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已經成為地方黨委政府的常態。但是,“層層陪同”的困局,仍在上演。在一些基層干部的觀念里,“不把領導陪好,頂上烏紗不保”。而很多可有可無的陪同,擠占了基層干部本就緊張的時間,占用了大量的精力,影響了工作。中部某縣的王縣長有過記錄,曾經“一天接待九撥領導”。(4月3日《人民日報》)
“層層陪同”不但讓基層干部“痛苦不已”,也影響了下基層調研的領導干部形象,如此吃力不討好的“陪同”虛火理當被民意和嚴規禁令澆滅,卻緣何越燒越旺?問題出在基層不敢“說不”,還是“上面的意思”?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即使中央八項規定已經深入人心,即使各級地方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反“四風”的明規禁令,即使監督之網越織越密,但若不根除“層層陪同”里的“貓膩”,不暢通基層監督舉報渠道,不斬斷“陪同者”和“被陪同者”的貪念,不規范公務接待,不嚴格財務審計和報銷,不落實財務公開制度,勢必還會讓“層層陪同”的困局繼續上演。
“不把領導陪好,頂上烏紗不保”折射的是扭曲的權力觀和利益觀,反映的是扭曲的上下級關系。如果不明確權力邊界,不嚴肅規范上下級關系,不根除“迎奉”、“陪同”思想,不狠剎違規接待的不正之風,不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不涵養政治生態的清風正氣,不樹立黨員干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層層陪同”的歪風邪氣仍會滋生。
下基層調研貴在實干。實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合格黨員的基本素養。下基層調研,要繞開地方陪同吃喝歡樂的繁文縟節,直奔調研這個主題。基層是最廣泛群眾所在,是黨的執政根基所在,雖是調研,也須注意一言一行,須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既減少地方的“心理負擔”和財務負擔,又避免了擠占基層干部正常工作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傾聽民聲、了解民情、收集民意。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