本上都是在說這不好、那不好,而且尖酸刻薄,極盡嘲笑諷刺之淺薄,可自己卻什么實事也沒做,什么論文也沒發,在村里連個公廁都沒蓋成過。幡然悔悟、痛定思痛、懸崖勒馬、回頭是岸!這篇“文章”是最后一次自娛自樂、自說自話,此后將認真投入實實在在的工作。誠摯感謝各位師友和讀者諸君的教導、批評和支持,謝謝!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中心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青青青在线视频自拍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伊人 | 亚洲一区精品自拍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