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甘肅定西有“馬鈴薯之鄉”的稱號,但是近一段時間以來,當地沒有下過透雨,墑情極差,很多馬鈴薯發育出現了停滯,預計部分地區將會絕收。
再過幾天,將迎來今年的第二波馬鈴薯集中上市的高峰,但據記者了解,眼下在全國,類似甘肅定西的情況,在其他馬鈴薯產區也有發生。那么,這樣的情況會不會對馬鈴薯的市場行情帶來影響?接下來馬鈴薯價格會有怎樣的走勢變化呢?
5、6月份,山東、河南、江蘇等產區有大量的新薯上市,目前市場上,這批新薯尚有一定的數量,再過幾天,馬鈴薯的第二波集中上市期將會出現,屆時,內蒙古、吉林、遼寧、山西、陜西等地的貨源將會大量占據市場。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洪瑞認為,馬鈴薯的行情即將迎來下滑。
張洪瑞:因為現在采購量比較小,產區供應量也不是很大,短期內還是穩定的,當前這個需求量偏低,后期隨著貨源的不斷上市,后期的供應量將逐步偏大,價格呈下滑趨勢。
近期,有“馬鈴薯之鄉”的甘肅定西,因為嚴重干旱的影響,馬鈴薯受損嚴重,部分地區的馬鈴薯很有可能絕收。記者了解到,像甘肅定西的這種情況,在其他馬鈴薯產區也有零星的出現,分析師張洪瑞認為,這種局地的減產絕收,尚不足以改變全國馬鈴薯的行情走勢。
張洪瑞:甘肅那邊基本是靠天吃飯,他那邊減產基本是每年都會發生,減產現象比較普遍,去年減產就在30%左右,甘肅那邊減產對全國影響不是特別大,因為全國馬鈴薯擴增面積很大。
根據統計,2016年全國馬鈴薯的擴種面積大約在10%到15%,僅在山東,擴種的面積就達到了11萬畝。安徽百大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分析師李濤認為,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在去年和今年出現了顯著的增加,是因為行情好,種植戶自身做出的選擇。
李濤:我們感覺近些年農戶并不盲目,種植規模的增加比過去理性了很多,2015年馬鈴薯效益偏好,在這種情況下種植戶擴大了種植面積。雖然說馬鈴薯主糧化的步伐已經邁出,但是根據目前的觀察,還處于實施的初步階段,像在河北、甘肅生產大區才會設立淀粉加工廠,和有一些鼓勵政策等,預計2到3年內馬鈴薯市場的種植量跟銷量,與這個主糧化的關系不是特別大。
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洪瑞認為,在目前情況下,馬鈴薯規模種植企業、種植大戶要盡量提前上市,錯開高峰期,同時注意產品的質量,來盡量保護收益。
張洪瑞:按照當前這個階段來看,市場貨源供應量大,但是總體來說好貨偏少,所以好貨的銷路還是不錯的,規模種植的話后期要著重看好出貨時機,因為量比較大,上市的地區也比較多,市場也比較疲軟,所以找好時機,盡量把這個貨及早的出去,建議河北內蒙的種植戶盡量把銷售時間錯開,集中上市價格肯定會很低。
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已經出現了擴種,安徽百大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分析師李濤表示,下一段時間,只要市場不出現大的波動,馬鈴薯的栽培面積,或許將持續出現擴種的局面,對于種植戶來說,在關注行情的同時,要關注國家的政策,就目前來看,應該對馬鈴薯的行情走向持有一定的信心。
李濤:馬鈴薯主糧化是國家戰略,是會鼓勵種植的,在種植擴大的情況下,集中上市期馬鈴薯的價格肯定會出現下跌,這是正常的現象,農業生產具有長期性,農戶應該跳出某個年份,按照總體趨勢來看。我認為下一階段馬鈴薯的發展速度會是很快的。
對于短期的價格波動,李濤的建議是:一是提早上市;二是多模式銷售,比如在批發市場租賃攤位進行銷售,同時建立倉庫,馬鈴薯耐儲存,錯開高峰期;三是種植大戶彼此聯合,成立淀粉加工廠,或者跟加工廠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參與全產業鏈來提升效益。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央廣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