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民、不忘初心
——筑牢鄉鎮干部為民服務意識
“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是好干部的五條標準,鄉鎮干部處在基層一線,聯系群眾的重要橋梁,更應“一心為民、不忘初心”筑牢為民服務意識不滑坡。鄉鎮部該怎樣對待自己的事業,才能成為群眾的主心骨。應做到以下幾點:
勤學習,改命運。“知識改變命運”,鄉鎮干部在各種事物都處在不斷變化中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執行政策和依法辦事的水平;加強市場經濟知識和農村實務知識的學習帶動群眾脫貧致富,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僅改變的是自己的命運,改變的還將是廣大群眾的命運。解放思想,突破傳統模式,創新發展思路。不能只站在前人的腳印里,因循守舊。要有敢闖敢干的精神,要有開拓精神,要“闖”字當頭,突破常規、先行先試,善作善成。要結合新情況、新要求、新理念,結合本地特點,創造新經驗、新出路。
正位置,清形勢。鄉鎮干部處在群眾工作中的第一線,擔負著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任?!按蹇创?,戶看戶,群眾看干部”,一個鄉鎮的各項事業發展與我們鄉鎮是有直接關系。鄉鎮干部要時刻意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責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全心全意地為群眾服務。當前形勢下,農村工點多面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群眾對干部的要求也高了,不僅僅是能寫會道,有責任心,更重要的是需要鄉鎮干部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立正身,謀福祉。要想當好鄉鎮干部,在群眾中有威望,必須模范帶頭,以身作則,扎扎實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認真做到“務實、公正、廉潔、團結、創新”。帶著對農村發展的高度責任感,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情感,不忘初心、實事求是、腳踏實地,要心里裝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自覺為群眾辦實事,切實解決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在處理問題時要一碗水端平。鄉鎮干部一般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會碰到一些涉及“七大姑”、“八大姨”的事情,鄉鎮干部要以心正求公正,以公正服大眾,絕不能因親情而喪失原則,因友情喪失公正。
(作者單位:湖北荊門市京山縣石龍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