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資源集聚農民自身很難實現三農協調發展——“主糧三農向何處去”大討論“資本與農業”
導讀:2016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必須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文件指出,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厚植農業農村發展優勢,加大創新驅動力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持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互促共進,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培育發展新動力,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如何優化要素配置?
如何實現一號文件的工業反哺農業?
“五大發展理念”的國策在“三農”落地,一號文件的“工業反哺農業”可靠實現,都必須改變對“工商資本”的偏見。
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抓手”理念,“工業反哺農業”的基本國策,現在最需要的是找到可操作、可執行的“抓手”。“工業反哺農業”的可靠落地和有效執行,必須糾正農業政策理論上對“工商資本”的偏見,必須用更加辨證的哲學發展觀和法治觀,對“工商資本”進入農業和農村推動“新三農”發展進行科學認識和法規前置的理論突破。
正文:“加大創新改革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國策,一直是國家對“三農”政策落地的基本要求,而實事求是客觀分析我國“三農”現狀,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農村資源匱乏、農民弱勢弱能、農業低水平種植......沒有資源集聚,靠農民和農村的自身資源,很難實現“三農”協調發展。
循著問題導向的思路,透視一下“三農”的資源現狀:
一、農村中的優秀創造力和生產力要素都走了
幾十年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把農村的人才、錢財以及勤勞、苦干的文化傳承等優良生產力能動要素像抽血一樣都抽走了,糧食主產區農村的社會、經濟、人文和生態環境漸趨凋敝,有國家情懷、有社會責任感、有鄉村治理和農業產業化組織能力的正能量農民精英人才在現在的農村少之又少。
農民階層把他們最優秀生產力要素連同優良文化都貢獻給了城市化和現代化,多少優秀學子成為國家棟梁、多少技能民工成為建設大軍、多少青壯勞力舍家棄子擔當產業工人,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建設成就,是農村特別是糧食種植的廣大農村的不斷荒蕪、凋零和沒落為代價的。是以農民工犧牲了家庭團圓、長年離鄉離家留子在外苦干為代價的。
1.能人走了很多
我國農村培養出的優秀學子,大學、大專畢業后基本都留在了城市打拼,因為農村留不住人才;農村中的能人也在城市經濟高速發展中走向工業和商業,離開了農村;就連農村中能力強的婦女也都離鄉進城找工作去了,農村中長大的男孩女孩也大都進入城市打工,農村的能人和年輕人只有少數愿意種地。
2.純樸文化也流失了很多
留在農村的農民沒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農村的老人沒有安享兒孫共樂的幸福晚年,留在農村的兒童沒有豐富多彩的童年,甚至是缺少父母關愛的童年......
隨著農村中優秀人才和能人大都進城的,還有人脈、資金、鄉賢以及優良的鄉村純樸文化,留在農村的人對現代垃圾文化少有辨識,造成了農村優秀文化的嚴重流失。取而代之的是賭博文化、逐利文章和享樂攀比文化。
二、農村興旺繁榮的資源要素匱乏
縱觀我國農村現狀,試問現在的農村還有幾個小學?有幾個老師?試問現在的農村有幾個醫療機構?試問現在有多少大學生留在農村?試問有多少農業科技成果已經應用?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直面農村的最真實寫照,農民看病必須進城,無論大病小病;農民的孩子上學需要每天坐車到鎮里讀書;農民的孩子考上大學基本都進入大城市打拼,不愿意留在只有“三畝”田地的農村......
