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錢書忠等:莫讓農貸成雞肋

[ 作者:錢書忠?陽超軒?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6-14 錄入:王惠敏 ]

2016年起,“三補貼”改革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三項補貼政策合一之后,20%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用于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另外,80%加上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用于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對象為所有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真正做到“誰種糧誰受益”。

隨著國家對農業實行“三補貼”政策的深入推進,農民的種田積極性空前高漲,種植業投入加大,而農業生產資金的投入一靠農民自籌,二靠貸款。據了解,由于農商行貸款利率偏高以及貸款約期和糧食市場的不同步,農民貸款是喜中有憂,農貸成了棄之不能,食之無味的“雞肋”。

農民貸款“棄之不能”

目前,在農村的金融部門有農行、農商行、郵儲銀行、村鎮銀行。在個別地區,由于農村金融部門收縮基層網點,農村金融服務只有農商行一家,所以,農民資金不足的部分只能到農商行尋求解決,或者向民間高息融資,而沒有其它選擇的余地。農商行受貸款規模的限制,農民貸款難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農業在現階段仍是高風險行業,農商行考慮資金安全等因素,對于沒有固定資產(房地產業、機械設備等)抵押和聯保農民的資金需求,農商行不敢給予貸款,這部分農民由于各種因素,民間高息融資無門,對農商行的貸款又“棄之不能”。農商行為了追求貸款安全和效益的最大化,在貸款投向上向非農有保障的經營大戶傾斜。這樣雖然能有效地規避貸款風險和降低放貸成本,但很多缺少資金的農民難以得到農商行貸款的支持。一方面,農商行實行“誰調查、誰發放、誰管理、誰收回”與績效工資掛鉤的“四包一掛”責任制,農商行信貸從業人員存在惜貸、慎貸、懼貸心理,不敢輕易發放貸款;另一方面,農民對農貸有很大的需求,存在抵押物難找、貸款難等難題。

農民貸款“食之無味”

農貸利率過高,是農民“食之無味”的最大原因。以農商行為例,在農商行入股的社員享受貸款利率優惠(一年期貸款優惠利率為10.944%),其它貸款一律按最高浮動利率執行。加之在農商行貸款如果以固定資產(房地產業、機械設備等)抵押,還要交納一定的評估費、過戶費等費用,綜合利率接近民間高息借款。雖然國家對農商行給予了支農再貸款支持,以及在農商行改革期間享受稅收優惠,但農民并沒有享受到低息待遇,國家惠農政策大打折扣。

貸款約期不合理,是農民“食之無味”的又一原因。以農商行為例,其貸款約期是春貸秋收,而如今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春貸秋收已不適應農民對農業生產的需要。過去,在計劃經濟時期,農民生產的糧食由國家統一收購,農民春種秋賣,農民只管種田,收購由國家承擔?,F今,農民生產的糧食、農產品由農民自行銷售,而進入市場的時間由市場決定,不是由收獲期來決定。這樣,在農商行回收貸款時,農民生產的糧食、農產品不一定是進入市場的最佳時期。人民銀行的支農再貸款也延用農商行的貸款約期方式,春貸秋收,年末決算前必須歸還。所以,農商行必須加大力度進行催收,以完成包括支農再貸款在內的各項考核指標,農民只能被動地低價出售糧食和農產品,很多農民為了減少損失,只能向民間高息融資歸還貸款,農民對此怨聲頗多,也無形中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農民貸款“可望不可及”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從事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農民越來越多,對資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農商行對農戶貸款不是根據農戶貸款需求確定貸款額度,而是設定最高貸款額度為3萬元以內,這對經營規模小的農民能滿足生產需求,對于經營規模大、資金需求大的農戶來說,是“杯水車薪”,難以發揮作用。同時,貸款手續繁瑣令不少農民望貸卻步。農商行對3萬元以內的貸款能做到隨用隨貸,但對大額貸款從調查、評信、授信,到審查、審批再到發放,短則10天,長則一、兩個月,這對受季節性影響的農業生產項目,資金的及時投入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時間就是金錢,速度就是效益。農戶貸款遲遲不能到位,農貸資金不能及時投入,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解決農貸“雞肋”的對策

農商行改革已經進入關鍵時期,而改革的目標應當是自身的發展和為“三農”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特別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農商行更應發揮其主力軍作用。如何不使農貸成“雞肋”,筆者認為:一是農戶貸款和支農再貸款,按種植農作物品種和市場銷售周期來約定期限,允許跨年度限額周轉使用。對于因市場原因導致銷售不暢的給予適當的展期,以確保農民增收。二是農業貸款利率不能一浮到頂,應該適當下浮,做到“放水養魚”,減輕農民負擔。三是信貸服務要有針對性,如根據季節需要,向農民提供小額農貸;根據農戶貸款需求,增加貸款額度等。四是創新信貸工具,鼓勵養殖業和第三產業發展,分流農業人口,鼓勵土地集約化經營。五是農貸市場引入競爭機制,開發開放農貸市場,形成多家并存、有序競爭的格局,實現農村金融和農民“雙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邵陽新聞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欧美三级欧美一级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卡通vr一区 | 亚洲欧洲日本美国综合 | 小泽玛丽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