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趙鵬:加強農田土壤污染防治保障農產品源頭安全

[ 作者:趙鵬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30 錄入:王惠敏 ]

前不久結束的全國兩會上,食品安全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完善食品安全法規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標準,強化源頭治理。

當前,土壤重金屬污染最受社會關注。據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數據,全國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為鎘、鎳、銅、砷、汞、鉛、滴滴涕和多環芳烴。據不完全調查,全國受污染的耕地面積約有1.5億畝,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

“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本”。土壤是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它不僅為作物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而且還是作物各種必需營養元素的主要來源。土壤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性極大,它不僅直接導致糧食減產,而且通過食用生長在農業土地上的植物及其產品會影響人體健康。我省的“十三五”規劃中,特別強調要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力度。

深刻認識土壤污染的影響

何為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通過不同的途徑輸入土壤環境中,其數量和速度超過了土壤的凈化能力,從而使污染物在土壤中不斷累積,土壤的生態平衡受到破壞,正常功能失調,導致土壤環境質量下降,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作物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隨之下降,并產生一定的環境效應(對水體或大氣發生次污染),最終將危及人體健康以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現象。

土壤污染具有以下特點:漸進性和隱蔽性。從遭受污染到產生惡果有相當長的逐步積累過程,不像大氣和水體污染那樣易被人察覺。不可逆性。污染物進入土壤環境后,便與復雜的土壤組成物質發生一系列遷移轉化作用。因而,土壤一旦遭受污染,很難恢復。后果的嚴重性。有害物質長期在土壤中存留,不但危害作物的生長,而且還會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危害人體健康。

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三類:一是工業污染源。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氣、廢水與廢渣及交通運輸工具在工作過程中排出的有害物質,經過各種途徑遷移轉化,最后有很大一部分進入土壤。二是農業污染源。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肥料、地膜以及畜禽糞便的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污染。三是生活污染源。由城市生活所產生的污水、垃圾、污泥所造成的土壤污染。

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有機污染物中有化學農藥、酚、苯、多氯聯苯、多環芳烴、石油類及其他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中有重金屬元素、氟化物、砷、硒、硼及其他污染物。另外,還有放射性元素和病原微生物、抗生素和激素對土壤的污染。

目前,河南省的土壤環境質量如何呢?據權威部門的介紹,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整體安全穩定,但局部地區土壤污染狀況不容樂觀,部分地區鎘、釩、鉛等無機污染物點位超標率較高。

從污染分布情況看,重金屬污染分布西部高于東部,北部高于南部,工礦業高于農業,大城市高于小城市,有機污染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南部的農業生產區。

全省18個省轄市除濮陽外,其他各市調查點均有污染物超標現象。其中,焦作、洛陽、三門峽、鶴壁、濟源等5市土壤環境質量相對較差,土壤環境保護形勢相對較為嚴峻。

切實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如何預防土壤污染呢?一是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國家的有關標準,加強保護土壤環境質量的宣傳,增強全民生態環境意識與參與意識,從源頭抓起,控制污染源,發展清潔生產工藝,減少和消除工業“三廢”排放。緊緊圍繞“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的工作主線,大力推進化肥減量提效、農藥減量控害,落實《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積極探索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二是建立土壤污染檢測和預警系統。定期對土壤環境質量進行檢測,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三是加強科學研究,攻克土壤污染防治的技術難題,并著手開展土壤修復示范。

綜合國內外研究進展,我們應該重點在以下四個方面開展研究:(一)耕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和預警平臺建設。評估我省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風險的等級和程度,評價主要農產品的健康安全風險,構建耕地土壤污染與農產品安全預警平臺,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及其預警提供決策和技術依據;(二)化肥、農藥、地膜等農用化學品減量安全施用技術規程。以土壤環境保護和農產品安全為目標,以農用化學品減量增效為核心,制定主要農作物農用化學品安全科學施用技術規程。(三)畜禽廢棄物農田安全利用技術。以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為目標,以構建種養平衡、農牧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為理念,開展畜禽廢棄物農田施用對土壤環境和作物安全的影響研究,構建畜禽廢棄物農田安全利用技術體系。(四)耕地土壤污染修復及安全利用技術體系。以耕地土壤環境保護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以耕地土壤污染分區定級為依據,以農藝措施調控為核心,對土壤改良劑研發、農作物抗(耐)污染品種篩選、超富集植物篩選和引種、種植模式優化等耕地土壤污染修復及安全利用技術進行組裝集成,建立試驗點、核心實驗區和示范推廣區,開展大面積推廣和應用。

目前,農田土壤污染修復的技術主要有:

工程措施。土壤污染的工程修復主要包括客土、換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客土法和換土法在日本已經取得比較成功的經驗。修復治理的工程費為30萬美元/hm2,耗資巨大。在耕地資源緊缺的地方,推廣有很大局限性。土壤淋洗。土壤淋洗技術是通過淋洗液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屬轉移到液相中,從而達到去除重金屬的目的。在工業場地土壤污染的治理中有應用實例,但在農田土壤污染修復中很難應用。電熱修復。電熱修復原理是向汞污染土壤通入熱蒸汽或用低頻加熱的方法,促使其從土壤中揮發并回收再處理。方法工藝簡單,對于土壤中具有揮發性的污染物,如汞和有機污染物,熱處理法可將其有效地從土壤中清除。但該方法能耗大,操作費用高,且易使土壤有機質、土壤水和土壤肥力遭到破壞,實踐推廣應用也受到很大限制。微生物修復。微生物修復技術具有修復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簡單等優點,因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同時微生物修復的專一性強,其活性與溫度、水分、氧氣、pH值等土壤環境條件緊密相關,但該技術也僅僅通過改變土壤中重金屬形態來降低重金屬的有效性,往往需要與植物修復等其他方法配合施用效果較好,開發應用仍不成熟。植物修復。到目前為止,植物修復是唯一能夠減少土壤中重金屬含量的一種成本低廉、對環境友好的方法,其優勢是人們有目共睹的。植物修復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是篩選和培育對重金屬具有超常規吸收和富集能力的植物,種植在污染的土壤上,通過植物把土壤中的污染物吸收起來,再將收獲植物中的重金屬元素加以回收利用,達到消除污染的目的。二是選育農作物抗性品種,阻斷土壤污染物進入食物鏈,實現對污染土地的安全使用,規避土壤污染物風險,也是長遠而有效地治理和利用被污染土壤資源的一條重要途徑。化學修復。化學修復是利用一些改良劑,與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屬發生化學反應,如改變土壤的pH值、陽離子代換量等理化性質,經氧化還原、沉淀、吸附、絡合、螯合、抑制和拮抗等作用來鈍化土壤中的重金屬,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屬活性,達到污染治理和修復的目的。化學修復作為一種原位修復技術,簡單有效、成本低廉,見效快,能夠用于大面積的污染農田,且易于實施,特別是對于重金屬輕度污染的土壤,修復效果明顯,并得到廣泛應用。

比較上述六種修復技術,適用我省農田土壤修復的技術為植物修復、化學修復。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的日益重視,我省針對土壤污染的控制與修復會取得更多的成效和進步。 

(作者系河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河南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手机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十页 | 午夜福利亚洲国产不卡顿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 |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