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楊中柱:以“六個走在前列”推動長沙生態農業發展

[ 作者:楊中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08 錄入:吳玲香 ]

摘 要:生態農業是能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傲鶄€走在前列”,緊緊圍繞科學發展的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抓住了長沙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的本質要求,立足湖南謀思路,放眼全國求發展,為長沙生態農業又好又快發展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 六個走在前列   生態農業  問題與對策

 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同志曾在長沙市領導干部大會上指出,長沙要做到“六個走在前列”即:在加快轉型創新發展中走在前列,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走在前列,在加快兩型社會建設中走在前列,在共建共享全面小康中走在前列,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走在前列,在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中走在前列?!傲鶄€走在前列”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報告精神和加快經濟發展的主線,抓住了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的本質要求,立足湖南謀思路,放眼全國求發展,為共圓長沙人民的“小康夢”、“兩型夢”、“幸福夢”,全力推進長沙更好更快發展制定了總綱領,同時,也為長沙生態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樹牢生態農業“走在前列”的意識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它要求農業發展同其資源、環境及相關產業協調發展,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它具有綜合性、多樣性、高效性和持續性的特點。

“六個走在前列”要求體現了省委省政府統籌全省現代化建設全局,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思想,為長沙今后實現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增設了“加油站”,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境界上找準生態農業發展的坐標。

1、用“走在前列”凝聚生態農業發展共識。思想決定行動,思路決定出路,態度決定高度、深度、力度和速度,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首先必須從心理的角度去認可與支持。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思想認識上的收獲,比我們在發展上的收獲更有長遠意義。“六個走在前列” 初步回答和探索了“為什么走在前列、實現什么樣的走在前列,怎樣走在前列”等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長沙市市長胡衡華同志說,在“六個走在前列” 這場競賽中,三農是“短腿”,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必須進一步加快。因此,率先突破、闖出新路是新起點上的長沙義不容辭的責任和走向輝煌的契機,必須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將生態文明的理念和原則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一如既往花力氣、下功夫,以 “六個走在前列”來堅定信心,充分認識發展生態農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增進共識,匯聚力量,明確方向,不斷提高思想上的堅定性、行動上的自覺性和工作上的創新性。

2、用“走在前列”鼓舞生態農業發展斗志。“六個走在前列”既是發展的目標,也是實踐的路徑;既是發展的動力,也是變革的壓力。這就要求我們要凝聚一股闖勁,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奮力推進生態農業發展,振奮精神,頑強拼搏,精益求精,牢牢扭住發展第一要務,在加快推進現代化進程中贏得先機。要把生態農業發展作為推動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近幾年來,長沙以兩型社會建設為契機,積極探索生態農業發展的路子與模式,力爭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種養平衡發展、環境優化無害的生態農業產業鏈。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處于發展爬坡期的長沙,唯有以“六個走在前列”為目標推動生態農業發展,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和諧程度,使自然環境更加清秀、發展環境更加清新,才能讓人民群眾享有寬裕的物質生活、宜居的城市品質、豐富的精神文化、良好的生態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真正實現人民向往的“幸福夢”。

3、用“走在前列”樹立生態農業發展標桿。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一個地區不能沒有自己的坐標。以走在前列作為生態農業發展的新標桿,就是要“跳出長沙生態農業看長沙生態農業、站在高處看長沙生態農業”,和國內優秀生態農業示范城市相比找準“國內坐標”,和世界其他城市的優秀生態示范城市相比找準“國際坐標”,標桿是一面旗幟,鼓舞斗志;標桿是一座燈塔,指引方向。標桿是自我加壓、主動作為、奮力突破、超越發展的必備前提。我們唯有以“六個走在前列”樹標桿,把握時間節點,揚長補短,提升水平,放大優勢,腳踏實地,務實重做,精于運作,闊步前行,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標桿、豐富內涵、創新突破、全面推進,加快構建兩型產業體系、對照標桿找差距,克服成長中的煩惱和轉型中的陣痛,持續改進,努力超越自我,我們才能實現長沙生態農業發展的新跨越。

