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大吹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軍號角,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今后五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農村成為最需要補齊的那塊短板。必須把建設循環農業放在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的突出位置,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推動現代農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循環農業是破解當前農業發展難題的有效舉措。當前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依然滯后,相對于工業和服務業,農業仍然“短腿”。農業區域布局與資源稟賦不盡匹配,糧、經、飼結構不合理,種養業結合不緊、循環不暢,生產、加工、流通、消費融合不夠。受農業生產成本“地板”和農產品價格“天花板”雙重擠壓,農業比較效益持續下降。農民從農業生產中的收入仍然不高。農業生產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逐步下降。這些問題的存在和發展,不依靠發展循環農業,就不能有效解決。
循環農業是促進農業現代轉型的助推器。農耕文明是中華文明基石,我國五千年傳統農業始終秉承協調和諧發展觀、趨時避害農時觀、辨土施肥地力觀、御欲尚儉節約觀、變廢為寶循環觀。轉型的關鍵時期,必須在汲取傳統農業精華和借鑒國外經驗教訓基礎上,大力發展循環農業,運用高新技術、科學管理、現代裝備等改造傳統農業,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循環農業是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農村全面小康建設,不是單一的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而是包括農村基礎設施在內的全面建設,包括生態文明和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循環農業,不僅是農業發展理念的創新,也是相關政策、制度、技術的創新,將為農業發展提供新動力、拓展新空間,有利于延伸產業鏈和價值鏈,有利于促進種養加銷一體化,使生產生活生態協調起來。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把調結構放到了首位,提出要調整農業供給側結構,要高度重視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循環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正好與此相吻合。
筆者以為,運用循環農業發展來補齊農村小康建設這塊短板,應該重點把握好以下幾點:
第一,要進一步完善循環農業發展的制度框架。當前國家層面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先后出臺了《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制度,實行良種、農機具、農資、節水灌溉等補貼等等。但地方性有關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農村可再生能源利用、農村土地流轉、水資源保護管理、循環農業設施建設及其支持獎勵服務等方面的制度還需不斷完善和加強。特別是市縣相關實施辦法,要細化,可操作。
第二,要進一步強化規劃引導。循環農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沒有做好超前的科學規劃,會引起諸多問題。目前全國有關循環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已分項做出,各地也正在認真制定和細化“十三五”規劃。在這一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資源稟賦、不同的氣候特性、不同的種植習慣和主要產品類型,分別規劃好循環農業的發展布局,包括區域總體布局和園區布局,制定好循環農業發展綱要,選擇好適合當地條件的發展模式。
第三,堅持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優化調整種養結構,擴大當地優勢農產品產量,提升品質,提高市場影響力和占有份額,形成規模效益,為發展循環農業提供第一級原料基礎。同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發展糧改飼和種養結合型循環農業。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業,借力“互聯網+”,開發農業多種功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作為一個區域,要圍繞主導農業產業調結構,圍繞主要產品發展循環農業,形成區域特色;圍繞減量優先調整結構,推進農業清潔生產;結合旅游資源調結構,促進資源永續利用和綜合效益的提高。
第四,推進農業資源養護,促進農業生態建設。循環農業離不開生態建設。要深入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農業和農村生態環境。推廣節水農業技術,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用水利用率,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改進施肥方式,鼓勵使用有機肥、生物肥料和種植綠肥,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和先進施藥機械,降低農業裝備耗能,因地制宜發展沼氣工程,大力推廣清潔能源。
第五,實施技術推動和典型示范。循環農業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除依靠制度保障外,技術推動和典型帶動十分重要。各地要重點扶持帶動力強的企業和園區,建設一批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等參與建設,及時總結宣傳推介好做法、好經驗。
(作者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鐘祥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鐘祥市社會科學工作者協會主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北省社會科學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