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樹牢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污染防治,保證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當前,我省農業主要依靠資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環境污染現象依然存在,農業農村發展越來越受到生態環境的制約。作為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堅持農業綠色發展,走好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對河南具有重大意義。
綠色發展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途徑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農業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關乎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以綠色發展為導向,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高質量發展道路是必然選擇。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是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途徑。
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就是要將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統籌兼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農業現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糧食生產連年豐收,農產品供給數量和品種日益增多。但是,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環境污染現象依然存在,農業農村發展越來越受到生態環境的制約。因此,我們要更加注重資源節約,這是農業綠色發展的基本特征;更加注重環境友好,這是農業綠色發展的內在屬性;更加注重生態保護,這是農業綠色發展的根本要求;更加注重產品質量,這是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目標。
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就是要圍繞“綠”字做文章。綠色是農業的底色,是美麗的鄉愁,是發展高質量農業的優勢。現在我省一些地方探索出了一些值得借鑒的農業綠色生產模式,比如中牟縣官渡鎮孫莊村,通過土地入股、勞動力入股、農用機械入股、資金入股、技術入股等形式,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創新農業經營機制,發展有機農產品種植,并建立可追溯機制,所有農產品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追溯生產、加工、配送全過程。他們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對農業生產全過程進行統一管理,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還入駐歐盟有機農產品認證機構,實現品牌效應,從而保證了農產品質量,獲得了消費者信任,穩定了農產品價格,增加了農民收入。因此,要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大農業綠色化發展相關政策、資金、科技支持力度,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
綠色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再次要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和推進。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目前很多地方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選擇發展什么樣的產業,要以產業綠色化、生態化為前提,根據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求,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河南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加工潛力大,但目前還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不多,品牌競爭力弱,品牌價值低,與農業大省的地位很不匹配。河南應根據產地生態、產品綠色、產業融合、產出高效的發展趨勢,加快實施農業綠色品牌戰略,培育具有區域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借助“互聯網+”,打通從田間地頭到廚房餐桌的直銷通道,讓農業農村價值充分體現出來,讓農民生活富裕起來。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目前農村地區生態環境還不盡如人意,離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須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污染防治,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完善農產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要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布局、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因地制宜,突出農業、農村特色,既要保持鄉村田園風光、鳥語花香的自然生態之美,鄉風淳樸之美,又要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實現鄉村交通信息化網絡全覆蓋,讓居民既看得見山,望得見水,又能夠了解最新的信息,看到外面的世界。
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樹牢綠色發展理念,關鍵是正確認識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2005年在浙江任省委書記時就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2013年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又指出: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倳浀囊幌盗兄甘?,為我們如何認識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根本遵循。當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發生沖突時,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另一方面,生態環境資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經濟價值,只要找準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美麗生態就會變成財富,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
樹牢綠色發展理念,就是要認識到人對自然的依存關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和草。自然先于人類而存在,是人類生存之本、發展之基。只有在生產生活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才能使我們的生產空間與自然協調,生活空間與自然融合,道德素養與自然融洽,行為方式與自然和諧。“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當人類合理利用、努力保護自然時,自然界的回報常常是慷慨的;當人類無序開發、粗暴掠奪自然時,自然界的懲罰也是無情的。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歸根結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科學把握人對自然的改造活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才能實現農業農村有序發展和鄉村振興。
作者單位:河南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河南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