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韓喜平等:美麗鄉村建設的定位、誤區及推進思路

[ 作者:韓喜平?孫賀?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1-25 錄入:吳玲香 ]

2013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努力建設美麗鄉村”的戰略布局。三年來,從國家到地方,大量資金、人力和物力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也應看到,無論是在認識上還是實踐上,美麗鄉村建設尚存在若干問題和誤區,影響了美麗鄉村建設的質量和進程。因此,需要對美麗鄉村建設進行科學定位,理順美麗鄉村建設的邏輯和思路。

美麗鄉村建設的戰略定位

目前,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定位上存在混亂和模糊,主要源于認識視域上“廣義”與“狹義”的差異。從美麗鄉村的生成背景和政治邏輯看,至少應從以下兩方面對美麗鄉村建設進行戰略定位。

01把美麗鄉村建設定位于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布局之下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黨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決策,并將其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作為指導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總體思想和實踐指南。2013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努力建設美麗鄉村”的戰略舉措。從政策出臺的時間看,美麗鄉村建設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貫徹和落實,美麗鄉村的建設過程同步表現為生態文明的實現過程。生態文明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理論源頭,引導美麗鄉村建設的內容和方向。因此,建設美麗鄉村,必須把生態文明理念和思維融入建設實踐中,把農村生態和環境改善納入美麗鄉村建設框架內。

02把美麗鄉村建設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框架內進行定位

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目標體系》中提出產業發展、生活舒適、民生和諧、文化傳承、支撐保障等五大指標體系,共涵蓋20個指標內容,不僅把新農村建設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生”五大原則涵蓋在內,而且還對此進行了細化和改進。由此可以看出,美麗鄉村建設與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脈相承的關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美麗鄉村建設戰略的基礎框架,美麗鄉村建設是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一步深化和提升。

綜合看,美麗鄉村建設不是僅從人與自然的維度進行定位,把美麗鄉村看成是農村生態系統、農村環境系統相結合的復合生態環境系統;也不是僅從人與社會關系維度進行定位,把美麗鄉村建設看成是鄉村發展、農業增產和農民富裕;而是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整體維度進行定位。美麗鄉村不僅指農村的生態和環境“美麗”,而且包括農村場域內人、社會、文化、經濟等方面的“美麗”。美麗鄉村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體,二者統一于美麗鄉村建設進程中。

美麗鄉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01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模式問題

將成功的經驗和做法上升到理論高度,并以模式的形式呈現出來供借鑒和參考,是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途徑。2014年,農業部提出“產業發展型、生態保護型、城郊集約型、社會綜治型、文化傳承型、漁業開發型、草原牧場型、環境整治型、休閑旅游型和高效農業型”等美麗鄉村十大創建模式,這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有效的樣本支撐。雖然“模式”對于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實踐過程中,由于認識上的誤區,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反而延緩美麗鄉村建設進程、降低美麗鄉村建設質量。如,違背“模式”的生成規律,揠苗助長式地任意創建模式,致使美麗鄉村建設模式以同質化狀態遍地開花。問題的根源在于,基層政府對于“模式”運行本質和機制認識不足。

模式是集特殊性與普遍性于一體的,具有抽象性、代表性、可復制性和借鑒性等特征,是關于方法、經驗的高度概括和提煉?!澳J健眮碓从谔厥庑圆⒃⒂谔厥庑灾校裱瓘奶厥庑缘狡毡樾栽俚教厥庑缘倪\行機制。因此,“模式”必須與當地的具體情況相結合,才能更好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02美麗鄉村建設中的試點問題

美麗鄉村建設是新興事物,缺乏足夠的可借鑒的經驗,很多地方需要摸索,通過試點等途徑探索可行的發展路徑。從農業部公布的首批全國性1100個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開始,全國各省市陸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試點已成為當前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在試點過程中,存在一些認識問題有待厘清:

一是試點的周期問題。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全國性戰略,試點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因而試點周期不宜過長。

二是試點樣本的代表性問題。美麗鄉村建設要覆蓋全國農村地區,所以其試點樣本必須具有代表性,不應直接指派或是依托項目、規劃等變相指定。

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思路

01堅持系統性思維和頂層設計理念,把美麗鄉村建設納入農村社會建設的整體框架

從農業部發布的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可知,美麗鄉村建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發展性,蘊含現代農村建設的標準和理念。當前,我國農村發展現狀與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須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系統的戰略工程逐步推進,既要注重美麗鄉村建設的階段性,也要看到其長期性和艱巨性。

一方面,堅持系統的思維和方法,把美麗鄉村建設融入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建設的全過程,從農民、農業和農村三位一體的戰略高度整體推進;另一方面,立足長遠,做好美麗鄉村建設的頂層設計。

宏觀方面,運用技術路線圖等現代工具,制定集全國、地區、省市于一體的美麗鄉村建設時間表和路線圖,明確美麗鄉村建設的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目標,整體把握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進程和路徑;微觀方面,進一步完善項目帶動、規劃推進等審批機制,改善美麗鄉村建設的運行機制,在實踐中探索構建一套運行高效、約束有力的美麗鄉村建設制度。

02統籌兼顧試點先行與全面推進的邏輯關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由點到面轉換

從方法論看,試點先行與全面推進是辯證統一的關系。試點先行是全面推進的基礎和前提,全面推進是對試點先行的擴展和檢驗。從試點先行到全面推進的思路看,有兩條可實現的路徑:

一是漸進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遵循由點及線而后面的順序邏輯,在實踐上堅持打造“精品”,并使試點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常態”和“慣性”。其優點是減輕了地方的行政、資金等壓力,缺點是過于注重美麗鄉村建設的優先順序,而這種按照時間順序推進的方式會損害大部分農民的利益。

二是由點到面直接轉換,強調美麗鄉村建設的協同推進,注重讓美麗鄉村建設的福祉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到全體農民。顯然,這符合試點先行與全面推進的邏輯關系。對此,需要動態跟蹤和觀察試點建設進程,及時總結試點樣本的經驗和教訓,客觀論證試點建設成果,科學提煉試點建設經驗。

03理順政府與農民的行為邊界,逐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內生型轉變

政府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推動者,也是相關政策和資金的重要提供者,但這不等于政府可以完全替代農民建設美麗鄉村。理論上,政府與農民之間存在一條嚴格的界限,這條界限決定了政府與農民的行為邊界。

在美麗鄉村建設初期階段,農民參與建設面臨要素短缺、能力不足等問題,所以可適當壓縮農民的行為邊界,擴大政府的作用;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政府的行為邊界應呈現漸進式壓縮趨勢,農民的主體地位應逐漸提高,即由外生型走向內生型。當然,美麗鄉村建設的內生型道路是在不斷“還農民建設美麗鄉村之權,賦美麗鄉村建設之能”的過程中演化博弈的結果。財政部發布的《關于發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作用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的通知》就是尊重和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調動農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積極性的重要舉措。

(聲明:本文摘自《經濟縱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農富通(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激情在线 | 五月丁香久久伊人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 综合福利久久一级免费 | 亚洲成α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