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日前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文件要求,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充分發揮農業產品供給、生態屏障、文化傳承等功能,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筆者認為,這對做好農村生態保護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重要任務,而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資金、技術、工程、人才等方面偏向城市生態建設和保護,鄉村生態建設和保護工作相對薄弱。在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鄉村生態保護只能加強不能削弱,不僅要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更要為美麗中國建設做出貢獻。筆者建議,筑牢鄉村生態屏障,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扎實做好工作。
正確處理好生態與鄉村產業的關系。隨著鄉村建設不斷深入,鄉村產業將向前邁進一大步。鄉村產業的發展既為生態保護提供了機遇,同時也提出了嚴峻挑戰。鄉村產業發展絕不能走過去粗放發展的老路,必須走既保護生態又發展產業的新路子,這是新征程的必然要求,也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自身需要。走綠色發展之路,是處理好生態和鄉村產業關系的有效路徑。
構建農村生產生活綠色體系,促進農業生產和生活方式綠色轉型。農業生產應充分考慮生態環境承載力,對于超載的地區,可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等方式,使其逐步回到生態環境承載力范圍之內;對沒有超載的地區,應以承載力限定生產規模。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廣泛推行綠色技術,如節水、節地、節肥、節藥技術等,減少資源投入。在生活方式上,逐步建立綠色消費體系,提高自覺保護生態的意識。
緊抓鄉村生態屏障的“牛鼻子”。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科學劃定各類空間管控邊界,劃出鄉村生態保護紅線,嚴格遵守生態紅線,用“長牙齒”的措施確保生態紅線守得住、守得好。既提出硬措施,也要有相應的軟措施來配套。比如,通過草原禁牧輪牧休牧和完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穩步恢復草原生態環境,構建草原生態保護新格局。
(作者系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環境報》2021年3月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