二、反思生態農業“走在前列”的障礙

目前,長沙正努力抓住機遇,深入開展“六個走在前列”大競賽活動,以率先建成“三市”(全面小康之市、兩型引領之市、秀美幸福之市)為發展定向,以強力實施“三倍”(產業倍增、收入倍加、城鄉品質倍升)為目標追求,大力提升經濟總量、發展質量、人均產均量, 全面啟動“美麗長沙·生態家園”建設工程。加快生態家園和生態產業建設,分批分階段完成50個綠色示范集鎮、500個綠色示范村莊、50萬戶綠色示范庭院工程建設,發展100萬畝城郊生態屏障公益林、100萬畝油茶、100萬畝楠竹、100萬畝花卉苗木、100萬畝林下經濟,加快生態旅游、休閑農業發展,大力發展以沼氣綜合利用為龍頭的綠色循環農業,爭創全國綠色能源(農村)示范市。在生態農業的推廣普及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但不能否認,長沙生態農業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正成為阻礙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1、生態意識與“走在前列”不相匹配。農民的思想觀念滯后,環境保護的主人翁意識薄弱,對人與自然的認知膚淺,尚未樹立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同步的意識,對生態農業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市場意識、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品牌意識不強,應用先進技術的能力不高,導致農民往往呈現出一些無意識、不自覺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這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生態農業的發展。

2、農業產業化水平與“走在前列”不相匹配。目前,長沙農業產業化的總體水平還不高,產業化組織競爭力弱,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產業鏈短,龍頭企業不大不強,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作用不明顯,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低,產業發展不平衡,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形成,土地資源相對短缺,隨著開發力度的加大,耕地面積還在不斷減少,而人口在繼續增加,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已經成為困擾農村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要解決這一問題,也必須通過在生態農業中延長產業鏈、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來實現。

    3、科技體系與“走在前列”不相匹配。農村科技服務手段落后,信息化、網絡化程度不高,制約著推廣的效果和速度?;鶎愚r業科技推廣體系隊伍不穩、機制不活、條件不佳、待遇不高,服務功能弱,推廣效果不好,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尚不健全,經營不規范、跨地區合作少、覆蓋面窄、帶動力弱。在一般情況下,農民們并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對復合系統進行科學的設計,在生態農業的實踐中,還缺乏科技措施的研究,既包括傳統技術如何發展,也包括高新技術如何引進等問題。

 4、環境建設與“走在前列”不相匹配。環境污染嚴重,工業“三廢”日益破壞著農村的生態平衡,影響和阻礙了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例如,2009年瀏陽發生了嚴重的鎘污染事件,不但破壞了當地生態平衡,而且危害當地市民的身體健康。全市普遍存在農田土壤退化的現象,農田對化肥需求量增大;由于環境污染嚴重,給人體健康帶來損害,并造成水體、土壤、生物、大氣等各個層面的直接、復合、交叉、循環的主體污染,影響著長沙人們的健康安全,已成為發展生態農業的障礙。

5、保障措施與“走在前列”不相匹配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態農業得到真正的普及和發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與保障體系。目前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平臺優勢和政策優勢還有待進一步發掘和放大,尚未建立包括管理制度和經濟激勵措施等在內的生態農業法律制度和政策體系和農產品價格機制等保障機制,導致生態農業發展的資金投入不足,農民缺乏應用生態農業技術的積極性,使得農民不能對土地、水等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因而全面推進生態農業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錘煉生態農業“走在前列”的本領

1、以“走在前列”強化生態意識。解決環境問題不是要抑制發展和犧牲發展,相反,要以發展作為保證。為此,就有必要以科學的發展觀取代傳統的發展觀。首先,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用生態農業思想推動長沙三農工作;其次,要進行廣泛宣傳,增強環保意識,培養農民基本生態倫理認知,通過各種媒體,宣傳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的重大意義,提高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環境保護的氛圍。目前,農業建設項目多,農業綜合開發,商品基地建房,區域流域綜合治理,庭院經濟,發展鄉鎮企業等,都需要用生態農業的觀點作指導,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現實與長遠兩個時段,搞好整體協調和綜合配套,以克服盲目性片面性,使這些項目優化布局,科學運行,發揮整體效益,為農業發展增強實力和培植后勁。第三,要通過生態農業建設,促進思想大解放,從小農業和“就生產論生產”的圈子中解脫出來,由單純的抓環節轉向抓好全程組織與服務,從掠奪性經營的桎梏中解脫出來,由以產值、產量為主轉向產量質量效益和資源生態保護并重,由單一的經濟效益目標追求轉變到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協調一致上來,走高產優質之路,實現生產發展、生態保護、與農民收入同步增長,為實現小康創造條件。

