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兵:重喚鄉賢文化構建美麗鄉村

[ 作者:張兵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1-18 錄入:王惠敏 ]

在傳統中國的鄉土社會,有一類特殊的群體。他們詩禮傳家,名重一方;文化上出類拔萃,禮治上化民易俗;為官則造福一方,為民則垂范鄉里。他們有一個特別的稱謂——鄉紳,或者更確切的說法就是本期的主題——鄉賢。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鄉賢更是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而且不斷自我進化。像屠呦呦那樣造福全人類的杰出人物,超越了鄉賢的意義,我們或許可以稱作國士——心系蒼生,為國為民。

新時代,我們懷揣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激情,要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要實施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要解決農村復雜問題,正是發揮鄉賢(國士)為人師表模范帶頭作用的關鍵時刻。

鄉賢,是一種文化的印記,是一個時代的感召,更是一腔有理想的先鋒。

重喚鄉賢文化 構建美麗鄉村

“承載所有炎黃子孫美麗鄉愁的基本載體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鄉村,”2016年12月18日,第二屆鄉賢論壇上,論壇主辦方、湖北省村鎮建設協會理事長王偉華說,“而建設自治、自生、自然、自律的美麗鄉村靠人,尤其是當地或從當地走出去有德、有才、有威望的鄉賢。”

為期兩天的論壇在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開幕。主論壇上,14名國內知名的鄉建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基層鄉賢代表,分別圍繞鄉村文明、鄉賢文化、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鄉村產業運營等議題發表主題演講,論壇還舉辦了鄉村創業大賽路演活動和鄉村建設資源對接會,搭建對接鄉賢的平臺。

鄉賢文化是什么? 新鄉賢是種什么樣的力量?鄉村建設如何進行?

新鄉賢

“鄉賢文化貼近鄉愁,貫徹著愛國愛鄉、見賢思齊、承德向上的理念。”論壇上,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郭忠談說,“‘舉鄉賢,學鄉賢,頌鄉賢’,挖掘傳承歷代鄉賢的精神,用他們的一言一行,垂范鄉里。”

“鄉賢”一詞,《漢語大詞典》的解釋是:“鄉里中德行高尚的人。”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里,一些在鄉村社會建設、風習教化、鄉里公共事務等中貢獻力量的鄉紳或鄉賢之士,也都被稱為“鄉賢”,由此而形成了悠久的鄉賢文化。

鄉賢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在鄉村的一種表現形式。在我國傳統社會,鄉賢在促進宗族自治、民風淳化、倫理維系以及鄉土認同等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宗族關系解體的現代社會,結合時代需要建構新鄉賢文化,對于推動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新鄉賢大多數是離土離鄉、已經城市化的人群,他們來到鄉村,要么是回報故鄉以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要么是享受鄉村獨有的生活環境、頤養天年。

從文化主體上說,新鄉賢可以分為三類:從鄉村走出去、現已退休的黨政干部和教師中,不少人很有熱情和擔當,他們的經濟基礎較為穩固、社會關系較為廣泛,成為現實或潛在的鄉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及之后出生的人,有很多在改革開放中進入城市,其中一些人看到鄉村發展的機會而回鄉創業,他們是具有開創能力的鄉賢;除此之外,為人正直公道、有公共服務精神的村民,以及其他具備一定資質的社會志愿者,也可以成為新鄉賢群體的一部分。

這三類是“在場”的新鄉賢,還有一種是“不在場”的新鄉賢,他們可能人不在當地,但通過各種方式關心和支持家鄉發展,其思想觀念、知識和財富都能影響家鄉。

“四位一體”鄉建模式

今天的鄉村建設如何做?王偉華有自己的見解:從文化的角度看鄉村,中國的傳統鄉村是中華文化的根。中國文化的根就是鄉村,中華文化的根就是鄉村。從社會的角度看鄉村,中國的傳統鄉村是熟人社會。熟人社會里面有一個重大的概念,就是“鄉賢引領”。美麗鄉村建設,產業發展是第一要義。

王偉華說,鄉賢是打開鄉村的鑰匙,產業是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抓手,生態是“美麗鄉村建設”基本的保證,文化是鄉村持續發展不斷的源泉,總結為“群眾為本,產業為要,生態為基,文化為魂”的“四位一體”鄉建模式。“群眾為本”,強調鄉賢帶動,集體結合;“產業為要”,強調精準定位,三產融合;“生態為基”強調綠色自然,配套完善;“文化為魂”強調鄉教支撐,傳統回歸。“一體”強調“鮮活”的新鄉村生命體。

王偉華認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操作切入點就是“鄉賢引領”,“四位一體”的原點是鄉賢帶動。有德、有才、有威的鄉賢回到家鄉,帶領群眾開始“美麗鄉村建設”。

作為分論壇的主要內容,鄉村合伙人創業大賽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路演賽事,各參賽團隊都屬于在鄉村領域實踐項目的創業創新,旨在致力于幫助各種社會力量和社會團體與鄉村對接,從而實現資源互補、合作共贏,讓情懷生根、讓鄉愁落地。經過綜合評定考核,“鄉村合伙人”創業大賽組委會最終確定10個鄉村創業項目入選。

產業要準確

“中國古代就有告老還鄉的傳統。這種傳統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會更強,也更需要。”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鄉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張孝德說。

鄉村旅游策劃師、遠方網創始人陳長春認為,城市人來農村,消費的是鄉村氣息。燦爛的星空、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都可能成為消費點。鄉村經營者所要做的,就是把城市人心中關于鄉村真善美的向往挖掘出來,然后呈現給他們,這樣就可以把鄉村做成“奢侈品”。

“生態產品,文化消費,心靈消費,是未來中產階層最奢侈的消費品。”從經濟學角度,張孝德解釋說,在鄉村以很低的成本可以得到這一切,這對中產階層具有很大吸引力。

“我們理解‘美麗鄉村建設’是中國鄉村社會體系的復興,也等于生態文明的建設,也等于中華文化的復興。我們要用社會結構性的力量實現鄉村體系性的復興。”王偉華說。

政府、社會資源、村民和市場如何發揮各自的作用?王偉華的感受是,協同的角色,政府要當好教育者,社會資源當好陪練,村民當好運動員,市場才是我們的裁判,這一場“球賽”往往踢不下去的原因是我們“運動員”沒有了,我們村民沒有了。

在荊楚大地,新鄉賢正不斷涌現——襄陽市襄城區姚庵村書記徐中國,放棄電信局“鐵飯碗”,不到三年時間,把一個原負債200多萬元的山地農村打造成了“都市后花園”;十堰市鄖西縣坎子山村書記魏登殿,扎根深山40多年,推動村里產業成功轉型升級,累計為村民增收150萬元;咸寧市通山縣江源村鄉賢王定釗,從2005年開始,發動村民保護家鄉古村落、發展鄉村旅游,已成為湖北省古民居保護的示范型模式。

“鄉建不僅是錢的問題,更是人的問題;鄉建不僅是解決美的問題,更是解決富的問題,”王偉華說,“沒有致富的抓手,如何團結群眾?如何解決群眾切實需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少妇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一本香蕉大道在中文热线播放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 | 久久96固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