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農業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發展的新形態、新業態,而要想深刻理解“互聯網+農業”的含義,我們則必須具備有一定的互聯網思維。所謂互聯網思維,就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用戶、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重新進行審視的思考方式。互聯網思維不是一種全新的理論,而是一種生產方式或生產工具,不僅是可以用來提高效益的工具、構建未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礎設施,還是一切商業思維的起點。
互聯網思維中的精髓是開放和以人為本,大量數據積累有助于農業精準到
“人”,或“客戶”及其需求。為了滿足其需求,農業要保持開放的平臺,擁抱全球資源和技術,改變傳統靠天耕作、被動等待的局面。當下游的客戶成為農業平臺的一員,它將貫穿農業價值鏈整體,從前端產品設計、資源效率到后端
品牌認知、購買,乃至互聯網金融應用的融資,幫助農業企業獲取價值鏈中的利潤最高點。
互聯網對農業的改造
“互聯網+農業”到底加人什么?互聯網與農業如何鏈接?它給農業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具體可體現在以下方面。
1.農業生產的標準化及智能化。農產品生產難以標準化,一直是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物聯網(互聯網的延伸,即人與物、物與物相聯的智能化網絡)可以從生產環節徹底改造農業,使農業自動化、精準化、可追溯,減少人力,降低成本,并最終實現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可以通過各種無線傳感器實時采集農業生產現場的光照、溫度、濕度等參數及農產品生長狀況等信息,再將采集的參數信息匯總整合,最后通過智能系統進行定時、定量、定位處理,及時精確地遙控指定農業設備的開啟或關閉,真正實現“智能化農業”。
2.創建廉價高效的營銷入口。如今,各類社會化媒體及通訊工具可以為農產品提供便利的營銷人口,且營銷成本低,如微博、微信、QQ等都是免費的營銷資源。互聯網農業的營銷具有以下關鍵因素:一是細分市場理念的良好運用,運用大數據精準定位目標客戶,避免泛化營銷;二是以精良的客服實現與客戶的密切互動,不斷改進產品質量;三是適當的產業鏈控制,既不妄圖進行覆蓋全產業鏈的經營,也不是單純外包生產,對于產業鏈上游原材料進行良好的產品質量控制,而下游的產品加工則應實現標準化生產。
3.樹立安全健康的品牌形象。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農產品發展最大的瓶頸,而互聯網創造透明的供應鏈體系則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法。通過一個二維碼,消費者就可以在手機掃描后看到這個產品的追溯信息,而這些都需要互聯網、物聯網、網絡視頻以及云計算等技術的支持。最終,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全程追溯,再加上質檢等權威機構的合作,就可以多方協同創造出真正的透明供應鏈。變革升級的加速器,但是,龐大而傳統的農業體系,想說“互聯網+”也并非那么容易。目前,大部分“互聯網+農業”的新模式都還處于產業進入期,唯互聯網是從,盲目進入,則極大可能會失敗。
首先,農業物聯網技術仍需積累和完善。目前我國絕大部分還處于小農時代,它與農業物鞋網精細化種植之間的差距絕對不僅僅是設備問題。農業物聯網是多學科技術的集成,兼具系統性和整體性,而農業兼具地域性、季節性和多樣性。在實際應用中,根據不同的土質、氣候、水肥、管理條件,企業需要時間進行操作調試和數據積累,而目前農業大數據信息仍在開發完善中,整個行業處于萌芽期,盲目進軍農業物聯網精細化種植具有很多潛在風險。
其次,互聯網只是營銷的一種手段,產品才是銷售根本。互聯網讓雕爺牛腩、黃太吉煎餅迅速走紅,但沒有產品支撐,現在已經門可羅雀;習大大讓慶豐包子火了一把,但沒有真正的好吃
4.農產品銷售模式的升級。毫無疑問,電子商務可以拉近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使農產品不再因為地域原因而滯銷。此外,電子商務平臺可以讓生產者的產品直接送達消費者,省去了中間的經銷渠道,也使得產品的價格大幅度降低。更重要的是,互聯網可以從根本上改變生產和銷售的關系,運用大數據分析定位消費者的需求,按照消費者的需求去組織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從而實現產品的零庫存。
“互聯網+農業”的冷思考
“互聯網+”的確是催化行業、企業的產品,熱銷只能是曇花一現。因此,農業發展需要產業技術的升級,同時要邁出農產品高度均質化這道坎。優質的農產品加上互聯網的創意營銷才能使農業企業走上持續發展之路。
總之,“互聯網+”給現代農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契機,我們需冷靜分析自身優勢特點和發展趨勢,調動各方資源要素并合理配置,只有這樣,才能讓“互聯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推動力。同時,在“互聯網+”的風口上,我們呼喚更多既懂農業又懂互聯網的“新農人”成為“農村創客”。
互聯網+農業必然是未來農業的趨勢,在這種趨勢下,支農寶中國順勢而出。 支農寶是眾匯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給農民一個產前、產中、產后綜合線上服務平臺該平臺,給城市人民和農民物資和精神的交流平臺為初衷,針對新興農民培育工作需求,精心打造的一款互聯網+農業+通訊專屬網絡平臺,是建立在手機客戶端上的APP,新興職業農民只需要通過一部智能手機下載使用支農寶軟件,便可解決自己生產、生活、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各類問題,是各級農廣校、新型職業農民、企業之間溝通的有效載體。
支農寶以立足于農民、服務于農民為基本原則,讓農業信息化、農民職業化該APP全面打造一個農業平臺,不僅貫徹了互聯網+農業的政策,也從根本上解決了關于農業的幾個弊端,為農業的發展做了貢獻,為農民邁向小康之路提供了便利。互聯網+農業必然是未來農業的趨勢,我們相信一個發現改變未來,加入我們,一個支農寶,成就一個夢想!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公眾號(眾匯通)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