2、以“走在前列”制定合理規劃。生態農業起步于規劃,因此,規劃必須科學合理,分步實施。要優化農業布局,規劃既要從當前實際出發,更要考慮長遠的發展,要有超前意識,規劃內容應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硬件”規劃,主要包括農田基本建設,農田水利建設,土地利用建設,溝、渠、路、林四網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農業經營體制和種養加、產供銷體制建設等。抓好這些建設,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框架就可勾繪出來。二是“軟件”規劃。主要是產業結構規劃,這涉及到科學合理利用當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問題。農科教結合,科技興農,開發應用高新技術等,是“軟件”中的主要內容?!败浖辈糠蛛S條件的變動相對多些,要不斷完善提高。長遠規劃制定之后,應制定階段性規劃。在“硬件”和“軟件”規劃確定之后,要進行二級規劃,如種植業的規劃、養殖業的規劃、加工業的規劃,廢物資源規劃、環境建設規劃等。規劃一經確定,就要具有權威性,保持長期穩定,有連續性,不能隨意變更。只有堅持實施規劃,扎扎實實地按規劃要求辦,堅持多年,長沙生態農業必大見成效。

3以“走在前列”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重要取向,也是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途徑。因此,一是要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的作用,提高農民在發展生態農業中的組織化程度; 二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地籌措發展資金,延伸產業鏈,并結合當地資源優勢,重點培育龍頭企業和優勢產業,發展精細加工,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鏈條,拓寬農村勞動力轉移渠道,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大力發展產業化經營模式;三是要建設一批“新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夯實農業產業化基礎,帶動優勢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增強示范、帶動、輻射作用;四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巧借外力求發展。要制定優惠政策,創造良好條件,強化技術培訓,支持引導外出人員返鄉創業;五是要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檢測檢驗體系、認證體系和市場準入制度,利用現代化的加工、監測手段,使各類農產品達到國家質量標準,為生態農業發展保駕護航。農業產業化經營有利于清潔生產技術和廢棄物資源化技術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便于區域內相關產業之間的耦合;同時,生態農業的發展也會加快農業產業化升級,兩者相互間協同發展,必將促使長沙農業真正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4、以“走在前列”健全科技服務體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建設生態農業必須把健全科技體系作為戰略重點。樹立“科技興農”的戰略思想,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和科技的引進,在生態農業建設中,因地制宜重點推廣以下幾個方面的科學技術。一是加強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鼓勵、扶持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隊伍的發展,鼓勵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機構承擔部分公益性推廣任務,加強農民的技術培訓,造就出一大批現代農業的新型產業農民,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普及轉化;二是加大對鄉鎮或區域性優秀農技推廣人員的表彰和獎勵力度,快速改良中低產田的配套技術;三是培植和引進高產、優質、抗病良種,建立和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實現主要農作物、畜禽水產品等的良種化、純種化和雜交化;四是推廣科學的耕作制度,教育農民改用深耕的辦法,使土壤活性得到改善。改變單一使用化肥的不良習慣,通過秸稈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避免土壤板結或者鹽漬化;五是以主要農作物合理密植和水肥調控為中心的高產栽培技術;六是以普及系列化配合飼料和疾病預防為中心的畜、禽、水產品高產飲料管理技術;七是種植業和養殖業機械化集約管理技術;八是優質系列飼料生產技術和利用本地資源生產優質動物蛋白飼料技術;九是加速農業高新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研究開發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經濟效益高、可操作性強的農業高新技術,明確農業科技服務機構的公益性定位,推動長沙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5、以“走在前列”寓環境建設于社會經濟發展之中。環境與發展并不是魚與熊掌兩者不可兼得的關系,而是可以協調達到雙贏的。因此,要正確處理環境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要通過農業生態工程和工業合理布局,加強宏觀環境建設,大力開展生態恢復與生態培育工作,實現最大面積的綠色覆蓋,充分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力圖把環境污染解決在工業發展之前。要構建人地協調的高效農業生態系統。按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進行農業生態系統建設,繼續進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保持生物的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確立農田排放廢水的觀念,完善水利工程,嚴格灌排分開,實行無公害生產,走有機農業之路。在農業生產中,全面推行科學施肥,推廣無公害栽培技術,大力推廣施用有機肥、綠肥、沼肥。全面推行病蟲綜防,合理使用農藥,實行配方施肥,科學使用化肥,無害化處理農業廢棄物、人畜糞便,實施廢棄物資源化生態工程。減輕農田污染,逐步建成無公害農業,大力植樹造林,建設結構合理、標準較高的防護林體系,提高林木覆蓋率,保護好母親河,合理開發利用保護水資源,改善農業小氣候,增強抗災能力,保護有益生物資源,控制蟲鼠為害,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對非有機廢物,可通過工業生態工程,改進工藝,利用環境技術工程處理達標排放,因地制宜發展長沙觀光、休閑農業,達到提高生產率并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6、以“走在前列”完善保障措施。保障措施是生態農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扶持生態農業健康發展。生態農業建設,前提是自力更生,依靠現有人力、財力、物力,在合理配置上下功夫,齊頭并進。但是,生態農業建設屬于開發性活動,需要一定的啟動性投入“催化劑”。特別是母親河湘江的生態整治工程,農產品轉化增值的加工工程,資源的循環再生配套工程、高技術的生物生態適應性改選工程、農業生態環境的動態監測等,都需要給予必要的扶持。政府要從資金、土地、信貸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多管齊下,要增加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財政投入,建立生態農業推進組織,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環境管理,生態農業建設的投入,可同種類農業建設項目結合起來,統一部署,分頭實施,各自管理。還應制定各種優惠政策,鼓勵農民克服短期行為,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資源。加大對農民建設沼氣池、購置秸稈還田機械、測土配方施肥的財政補貼力度,引導農村金融機構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農戶和龍頭企業給予貸款支持。同時,要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出臺長沙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完善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體系,將生態農業建設納入法制軌道,以確保生態農業建設的嚴肅性和延續性。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強化執法人員的法制意識和服務意識,保障生態農業建設的相關法規和規章落在實處,為長沙生態農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易煉紅.踐行“六個走在前列”推進更好更快發展[N].長沙晚報,2013-07-31,(A1)

