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秸稈禁燒為何屢禁不止?

[ 作者:土壤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4-28 錄入:吳玲香 ]

年復一年,又到了油菜等作物的收獲季節,秸稈禁燒依然成為懸在基層干部心中的一把利劍。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沒有最嚴只有更嚴的防控措施,甚至到了立法的層面,但秸稈禁燒仍沒有“禁”住。

該不該“禁”,毫無疑問“應該禁”。焚燒秸稈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質,造成空氣污染,對人與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脅;會對民航、鐵路、公路等交通造成嚴重影響,易引發火災,破壞土壤結構,且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老百姓知道不該燒嗎?通過這么多年的宣傳,大部分老百姓都知道這個道理。那么,產生一個新的問題,為何還“明知故燒”呢?

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現在農村使用的主要能源“石化化”“電力化”;機械化的廣泛普及,牲畜數量大量減少,秸稈轉化為飼料的需求大幅降低;秸稈纖維素含量高,直接還田無法及時腐爛分解,影響下季的耕種;農村大量青壯勞動力外出打工,田地一般由留守老人打理,沒有力氣將秸稈轉移堆放;秸稈利用企業偏少,且秸稈集中程度差,綜合收集利用成本偏高,特別是運輸距離遠的地方。諸多原因,造成秸稈無害化處理成難題。

筆者認為,要想盡快擺脫“有禁不止”的窘境,唯有采用疏堵結合的方式,尤其是重在“疏”上下功夫。比如:是否可以幫助農民解決秸稈粉碎后還田的經費問題,既解決燒的問題,又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促進糧食增產,何樂而不為?是否可以建立健全秸稈再利用利益補償機制,讓企業、群眾雙獲利,也就解了燒的難題;是否可以在發展循環農業上想辦法,把人見人嫌的秸稈變為肥料、飼料、燃料、食用菌基料、造紙原料等。

秸稈禁燒和回收利用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必須聯系起來看。必須要為農民疏通變“秸稈”為“真金”的渠道,摸索出一個讓農民舍不得焚燒秸稈的雙贏舉措,秸稈“禁燒令”屢“禁”不止的窘境抑或才能徹底扭轉。

(作者地址:北川羌族自治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羞羞视频网站 | 色天使综合婷婷国产日韩AV | 亚洲色大全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 专干国产老熟女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