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省遼陽監獄,有一批人正在服刑改造,其中包括幾位私營業主和官員。他們身陷囹圄有一個共同原因,即把四級財政支持的惠農項目當成了斂財提款機。(人民網 12月26日)
不容置疑,近年來,國家及地方基于保障、改善民生的考慮,推出了很多惠民政策,有的輔以幾級財政支持。然而,一些惠民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卻被當成斂財取款機、搖錢樹。從基層村官,到國家級官員,從腐敗官員到不法商人,不斷上演著各種潛規則和騙術,大肆套取侵吞惠民資金,嚴重影響惠民政策落實。與此同時,涉民生政策性腐敗還開始向一些“冷門”領域滲透,危害性同樣不可低估。無論是給老百姓還是國家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必須遏制這種情況繼續發生,以免造成更大的影響。
貪腐手段百出,涉農領域腐敗成重災區。拉攏腐蝕“一把手”、營造回扣潛規則、鉆政策空子冒領侵吞……惠農政策領域腐敗案件頻發。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惠農政策,每年都要投入大量支農資金,面對越來越多的支農、惠農政策,包括個別領導干部在內的相關人員打起支農惠農專項資金主意,爭吃這塊“唐僧肉”,其中暴露出的犯罪手法更是五花八門。從典型個案及全局情況看,目前涉農政策領域已成腐敗重災區,把惠農項目當成斂財提款機的情況比較突出,負面影響較大。
斂財已形成利益鏈,牽扯多方,隱蔽性強。利用關系找人,攬下有重大“錢景”的惠民項目,再利用設備采購機會弄虛作假、與設備生產商“做扣”,白撈巨額財政資金。最后,用空手套白狼的錢再大肆行賄……當這一幅利用惠民項目套取專項資金的貪腐圖呈現出來的時候,著實令人震驚。這樣的斂財鏈條,牽扯較多方面,具有較強的隱蔽性。為大肆套取侵吞惠民資金,從腐敗官員到不法商人,不斷上演著各種潛規則和騙術。主要有三種手法:一是拉攏腐蝕“一把手”,權力濫用牟利;二是營造回扣潛規則,內外勾結侵吞;三是花樣百出鉆空子,不法商人冒領。
政策性腐敗勢頭漸盛。政策性腐敗是指在制定、執行國家有關政策過程中,借政策之名假公濟私,將政策異化成謀利平臺的腐敗行為或腐敗現象。在反腐高壓態勢下,違規性、違法性腐敗的操作空間縮減,而涉民生政策性腐敗勢頭漸盛。政策,就是對公共資源權威性的分配,誰掌握這項政策就意味著掌握了權力和資源,就容易產生權力尋租的空間。政策性腐敗包含制定層面的腐敗和執行層面的腐敗,而對涉民生領域的惠民政策性腐敗,從當前看,更多體現在執行層面。對于涉民生領域的政策性腐敗,一般程序上合法、合理,表面上沒有突破政策規定的任何界限,實質上卻是借助資源的分配和權力的執行來謀取私利。
惠民利民政策實施的目的就是為改善民生,然而,民生補貼、惠民資金被違法套取和侵吞的案件高發,惠民利民的好政策被腐敗分子異化成牟利工具,這是當前面臨的一大難題,為此有必要把涉民生政策性腐敗當作重要課題來抓,讓民生政策真正發揮其作用,讓人們真正享受到政策帶來的紅利。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