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李迎新等:農金機構如何立足縣域

[ 作者:李迎新?張峁?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226 更新時間:2017-03-17 錄入:19 ]

2017年,先是一號文件瞄準“三農”問題,又是兩會熱點關注,充分看出國家對于改善“三農”問題的決心,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已日漸凸顯。一號文件中重要一條是支持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立足縣域,加大服務“三農”力度,既體現出對農村經濟金融發展的高度關注,也為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發展提振了信心。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中的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以及村鎮銀行等縣域金融機構,是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覆蓋大型銀行業務盲區,業已成為農村金融資源配置的活力源泉。作為金融領域的“弱勢群體”,其憑借著決策鏈條短、服務細致周到等優勢,在弱肉強食的金融叢林中艱難前行。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生存困境

多年來,由于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特征,縣域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產業結構單一,加上農業自身高風險性,使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缺乏應有活力。調查顯示,縣域實體經濟與農村經濟組織普遍存在規模小、基礎差以及自身積累能力弱等特征,導致縣域實體經濟承貸基礎較弱,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發揮空間有限。另外,縣域生產經營主體資信水平不足,信用保護意識不強,又缺乏有效抵押擔保,使得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放貸更加謹慎。有縣域機構反映,目前提交申請貸款的客戶較多,但優質客戶較少,大部分客戶存在信用不良記錄。

隨著市場競爭壓力增加,大型銀行也將觸角深入農村,積極搶占農村金融市場。當有重大項目入駐縣域時,政府部門都會直接促成銀企對接,在洽談項目合作的同時,金融配套措施及時跟進,而縣域機構受自身資金實力限制,難以直接參與其中。利率市場化改革導致銀行機構全面競爭,中小銀行機構面臨大型銀行的前后夾擊,生存壓力堪憂,發展前景更趨艱難。受宏觀政策調控影響,雖然銀行機構資金成本持續回落,但由于農業經濟的天然弱質性,農村中小銀行信貸投放存在風險溢價,信貸產品議價能力劣勢明顯,普遍不具備競爭優勢。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受限約束較多,在產品設計和信貸投放上,自身權限不足,機動靈活性差,產品創新步伐緩慢。在業務組成上,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仍以傳統存貸款業務為主,加帶少部分同業業務和中間業務,盈利模式較為單一,而貸款投放規模和期限與農業生產周期匹配性較差,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從資金來源看,縣域存款市場已基本飽和,各金融機構爭取存款壓力較大,而受監管部門限制,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還不具備設計理財產品的資質和能力,在吸收公眾存款上有效方法不多,在市場競爭中明顯處于下風。

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銀行機構將面臨更多挑戰,業務增速下降和盈利增長乏力也將成為常態,以往兩位數的高增長已難以為繼。一方面,利率市場化會帶來銀行同業的利率競爭,從而壓縮銀行的存貸款利差,并進一步減少銀行資產負債業務的息差收入。另一方面,隨著央行進一步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大中小銀行存款利率的浮動策略差異可能會加大,從而加劇存款市場結構波動。而農村中小銀行在資產規模、利率管理人才、技術工具方面存在明顯差距,利率風險的識別和控制更為艱難,績效增長也將進一步放緩。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立足之策

達爾文說,“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銀行業發展規律亦當如此。常言道,“打鐵還需自身硬”,面對經濟金融結構調整,面對壓力和沖擊,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不能選擇逃避,更不能墨守成規,要敢于向困難挑戰,不斷加大創新力度,努力在新環境中找準自身定位和全新坐標。

金融機構不能浸淫在過去的思維模式中,要順應經濟結構轉型調整。一是俯身經營,精耕細作。要腳踏實地開展特色服務、精細服務和便民服務,積極有效進行信貸營銷,深度挖掘潛在客戶需求。二是調整信貸投向,助推產業轉型。要全面提高科技信貸、綠色信貸等新型信貸供給比重,全方位支持現代農業健康發展,實現銀行信貸結構和農村經濟結構“雙重”優化升級。三是降低融資成本,推動普惠金融發展。進一步簡化信貸流程,探索科學合理的貸款定價機制,努力緩解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貸款難和貸款貴問題。

與此同時,堅持金融服務創新,積極引領市場方向。一是增加科技服務含量。支持銀行與網絡、電信運營商開展高水平、深層次合作,將傳統銀行業務互聯網化,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服務。二是作體驗式服務。對客戶群體進行全方位實地調研,不斷下沉機構和網點,根據客戶需求,細分金融服務市場,提供精細化客戶體驗,開發針對性強的特色金融服務,并持續跟蹤。三是創新服務機制和提高服務效能。積極推動金融服務便利化,提高金融服務可獲得性,不斷優化“三農”、小微企業等弱勢群體的金融服務,實現城鄉金融服務一體化。

在利差逐漸收窄背景下,規模擴張發展已步履維艱,質量內涵式發展才是主旋律。一是大力發展非信貸業務。結合自身業務發展實際,逐步實現業務結構新型化和綜合化,參考借鑒國外銀行產品創新經驗,全方位探索開展財富管理、交易金融等新型產品種類,增加商業銀行業務品種和服務范圍。二是提高中間業務收入比重。中小銀行機構要通過提供基礎產品和增值服務,借助優勢產品研發和服務創新,大幅度提高中間業務收入。三是提高小微企業客戶和個人中高端客戶比例。

好的管理方式既有利于控制信貸風險,又可以提高經營效率。一是優化操作流程。嘗試構建“流程銀行”,通過業務模塊化、管理扁平化與運營集中化,提高內部運營效率,實現規模效益與成本節約,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競爭能力。二是強化資產負債管理。不斷創新信貸產品,增加銀行核心資本量,提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三是創新風險防控機制。引進科學風險計量方法,全面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強信用風險前瞻性管理,讓風險消化在萌芽階段。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2017-03-1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有码 | 日本日本乱码伦不卡视频 | 骚包在线-最新中文字幕 | 五月天综合缴情好婷婷网 | 免费h片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原创国产中文AV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天天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