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2月23日,遂寧市安居區三家鎮還洋溢著春節的氣氛,紹兵家庭農場的“場主”曠紹兵大清早就在“逛”田坎,細細查看秧田土質。大春備耕已經開始,農場100多畝地的稻種選育是關鍵,“爭取拿下稻米綠色產品認證書,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
種得好,還要賣得好。就在同一天,安居區會龍鎮永豐綠色524紅苕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譚文召集社員開了一場座談會,討論今年的展會布展計劃。半個月前,合作社的1000余箱紅苕在成都展會上賣了6萬多元,嘗到甜頭后他打算繼續緊跟國內各種展會,讓專合社種植的“遂寧524”紅苕打出名氣。(四川新聞網2月27日)
現有基礎上,我村建設有特色的鄉村發展道路,因地制宜的發展本村產業,加快農村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推動城鄉一體化,帶領鄉親們擼起袖子加油干,農村發展起來了,農民的生活富裕了,我們得到了想要的幸福指數,但是我們忽略了環境指數。如何正確處理好兩者關系是我們鄉村發展的必要前提。
現在的農民對環保意識的淡薄,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是農民缺乏大環境保護意識,對環境污染危害性認識不足,對環境破壞現象無動于衷,比如濫用化肥農藥、亂排亂放、秸稈焚燒等。而且隨著經濟條件變好,一次性消費品增多,特別是塑料制品的使用更為突出。
二是對環境保護的概念僅停留在表面上、直觀上的感性認識,其治污措施也僅僅停留在“衛生意識”的層面上,為什么霧霾會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值得我們思考。
三是對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意識淡薄。比如污染產生前沒有意識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在污染事故發生后才采取補救措施。
鄉村振興,離不開美麗鄉村建設,鄉村建設更離不開大家對環境的保護,我們需要是美麗富裕的家園。所以說各地在鄉村振興的時候,不能一味照搬城市的發展,一定要結合農村的實際,要根據農村的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地發展,盡快改變農村臟亂差的現狀,只有讓農村真正美起來,農村群眾生活幸福起來,鄉村才是美麗的,鄉村振興才是水到渠成的。
(作者地址:棉竹鎮高壩村)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