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慶峰:重建供銷社并不意味著重走老路

[ 作者:王慶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11-11 錄入:王惠敏 ]

最近,有關供銷社的新聞持續引發關注。

根據湖北日報報道,“日前從湖北省供銷合作社獲悉,湖北省實施‘基層社恢復重建工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寧夏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也在近日透露,當地鄉鎮供銷合作社覆蓋率已經由2017年的56%提升至92.7%,服務覆蓋面達到95%以上。有網友驚訝,計劃經濟時代火遍大江南北的供銷社又回來了?甚至有人擔心,是不是要重走老路?

首先,供銷社系統一直存在,“重出江湖”的說法并不嚴謹。

改革開放之后,很多供銷社的確因經營不善歇業。但這一模式并沒有完全消失,在主要農業生產要素流通上仍然具有一定影響力。舉個例子,僅今年上半年,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就有投放化肥穩住農資價格、疫情下保供糧食物資、臺風前組織搶收水稻等3次關鍵表現。在政策層面上,供銷社也屢屢引發關注。盤點2012年以來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供銷社都有“露臉”。去年一號文件則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再次明確提出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等。

也就是說,無論是實際生活還是政策層面,供銷社都在不斷轉型,并在宏觀經濟中扮演了一定重要角色。此次供銷社突然“走紅”,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披露的一組數據有關:2021年,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和全系統全年實現銷售總額6.26萬億元,同比增長18.9%。這一數據不僅超過京東與拼多多全年GMV之和,還超過兩個中石油的年度營收,無疑超出了許多人的認知。聚光燈落在它身上,是符合傳播規律的必然。

其次,不少地方重建供銷社是客觀事實,但這并不意味著重走老路,將供銷社等同于計劃經濟是完全錯誤的。

從性質上看,目前供銷社組織架構中各級出資企業是主體,采取市場化、現代化的企業運作方式,行政屬性有所淡化,跟過去的供銷社模式不可同日而語。從市場上看,不是說有了供銷社,其他市場主體就沒有了,而是市場上多了一個選擇,包括供銷社在內的所有主體都可以公平自主地參與市場競爭,從而讓市場充滿活力。從內容上看,盡管農產品流通依然是供銷社的傳統主營業務,但助農的特點日趨明顯,一些供銷社切入“三農”痛點,形成錯位競爭,初步證明了自己的存在價值。

更進一步,不僅不能把供銷社和計劃經濟畫等號,而且還要看到,重建供銷社本身就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題中應有之義。回顧改革開放40多年,我們充分見證了市場經濟的力量。但市場經濟一直沒有完全淘汰供銷社,其中一個原因在于中國太大了,在廣袤分散的農村市場,市場資源配置是有所不足的。直到現在,廣闊的農村市場依然能夠容得下供銷社和各類市場主體共同發展。在這些地方,更應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兼顧效率和公平,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最后,供銷社再度“走紅”,體現了國家對于鄉村振興和“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

如同中國郵政一樣,供銷社歷經長期發展,具備以流通骨干企業為支撐、縣城為樞紐、鄉鎮為節點、村級為終端的三級縣域流通服務網絡,這使得它擁有點多、線長、面廣的網點優勢,在縣域鄉村的末梢環節,有望發揮出一定作用。梳理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反復強調發揮供銷社在農業社會化服務和農村流通中的重要作用,意圖已相當清楚:現在重建供銷社,主要是指縣以下的基層供銷社;供銷社的定位,就是要堅持“為農服務”根本宗旨,發展成為農服務的組織。

簡言之,在政策意圖里,供銷社要助推鄉村振興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一方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供銷社要主動謀劃綜合改革,找準在鄉村振興中的定位和作用,不斷拓展服務的寬度、廣度、深度。另一方面,我國縣域常住人口約7.4億人,鄉鎮和村兩級消費市場占全國總體消費市場的38%。供銷社抓住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機遇,有利于帶動農村消費提質擴容,助力建設國內統一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因此,供銷社不是傳統的、僵化的、一成不變的,而是現代的、靈活的、與時俱進的,要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努力探索符合合作制理念和市場經濟取向的供銷合作社新體制。

 

(作者系南方日報記者;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日報》2022年11月3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 亚洲日韩每日在线观看 |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特刺激大片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动漫 | 日本乱辈伦视频 | 亚洲高清国产免费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