處在社會最底層的的主糧農村,房子和土地都缺少生機與活力。新鮮的空氣、大面積的天然山水等資源大都被擱置甚至污染、碎片化、不合理利用……
大部份主糧農村,現在只有被過度掠奪性種植的耕地、周邊的自然山水和剩在農村的農民,缺少教育、缺少醫療、缺少文化、缺少資金、更缺少人氣。
三、我國現有主糧體制制約了農業的前進步伐
由于現代化種植的影響、現代化覆蓋不了的尷尬,大概有1/3甚至更多的耕地承包農戶不親自種地了,農業種植模式正在改變。
1.土地短期流轉的體制弊端
現行的土地流轉經營模式并非是長期不變的,現行種田大戶大都是一年一簽一收租金的土地短期流轉,由于糧價下跌,今年種植結構調整,國家取消了玉米國儲收購政策并執行“完全市場價格+國家政策補貼”的收糧新政后,這種方式的土地流轉最終對出租土地的承包農戶來講,不但沒有保障而且又面臨進一步隆低租金或自己重新再種地都很難選擇的無奈,對種糧大戶來講,種一年看一年,沒有可能長期謀劃,國家補貼政策雖強調給實際種地的組織或大戶,但也會在土地出租行情上通過價格搏奕在出租與承租間扯平。保護實際種植者收益的政策基本落空。
官方報告中五億畝左右的主糧農田流轉本質上并非穩定,除少數長期合約外。絕大多數基本上是均為短期的市場化出租,當年收益流轉,所形成的經營模式也是不穩定的組織結構。
2.現行土地經營模式弊端
經營土地的模式無論是是一人一地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還是一些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等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并未形成農戶間的聯結機制,且選擇自己種地的更沒有以環保為標準的精細化經營,科技應用不深入、不徹底,致使農業生產仍然是處于較低的繼續掠奪水平,很難應用前沿科技進行改進,一直呈現為不易改變的老套大農化種植方法,機械化程度低、智能化水平更低,顯然這是與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相脫節的。因此也很少有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業。
且最突出的是土地面源污染問題,近十年的農民合作社已經被證實了是沒有組織化手段可以有效解決的這些問題的。
面壁十年圖破壁,主糧種植體制必須重新審視和思考......
3.農民合作社體制局限性
十年的農民合作社經營體制,事實證明不能推動“三農”的根本性進步。
農民合作社是我國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的自愿性互助經濟組織,已存在近十年。十年已經證實了農民合作社和“適度規模”經營模式沒有一體化經營的組織機制;沒有土地與其它重要生產力要素的利益聯結機制;沒有專業化、組織化、系統化的強大組織管理體系;沒有高素質專業人才的指引;沒有資源匯聚、價值疊加的全產業鏈增值共贏商業模式;沒有“從產品經營向資本經營跨越”的經營理念和創造能力;因此也就沒有參與國際糧食市場競爭話語權的跨國經營實力。糧價下跌導致農民種地積極性下降,均說明依靠農民自身是很難實現科技進步、創造幸福的“三農”協調發展的。農民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等的“適度規模”經營模式, 富不了農民,救不了生態,強不了國家,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的前進步伐,不適合繼續主導中國農業發展路徑和發展方向。
四、體制機制創新,實現農村外圍資源進入
主糧農業體制機制,修修補補已經不能更好解決問題,依靠農民自身很難實現“三農”協調發展。體制創新,必須突破,工業反哺農業,實現農村外圍資源的進入,迫在眉睫。
5月23—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強調指出: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口,既是爬坡過坎的攻堅期,也是大有作為的窗口期。只有橫下一條心,扎扎實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產業結構層次才能出現一個大的躍升,社會生產力水平才能出現一個大的躍升。如果在政策上左顧右盼,在工作上淺嘗輒止,就會貽誤時機” 。“轉方式調結構是苦干出來的,而不是硬等出來的。要把理念轉化為行動,全力打好攻堅戰” 。“黑龍江是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區,要統籌抓好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用規模經營提升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
習近平總書記也寄語黑龍江省委省政府:要深入改進作風,在學習上下一番真功夫、實功夫、苦功夫,通過解放思想增強機遇意識、人才意識、效率意識、拼搏意識、創新意識。
創聯新農業智庫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多元化推進“三農”改革、強調“緊要關口”,強調“攻堅期、窗口期”。強調“只有橫下一條心,扎扎實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出現大的躍升。”都是鼓勵我們放開思想,大膽改革。干出來而不是等出來。否則,“就會貽誤時機。”
創聯新農業智庫認為:面對中國農業亟待轉型升級的時代焦點, 頂層設計需要站在更高的戰略層面上,更理性、更高遠地去審時度勢。向主糧農村集聚資源,將工業反哺農業落到實處。摒棄單純經營農產品的傳統思維,從分散的單純農產品經營向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的農業產業經營跨越,再從農業產業經營向更高層次的農業資本經營跨越,并且在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型發展的同時,推動農村社會文化的再繁榮和農民群體與其他先進生產力要素的融合。一定符合主糧“三農”的創新改革方向。也一定是符合習近平總書記的講的“因地制宜推進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用規模經營提升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的有益探索。
單靠農民自身的力量去改變“三農”現狀、去實現“協調”發展,是空談。
作者系創聯新農業智庫創始人,首席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創聯新農業智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