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奢望”到享受
——關于縣域文化之一
改革開放前的“普貧”年代的鄉村,不僅經濟生活貧困,文化生活也貧困。筆者回想起幼小時在農村那段歲月的文化生活,記憶猶新的就是電影、川劇、花燈。村子里一年一次的院壩電影,還是縣電影隊來放映的;一年一次的川劇不僅是縣川劇團來演的,而且還只能跑到公社(現在的鄉)去看;再就是過年時看耍花燈,那是民間業余藝員演的。除此之外,就是媽媽的故事,親朋戚友的小人兒書(連環畫)。細細想來,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經濟、文化留在我們腦海中的印象,和這之前的印象,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鄉村文化屬于縣域文化范疇,它的巨變也體現了縣域文化的演繹軌跡。
一是重視性。改革開放前的三十年,嚴格來說,縣域文化就是一種政治文化。改革開放初、中期,強化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少地方忽視了對縣域文化的應有重視。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總體要求,縣域文化開始引起各級黨委政府較大程度的關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又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各級黨委政府對縣域文化的重視又上了一個新臺階,縣域文化提上了議事日程。加強了對縣域文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增加了對縣域文化建設的財政投入。不少地方還制定和完善了扶持縣域文化建設發展的扶持政策,特別是投入扶持政策,形成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
二是陣地性。回想當年筆者所在的縣城就一個新華書店、一個文化館、一個川劇院、一個電影院、一個廣播站、一個體育場、一個印刷廠的“七個一”的文化陣地;那時的鄉村,只是鄉有廣播站,戶有喇叭箱而已。而今,縣域文化陣地比比皆是。在縣城,國有民營的文化陣地,譬如露天廣場、公園影院、館院書城,新穎別致。在鄉村,鄉鎮文化站、社區和 村級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等陣地,以及電視機、影碟機、廣播喇叭及其他文化設施,更是蓬勃發展。通過組建民間樂隊、民間藝術團等經營實體,開展鄉村歌舞、民俗風情等表演活動,發展起了具有鄉土氣息的休閑文化、傳統節日文化。
三是豐富性。改革開放前的縣域文化,其內容、形式都比較單調,特別是在偏遠的鄉村,看場電影即是一種“奢望”。而今的縣域文化,不管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十分豐富多彩。從筆者調研的情況看,縣域文化從內容上說,歷史文物資源、名人資源、姓氏尋根文化資源、宗教和建筑文化資源、民間藝術資源、文學藝術資源、飲食文化資源、人文旅游文化資源等等,都得到較好開發利用。同時,文學藝術創作、文化遺產保護、文化服務行業改革等也取得新進展。從形式上說,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果明顯,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方興未艾,譬如群眾性廣場舞不僅縣城即便在一些大的鎮鄉也是格外引人注目。
四是產業性。不少地方的縣域文化產業發展已經或正在逐漸突破原有體制障礙,并伴隨農村改革推進通過其獨特的優勢,成為當地經濟增長不可忽視的力量。譬如井岡山、延安、遵義、巴中等的一些革命老區縣,紅色旅游文化產業的興起,四川藏區的九寨溝等縣的人文生態文化產業的形成,都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地處川東北的通江縣,是川陜蘇區的首府所在地,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近年來圍繞縣域紅色文化這條主線,修繕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建設王坪新村,打造國家4A級紅色旅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把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和新農村建設結合在一起,促進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進程。
五是享受性。從一定意義上說,文化是用來享受的。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消費的需求越來越旺。不僅縣城居民就是鄉村居民投入在文化娛樂和提高文化修養方面的開支,也是越來越多。縣域文化事業的發展,特別是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學校文化、企業文化、廣場文化、家庭文化等的發展,讓縣域城鄉居民在尋常生活中得到了優美文化的熏陶。特別可喜的是,筆者在一些縣城鄉村看到,縣域文化建設使得鄉村干部樹立起了“文化是核心競爭力”的新理念,優化了干部群眾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形成了創新發展當地經濟的共同思想基礎;一些貧困鄉村的干部群眾,脫貧攻堅的信心和干勁令人感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縣域社會經濟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