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某地村長利用扶貧中的權力脅迫本村貧困婦女的事件,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與社會大眾的普遍關注。這一起孤立的個案,雖然主要是村干部個人品質問題導致,此案件所暴露出來的扶貧機制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卻值得沉思。(新華網,3月23日電)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蟻之危害,眾所周知。較之于“虎貪”、“蠅貪”,其貪腐更靠近群眾,更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危害絲毫不亞于“虎貪”、“蠅貪”。人們常言“養虎為患”、“蠅營狗茍”,殊不知放縱螻蟻將頃大廈、潰堤壩,擾亂百姓生活,讓百姓苦不堪言。脫貧攻堅容不得這些“蠅貪”、“蟻貪”,他們的肆意貪腐,把扶貧資金斂入私囊,讓貧困戶得不到足夠的項目資金,讓扶貧項目不能落實,不能發揮效果,進而影響扶貧成效,讓扶貧工作華而不實,最終影響脫貧攻堅大局。
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農村基層村治是保障信息收集真實、扶貧精準到位的關鍵一環,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管人管事,開展任何工作都要公開透明,按程序操作,嚴防暗箱操作,接受群眾的監督。還要加大懲處力度,發揮震懾作用,抓早抓小,嚴格利用黨紀國法這把戒尺,嚴以懲處,毫不留情。唯有如此,方能讓基層干部尤其是村社干部謹慎作為,真正把資金用到扶貧事業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