1]楊中柱.以六個走在前列推動長沙商貿流通業又好又快發展[J].江蘇,改革與開放,2014(1):16-18

3]李全勝.生態農業模式分析[J].北京,農業工程學報,2010(2):98-101

4]孫曉偉.論我國農村工業化過程中環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的路徑選擇[J].湖南,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2):225-229

5]尹麗輝等.重視環境保護發展現代農業[J].湖南,農業論壇,2012(2):20-22

    作者簡介:楊中柱,(1962.6--),男,湖南望城人,本科文化,長沙市望城區農業局工作,研究方向:農業經濟及企業管理。系長沙市社會科學優秀人才,中國中青年財務成本研究會理事,中國市場學會會員,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會員,中國技術經濟研究會高級會員,中國生產力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商業經濟學會會員,湖南省行為科學學會常務理事,現已在《經濟日報》、《中華合作時報》、《中國縣域經濟報》、《中國農業會計》、《高校社科信息》、《中國技術經濟科學》、《商業經濟研究》、《中國合作經濟》、《中國糧食經濟》、《云南財經大學學報》、《山東財政學院學報》、《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中國農村科技》等全國31個省市的國家級,省級專業刊物以及大專院校的學報上發表論文127篇,70多萬字,10多篇論文榮獲全國優秀論文大獎賽和優秀成果評審一、二、三等獎,曾應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中國會計學會、中國中青年財務成本研究會、中國商業經濟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等的邀請20多次參加在上海財經大學、天津商學院、首都經貿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地召開的全國性學術研討會等。

    來源:第二屆“隆平國際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 | 色窝窝AV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拍国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 久久只有国产精品 | 一级a爱片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