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汪春陽:用精準監督護航精準扶貧

[ 作者:汪春陽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5-20 錄入:實習編輯 ]

近日,湖南省洪江市紀委通報了一起騙取中央財政資金的典型違紀案件。市財政局農業股原股長易飛來、原市農民素質教育辦主任肖和根,伙同市財政局農業股干部張曉風、市工商局干部易云顯以“安江早香柚”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的名義,騙取中央專項扶持資金50萬元。4人私分26.2萬元。(5月18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財政扶貧資金是困難群眾的救命錢、全面脫貧的保障金。但是,在洪江市4位干部眼里,扶貧項目被當做發財的“機會”,企圖瞞天過海,騙取資金。雖然最終受到了懲罰,但是已經對人民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因此,確保扶貧資金用準、用好、用到位,不僅需要“精準問責”,更須要“精準監督”。

監督制度要精準。鄧小平同志曾經尖銳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但是,目前我們的扶貧監督制度并不健全,還存在不少“蟻穴”,資金使用更多依靠領導干部自覺性,扶貧資金難免淪為“唐僧肉”。拿此次通報案件來說,按照規定,農業技術推廣項目資料的審核、項目的驗收應該由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審核簽批。但實際上,負責審核簽批的領導未經實地核查就簽字蓋章,這才給違紀人員可乘之機。

監督對象要精準。無論扶貧如何精準,無論扶貧項目如何科學可行,最終都要落實到扶貧實施者身上。主要是上級扶貧派駐機構和鄉鎮、村級等基層領導干部。扶貧進度如何,效果怎么樣,他們不會不知道。因此,他們是要監督的“關鍵少數”。抓住“關鍵少數”,就相當于抓住了“七寸”。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對“關鍵少數”抓早抓小、抓嚴抓實,才能保證扶貧資金的“最后一公里”暢通無阻。

監督主體要精準。如今,很對腐敗案件是由巡視組巡視過程中發現。但是,面對那么多的貧困地區、那么多的貧困項目和資金,巡視組有時候恐怕也難以面面俱到。其實,精準扶貧“扶”的貧困地區農民,資金有沒有發揮作用,他們最清楚、最有發言權。按理說,他們才是精準監督的主體。然而,有些農民或囿于視野、觀念習慣,或畏懼權利,導致監督意識不高。使得一些扶貧腐敗分子有恃無恐。

要實現精準監督,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具體來說,在監督制度方面,要完善和落實扶貧資金的公開公示制度,形式上要充分利用公開欄、媒體、網絡等信息傳播平臺,內容上要把公示范圍細化到“類、款、項、目”,用陽光“殺菌消毒”;監督對象方面,要對基層扶貧實施人員加強思想教育,提高責任感和事業心,增強拒腐能力;監督主體方面,要暢通群眾舉報渠道,比如電話、網絡、微信等,充分發動群眾檢舉、揭發種種貪污、挪用、侵占扶貧資金的行為。形成“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局面。

作者單位:四川綿陽平武龍安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最新精品视频精久久综合 |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 日本色道亚洲精品 | 五月六月婷婷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