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為何突然下跌?屠企一言不合就敢壓價?養豬人的話語權為何說沒就沒?是不是有人在搞鬼?這些問題的背后究竟藏著哪些不可說的秘密。
生豬交易的具體模式有哪些?
以前我們養豬基本上都是直接把豬賣給屠夫,屠夫再拉到屠宰場殺掉,然后在市場和攤販上販賣,現在這種模式已經基本消失。
目前的生豬交易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一種是屠宰企業通過豬經紀對接養豬場,保證穩定的豬源和穩定的豬肉品質;第二種是跨區域調運,本質上還是豬經紀對接不同地區的屠宰企業和豬場。其實這兩張方式都是職業的收豬人利用買賣方信息不透明的差價,在一些地方低價收豬后再
屠宰企業如何影響市場豬價?
首先,由于生豬交易在很多地方都是壟斷經營,各個地區都有固定的豬經紀,外來者很難進入,這就形成了區域收購壟斷,因此,豬經紀自然可以向養豬人壓價。
另外一種情況,國家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實施了定點屠宰政策,屠宰廠數量急劇下降,只剩下少數大型屠宰場,這就形成了企業壟斷。養豬人豬養好了,可賣豬的對象就那么幾個,不賣給他們賣給誰呢。表面上是市場自由貿易,但實際上買賣雙方極不對等,因此,除了極其缺豬的時候養豬人能有買賣的話語權,一般來說,豬價的話語權很難掌握在養豬人手里。
屠宰企業又有哪些具體的“壓價”手段?
首先是壓價逼量,一般在豬價上漲的時候,這一招用的比較多。具體怎么做呢?就是屠宰企業利用養殖戶“賣跌不賣漲”的心理,有目的地降低收購價格,造成豬價下滑的假象,從心理上迫使養豬人大量出欄。但實質上,市場供求局面并沒有改變。
另外一招則相反,叫做壓量逼價,就是在生豬借給增加、豬價出現下滑、豬源比較寬裕、養豬人出欄熱情比較高的時候,他們會刻意減少收購的數量,迫使急于出豬的養殖戶降低賣豬的價格。
另外,養豬人其實也都知道,大型的屠企企業都有收放庫存的手段。就是在豬價低迷的時候收豬,豬價上漲的時候拋放庫存,從而抑制豬價的上漲,甚至壓低豬價。
還有一個手段讓養豬人深惡痛絕:那就是一些大型屠宰企業利用進口豬肉的權利影響生豬市場。
最后,還有一些屠宰企業的手段可能就不怎么“光彩”了,比如企業聯合壓價、制造各種豬價下滑的輿論,甚至發布一些虛假消息,就像今年3月下旬,網絡上突然傳播了一條“國家將投放1.85萬噸儲備肉”的消息,事實上呢卻是子虛烏有,至于消息的源頭,比較主流的說法是這個消息由屠宰企業“故意”發出,希望借此機會壓價。
養豬人如何破解屠企壓價死局?
就整個養豬行業來說,養豬人可以說是養活了整個相關產業鏈,但養豬人卻在大部分的時候掌握不了豬價的話語權,對養豬人來說,這也是最可悲或者說最殘忍的一面。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呢?我覺得養豬人首先要改變“賣跌不賣漲”的跟風心理,聽到有關生豬買賣的所謂小道消息,要理智對待,及時關注比較權威的豬價信息,做到心里有數,輕松賣豬。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四川養殖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