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萌芽:從農產品的收入彈性談新農村建設的助農扶貧

[ 作者:劉萌芽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1-03 錄入:曹倩 ]

——兼談農業現代化的兩條路子

搞經濟學的都知道,糧食等基于土地要素的農產品(非加工品),由于是直接或間接用于吃穿用的,其需求的收入彈性是小于1的、如果再加上人口增長率下降的因素(需求收入彈性加人口增長率之和小于1),那么,農村搞農業的農民的人均收入增長一定會低于全國人均收入的增長或者說農村農業農民人均收入一定會相對全國人均收入(前者與后者的比)越來越低,因此,三農的相對貧困甚至絕對貧困帶有一定的必然趨勢(如果考慮到采掘及加工業發展的替代品對農產品原料的替代,如化纖代替棉纖、石化象膠代替天然象膠、鋁合金鋼材代替木竹材料,農產品的需求收入彈性會更小,有的有可能為負)。

那么,如何解決這個三農脫“貧”(包括相對貧困)呢?新農村建設如何助農扶貧呢?

基于第1部分的分析,下面就這兩個問題闡述一下我的反思。

第一,生產生活必需品的農業要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技術進步路子。通過規模經濟化(包括產業連片的產業基地規模化)、機械化、服務專業化等減少農業勞動力投入(并產量不減甚至可增),即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是同步的。所以,該類農村地區一定程度的“空心化”準確地說是“空曠化”是“三農”富起來的必然結果。

第二,農業還要走產品創新的路子。單純依靠單一品種提高土地生產率、提高產量的辦法,不僅難以增加農民收入還可能減少收入~即“谷多變賤而傷農”。所以,農民的農業如果有的很難規模化提高勞動生產率,那么,就在特色、優質、花樣上下功夫,并輔以土地生產率的提高。因為特色花樣的創新會導致創新產品價格上升,即使勞動生產率不高,但人均收入仍會增長。其實,產品創新就是把農產品由生活必需品變為時尚高檔消費品。

基于上述兩條路子的不同,新農村建設在“助農扶貧”上應該有因地制宜的不同辦法。陳述如下:

第一,規模化路子下,農村人口密度下降,因此,村村合并擴大村級規模是必然。村級治理可逐漸由行政性管制轉變為企業性管理,且村級基建側重于與之配套的水路電為主,而購物娛樂甚至小學等的相關公共設施可少投入甚至撤減。政府的助農辦法對該類地區應在引入期貨、幫助出口、搞平準基金平抑農產品價格的周期波動等方面下功夫。

第二,多樣特色路子下,農村人口可以不減少,土地效率高了人口還可以增加,這樣的地方不一定城鎮化,村也不必并,小學也不要撤并,娛樂購物設施也要增加,而政府的助農扶貧政策則應該加強銷售服務、加大各類技能培訓、提高土壤改良投入等等。

總之,三農扶助要按上述兩大路子的差異而差別對待,農業現代化不一定是機械化規模化一條路子,農村人口進城也不是唯一出路。

作者系南華大學經管法學院教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 | 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看v片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另类 | 在国产线视频a在线视频 |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