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退休副區長回村當支書

[ 作者:達州發布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30 錄入:王惠敏 ]

退休副區長回村當支書 只為村民過上好日子

他回來了,就像一個為家操勞了一生的老人,懷揣著“落葉歸根”的思鄉之情回到了故土……故鄉熟悉的一切又映入了他的眼簾,高高楊胡山嶺上依舊是破舊的房屋,村里大片大片的田地任憑野花野草瘋長,故鄉的貧窮始終是他心中一道邁不過去的坎。他決定回到村里,改變這個“家”,讓這個“家”變得更加美麗與富?!?

他把自己的余熱無私地奉獻給這片土地,掏心扒肺讓老百姓的日子富起來,自己卻依舊住在30年前修建的房子里。每天他都在村子里忙前忙后,在溫暖的陽光下,在千畝李花桃花盛開的土地上,他笑著,目光慈祥又明亮。

他,就是宣漢縣慶云鄉白玉村的村支部書記趙仕春。

退休后去競選村支書,到底圖什么?

2001年,趙仕春退休了。從26歲開始做鄉鎮黨委書記到退休前的原宣漢縣雙河區副區長,這頭扎根泥土的“老黃?!?,卸了架,該休息了。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2010年他卻選擇了另一種活法。在故鄉兒時伙伴和數十名白玉村村民的再三邀請下,他從繁華大都市回到了生他養他的故鄉慶云鄉白玉村。

白玉村地處宣漢縣慶云鄉西北部楊胡山嶺上,平均海拔520米,屬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年幼的趙仕春一家兄弟姊妹較多,母親常常帶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藥,拿到集市上賣。是楊胡山嶺養活了他一家。

在日后風風雨雨的歲月里,趙仕春親眼看到故鄉的田地一天天變禿變荒,親眼看見村里的年輕人走向遠方,村里只留下老年人和孩子,再加上交通不暢、發展滯后,村里負債累累,群眾怨聲載道。故鄉的貧窮曾一度成為他心中的隱痛。

2010年8月,宣漢縣村級黨組織集中換屆正式啟動。在白玉村村民的再三邀請下,趙仕春作出了參加競選的決定,家里一下子炸開了鍋。對于丈夫的想法,妻子張會德一百個不同意,理由很簡單:心疼丈夫,不想丈夫干了活還落不到一句好。兒女們也說:“爸,你一把年紀了,要愛惜自己的身體??!”

家人的話,趙仕春理解。2001年,當他從原雙河區副區長位置上病退下來后,每個月的工資足夠養活自己和老伴,孩子們也都成家立業。兒子還在成都給他們購置了一套房子,讓老兩口養老。有錢花,有事做,又60多歲了,這個時候去競選村支書,圖什么呢?

但趙仕春沒有多言,他帶著家人到村上走了一圈。

那是怎樣的一幅景象?。捍謇锶峭聊喟吐?,哪里有像樣的水泥路?大多數房子都十分破舊,幾乎沒有產業。由于沒人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人,已經許多天沒有見過陽光了……一位老人對趙仕春說:“咱村沒有一個帶頭人不行啊,你要是參加競選,俺就是爬,也要去給你投一票!”

“我們是從白玉村走出來的,是這里的山山水水養育了我們,作為一名黨員,我不能置鄉親們于不顧,不然我內心有愧呀!”此情此景,讓家人理解了趙仕春的良苦用心。

2010年11月11日,是白玉村黨支部換屆選舉的日子。經過競職演講、現場答問、民主投票,趙仕春高票當選為黨支部書記。頓時,掌聲雷動,群眾沸騰了。

面對群眾的信任,趙仕春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帶領支部成員奔走在田間地頭,穿梭于村民之間,察民情,聽民聲?!坝捎谏狭四昙o,再加上連續幾天苦口婆心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嗓子像是冒煙一樣難受?!睂τ谝婚_始的“苦日子”,趙仕春記憶深刻。面對每天忙到很晚才回家的丈夫,張會德看不下去了,他提出跟老公一起做工作,既當說客又當保鏢。

在村道公路硬化包邊時,由于工價低,包工頭不愿意做,趙仕春發動全村人進行義務出工。他第一個帶頭,雙手都打起了血泡。趙仕春說:“我就想著,雖然自己干不了多少活,但只要站在公路上,多少還能起到一個示范作用,有問題也能找到人,不會讓工作亂了套。”就這樣整整5天,趙仕春早上出門,深夜才回家。當妻子看到他只顧工作不顧身體時,心疼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其實,自從擔任村支書以來,趙仕春就很少顧得上家里的事,張會德默默地承擔了家中一切事務,而看著村子在丈夫的努力下慢慢變好,她也衷心地為丈夫感到自豪。張會德說,自己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不希望丈夫在外工作受氣后,回到家心情還不好,“家就是溫暖的港灣,讓他放手去做他想做的事。”

從遙遠的山村到大都市,兒女是他永遠的牽掛

趙仕春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走進白玉村,一眼望過去,有幾間很普通的磚瓦房,那是趙仕春30年前建起的。村里人說,他們家原先的房子是全村最差的。

上個世紀70年代,老房子只要遇見下雨天,到處漏水。張會德看著幾個子女在雨水中躲來躲去,無奈之下去了鄉政府,找到當家的說了家中的難。趙仕春聽了,半晌無語,摸遍全身,找出僅有的幾十元錢給了妻子,讓她回家想辦法收拾破舊的房子。

張會德回到家里,告訴孩子們:“你們的父親確實沒辦法,我們以后再也不能給他添麻煩了,家里的日子先湊合著過吧?!?

