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一個村子40多人涉“盲井式殺人”案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根據公開報道可知,近年來“涉毒村”“詐騙村”“造假村”等“整村犯罪”屢見不鮮,并呈現出作案手法專業化、科技化、暴力化等特征,犯罪嫌疑人以青少年居多,甚至有部分村干部也參與其中。(8月4日《經濟參考報》)
整村犯罪聽起來令人震驚,如何看待這種現象,需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來把握。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中國大陸共有行政村總數超過69萬個,自然村超過186萬個,目前媒體揭露出來的整村犯罪現象,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是極少數村,不具有普遍性,不代表中國大陸農村的普遍現實。但從微觀的角度上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剖析農村整村犯罪原因,尋求治理對策,防止農村整村犯罪蔓延,對農村的可持續治理具有重大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農村整村犯罪現象,至少反映出以下4個基本問題。
價值觀出現偏差。價值觀是引導人行為的靈魂,正確的價值觀會激發人積極向上,將人引向光明,所作所為對社會是有益的。農村整村犯罪,是價值觀出現了嚴重的錯位,是不正確價值觀造成的惡果。“一切向錢看”成為整村犯罪的行動綱領,為了錢什么都不顧,禮義廉恥早已拋到九霄云外, “殺人”如殺只小雞,多么可怕。開展價值觀教育,用正確的價值觀重新武裝這些村,尤為重要。正確的教育是清除農村整村犯罪土壤的必由之路。
法律意識缺失。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是國家統治工具,也是必須遵守的準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國家基本要求。農村整村犯罪,殺人、詐騙、涉毒、造假等等都是嚴重的違法行為。迅速補上法律課,強化法律的權威性,牢固樹立法律意識,是整治農村整村犯罪的重要一環。
貧窮是犯罪的根源。縱觀農村整村犯罪分布地區,絕大部分是在貧困地區,貧窮是這些村的共同特征。因為貧窮,窮則思變,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不擇手段,殺人越貨、坑蒙拐騙無所不為,最終走向犯罪深淵。這提示我們,精準扶貧,消滅貧窮,是拔掉農村整村犯罪釘子的重要途徑。
基層黨組織薄弱。農村基層黨組織與村民朝夕相處,對村民所作所為了如指掌,對農村整村犯罪一定知之甚詳,很遺憾的是,在農村整村犯罪的村中,農村基層黨組織沒有發揮好黨的模范先鋒作用,及時制止和糾正這些違法犯罪行為,更令人震驚的是部分村干部也參與其中,這無疑對整村集體犯罪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模范帶頭作用,從嚴治黨,讓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積極的引導推動作用,是清除農村整村犯罪的根本之策。
我們要正確地看待農村整村犯罪現象,既不能夸大其效應,也不能看小其危害。消滅農村整村犯罪現象,建設和諧富裕文明的新農村是我們共同奮斗的目標,我們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早日將其變為現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