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該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位于酉水中游、武陵山脈中部。2014年,湘西州檢察院接到群眾舉報,稱該州審計局原副局長黃大健在擔任該局駐瀘溪縣興隆場鎮德堡村扶貧工作組組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騙取扶貧資金。該院通過初查發現,由于監管不到位,黃大健將扶貧工作作為其牟取私利的“搖錢樹”——2007年至2008年,黃大健采用虛報扶貧工程項目、虛開發票等手段,騙取扶貧資金共計12萬元,全部用于個人開支。2008年底,州審計局駐德堡村的扶貧工作已結束,但黃大健仍擅自以扶貧工作組名義爭取到5萬元柑橘產業開發扶貧資金,在2010年與妻弟李山川合謀,采用虛開發票報賬等手段將這5萬元裝進了自己的口袋。(2017年6月14日參政消息)
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各地扶貧開發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和職務犯罪行為也逐漸顯現,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湖南湘西這個事件不是個案,而是整個扶貧領域存在的問題,所以如何在精準扶貧中遏制腐敗現象,讓扶貧的資源能夠真正惠及貧困地區,順利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是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扶貧領域的腐敗行為是比一般貪腐更為惡劣的,毫不夸張的說:“扶貧資金就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那些對扶貧資源產生邪念的干部,我們要發現一起,嚴懲一切,絕不姑息。
因此我們首先應加強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責,特別是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對扶貧腐敗問題已經發現,必須追查到底。其次要加大問責力度,強化責任意識,嚴肅查處扶貧領域的腐敗問題。再次要拓寬舉辦渠道,通過接受群眾投訴舉報、監督檢查等途徑及時掌握一切苗頭性信息,將扶貧領域中的腐敗扼殺在搖籃中。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