面對艱難困苦,張會德像楊胡山嶺上的石頭一般堅韌地挺了過來。

在趙仕春看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大人的行為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

兒子趙鑫讀書十分用功也十分刻苦,有時病了醫生讓他休息,他仍堅持到學校讀書?,F在,趙鑫對待工作也是一絲不茍。他說,因為他希望自己像父親一樣,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如今,兒子大學畢業后在成都安家,隔不了幾天,兒子就會給趙仕春通電話,噓寒問暖。在宣漢生活的女兒女婿們也時?;氐酱謇锟赐蟽煽?,一家人生活其樂融融。

大女兒趙群益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接力棒,參工以來,一直在偏遠的老家慶云,服務最基層的老百姓。她時常記得父親說過的話,一個人無論官大官小,要做好四個字:忠、廉、法、干。忠,就是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黨的事業;廉,就是干部清正廉潔,密切魚水關系;法就是講究工作方法;干,就是任勞任怨、踏踏實實地干。趙群益清楚地記得父親退休時還欠下了3萬多元的賬,最后,還是他們做子女的拿錢出來償還了。

外孫粟博從西南交通大學畢業后,放棄豪華的都市生活,以優大生的身份回到了家鄉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立志從基層干起,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報效家鄉、報效祖國的夢想?!肮ぷ魍翱矗钔罂础保@是外公對他說的話,也是他的座右銘。

趙仕春就是這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地影響著子女們。

美麗祥和的村莊, 他成了村民心中的“大家”

記者采訪當天,在村小學新修的塑膠操場上,200多名學生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做著課間操?!斑@是我們周邊幾個鄉鎮最好的村小學”,村民魯學平說。在趙仕春的努力下,在上級相關部門的關懷與支持下,村里重新修建了一所占地2000平方米,全封閉、塑膠運動場的學校,可容納學生400余名,設施設備齊全。村委還把2013年修建好的村辦公室無償送給學校,解決了學校規范管理的問題。

“每學期,只要學校的老師在全鄉舉行的考試中獲得第一名,他還代表村支兩委獎勵老師1000元,第二名獎800元?!痹谮w仕春的重視下,村小學的教學成績始終名列全鄉前茅。

“那時,村上連買一支筆和本子的錢都沒有,趙書記還是在別人那里借了300元錢才把必要的辦公用品買回來了?!贝迕裰x崇先對趙仕春剛任村支書的情景記憶猶新。在趙仕春的帶領下,村里出臺了每月支委會、每月支部會、每季度黨群會和財務民主管理制的“三會一制”工作制度。同時,創新實施了“流動黨課進農家”行動,由他帶隊定期不定期深入農家院落,為黨員上黨課,向群眾講政策。

白玉村地處大山深處,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務工,每到農忙時節,缺勞戶苦不堪言,村上的荒田荒地逐年增多。趙仕春組織全村黨員干部成立了10支“義務助耕隊”,動員31名黨員和42個困難家庭結成幫扶對子,定期為群眾提供技術服務,幫助排憂解難。

從2010年11月到至今,趙仕春先后20余次自費跑成都、重慶聯絡外出務工人員捐資,無數次到縣上協調部門支持,并帶頭捐款1.2萬元。白玉村3個月就籌集公路資金100余萬元。僅用半年時間,白玉村第一條全長8.1公里的水泥路竣工。5年多來,趙仕春帶領黨員群眾不懈奮戰,共硬化、新建、維修道路30多公里,群眾稱他“為民書記”。

道路通暢了,群眾心順了,趙仕春乘勢而上調整產業結構。如今,全村成片栽植重慶歪嘴李、仙桃一號1100畝,大多開始掛果。解決了大部分農戶人畜飲水問題,維修整治了10余處山坪塘和標準化水渠建設。投資了近百萬元對兩個社進行風貌打造。2014年,投入近40萬元在全村安裝了光纖數字電視。去年,又重新修建了500余平方米的村級組織活動陣地,設有展示廳、會議室、農家書屋、便民服務站、合作醫療站、老年人活動中心,設備一應俱全。


在村老年人活動中心,老年人有的打牌,有的喝茶聊天,享受著晚年生活的幸福時光。“每年重陽節,趙書記都會私人自掏500元錢捐給村老年人協會?!贝逯魅沃x順德說。每逢節日,村老年協會的活動室擠滿了人,老人們笑得合不攏嘴。趙仕春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他們忙活了一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創造好的條件,讓大家晚年生活得更順心一些。”如今,老人們逢人便夸:“我們真有福氣,有個好書記,他真是我們心中的‘大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達州發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熟女A∨乱伦中出 | 在线看片免费视频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 | 日本韩国偷自拍拍 | 亚洲区国产精品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