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質的飛躍,但也面臨諸多嚴峻的挑戰,特別是農業資源過度開發,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等一系列問題需高度重視。在我國農業資源環境已經亮起了紅燈的大背景下,要把資源環境惡化勢頭壓下來,讓透支的資源環境得到休養生息,同時滿足居民對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需求,就必須端好生態“飯碗”,大力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生態友好型農業是一種比較寬泛的農業生產體系概念,其核心內涵是遵循生態規律,運用生態環保型農業生產技術,注重農業資源集約使用、環境污染有效防治和農業生態系統保護,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居民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已逐漸“熱”起來。對此很多人都有直觀的感受。比如,走進超市就會發現,現在有機蔬菜、有機糧等綠色產品的專柜越來越多了,很多品牌農產品都把無農藥、有機肥作為宣傳賣點。又如,一些農業基地的溫室中,通過采用滴灌和噴灌的水肥一體化工程,生物天敵和物理防控病蟲害、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措施,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和產量的同時,大幅減少了水、肥和農藥的使用。
然而還要看到,目前生態友好型農業尚未成為主導的農業發展模式,甚至還面臨諸多困境。如,缺少勞動力、成本高、收益不穩定等現實因素影響了農民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的積極性;現有政策體系對農戶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的激勵不足等。“十三五”時期,大力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尚需多輪驅動,多策并舉。
首先,引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提高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能力。規模化是高效生態農業的前提,否則就難以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高效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經濟效益也就不可能提高。目前,農業經營主體日趨多元化,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大量出現,為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不少地方的種養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初步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模式。這方面的成功實踐充分說明,應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等主體力量,示范帶動生態友好型農業大面積推廣應用。
其次,完善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導農戶轉變生產方式。一方面,完善和嚴格落實農業資源環境領域的法律法規,形成對農業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行為的有效規制;另一方面,建立農業生態補償制度,讓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個人和組織嘗到“甜頭”。
再次,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與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緊密相連,僅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必須多管齊下,綜合治理。要通過實施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農業清潔生產技術的示范推廣、農產品和食品市場的監管等一系列措施,把過量使用的農業投入品盡快減下來,把超過農業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生產切實退出來,把農業廢棄物轉化成為資源和財富,把土壤改良好,把受損的生態環境逐步修復治理好,把耕地、水資源等農業發展的根基和命脈堅決保住。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