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關于“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程”的決策部署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93號)提出的“積極探索和總結成功的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的要求,農業部和中國農業銀行決定加大對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的金融支持。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合作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下簡稱“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農村一二三產業已呈現出融合發展勢頭,但農業發展基礎依然薄弱,融合主體帶動能力總體較弱,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仍面臨較多困難,尤其是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亟待解決。
金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和血脈。金融支持是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加大金融支持,有利于引導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扶持政策與信貸資金有效對接,發揮政策對信貸支農資金的撬動作用,引導信貸資金向產業融合領域投放,培育讓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的新型經營主體,推動農業生產、加工、銷售、休閑旅游等一體化融合發展。加強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金融支持合作,是農業部門履行行業管理職能的重要工作內容,是創新政府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的具體體現,更是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取得實效的有效途徑;同時,是農業銀行貫徹中央“三農”改革發展戰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創新金融服務、搶抓發展機遇、促進“三農”和縣域業務發展的必然選擇。各級農業部門和農業銀行要充分認識金融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意義,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加強合作,合力助推產業深度交叉互動、融合發展。
二、明確目標,突出重點
按照基在農業、利在農民、惠在農村的基本原則,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能夠讓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的新型經營主體為對象,充分發揮農業部門組織協調優勢和農業銀行資金優勢,積極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加大政策扶持和金融服務力度,支持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融資,探索發展多種類型農村產業融合方式、培育多元融合主體、建立多形式利益共享機制和實現機制,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增收鏈,推動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儲藏、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銷售、餐飲、休閑旅游等一體化融合發展。
各級農業部門、農業銀行要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根據農業部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工作安排,按照《中國農業銀行關于做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金融服務的意見》(農銀發〔2016〕31號)相關要求,堅持政府引導、商業運作,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支持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主體。
一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銷。支持農民合作社(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國農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單位)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包括采收、產地處理、貯藏、烘干等初加工及運輸、銷售等環節和休閑旅游設施建設,開展綜合性服務、農村電子商務等平臺建設。優先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利用“四荒地”開展農村產業融合活動,探索新型經營組織的生產設施用地、附屬設施用地和配套設施等使用權抵押融資模式;鼓勵探索企業與企業、農民與市民、政府與企業、合作社與城市社區等多種合作方式,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商業模式創新。
二是大型原料基地與加工流通企業協同升級。支持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生產原料基地與農產品加工領軍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技術裝備升級的協同建設,特色農產品原料基地與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技術研發一體升級,“菜籃子”產品生產基地與大型中央廚房供應體系的聯動發展;支持原料基地研發并規模化種植適用于加工的專用原料品種,支持加工企業技術研發升級,完善倉儲物流設施,健全市場營銷網絡,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推進品牌化建設。
三是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與農戶聯合建設原料基地和營銷設施。支持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與一定數量的農戶合作共建標準化原料基地、農產品保鮮包裝、主食加工、直銷配送或餐飲服務設施;支持企業和農戶創新訂單農業,企業為農戶提供貸款擔保、資助訂單農戶參加農業保險;支持企業發展股份合作,采取“保底分紅+按股分紅”等方式,讓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
四是休閑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聯合建設公共服務設施。支持休閑農業聚集村和帶動農民分享利潤的休閑農園、電子商務企業,建設進村道路、生態停車場、田間觀光道路、木棧道、觀景臺、農耕文化科普展示場所、多功能生產體驗中心、游客接待休息設施、生態廁所、生產生活垃圾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電子商務配送設施等公共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
五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農產品加工園區、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全國農產品及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試點園區、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等建設標準化、規模化原料生產基地以及營銷設施,帶動農戶和農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建設農產品及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公共設施,對副產物進行循環利用、高值利用、梯次利用;建設配套體系化物流配送市場營銷網絡,拓展電子商務、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業物聯網、價格信息、公共營銷等服務功能;應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現代技術,發展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及綜合服務,拓展創意農業、高科技農業、會展農業、中央廚房、食品短鏈、社區支農、農業眾籌等新型業態。
六是農民創辦領辦農村一二三產業實體。支持返鄉農民工、中高等學校畢業生、退役士兵、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實用人才、技術能手、大學生村官等創辦領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發展設施農業、規模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民俗民族工藝產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產品流通與電子商務、養老家政服務、生產資料供應服務等農村一二三產業。
三、加強指導,創新服務
各級農業部門要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優勢,采取人員培訓、銀企對接、市場拓展、專家研討多種方式,培育產業主體,健全產業組織,加強項目指導和行業服務。促進財政支農各項補貼專項與農業銀行金融資金有效結合,放大財政加金融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效果。將金融支持與正在開展的財政試點項目、“百縣千鄉萬村”示范工程、產業融合先導區建設等工作統籌推進,整合資源,優化、提高政策支持效果。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農民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休閑農業企業、農產品加工園區等經濟實體參與有關項目實施。
各級農業銀行要根據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的要求,穩步增加貸款投放規模,將“百億百家”行動、“萬社促進計劃”等金融服務和“城鎮化貸款”“農家樂貸款”“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等金融產品,積極用于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支持;對符合信用貸款條件的,要采取信用貸款方式;對重點單位的優質貸款,要在規定范圍內適當下浮利率,優化期限結構。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根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各類經營主體的特點,積極推廣季節性收購貸款、項目實施單位集群客戶融信保業務等特色產品;探索基于政府財政支農資金與土地整理收益為擔保的農村產業融合PPP融資模式;開展以倉單質押、訂單質押為核心的“供應鏈”融資服務,破解農產品供應鏈流動資金需求季節性、集中性較強的約束;向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包括債券承銷、上市顧問、企業年金托管、資產證券化、金融租賃在內的高端金融服務。創新擔保方式,擴大應收賬款質押、存貨質押、大型加工設備抵押、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等新型抵質押方式的適用范圍;加強與各類農業擔保公司的合作,拓寬擔保渠道,解決項目擔保難問題。
四、明確職責,共同實施
各級農業部門要支持農業銀行開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有關工作,提高工作的針對性、操作性、時效性,積極推薦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推薦的項目及主體要具備產業基礎和實施條件。項目地區在產業融合發展領域具備一定發展基礎,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實施主體有良好的社會信譽,管理規范,運營良好,業績優良,且融資需求比較迫切。同時,要具備市場前景和成長潛力。項目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示范性強,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具有較強帶動作用;地方政府重視支持,對項目建設具有一定的配套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農業部門要加強對項目實施單位使用貸款的指導,幫助企業防范金融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農業銀行各級分行、支行利用自身產品和網點優勢,加大向各級農業部門所推薦的、符合條件的項目支持;各級農業銀行要開設綠色審批通道,為項目提供方便快捷的審批流程和融資渠道;對于農業部門推薦的、符合本行信貸規定的項目,及時納入營銷和信貸支持范圍,按照擇優扶持、控制風險的原則,優先受理、優先調查評估、優先安排資金規模;農業部門推薦的重大項目,由農業銀行總行直接組織營銷和業務受理。
各級農業部門和農業銀行要切實加強溝通協作,相互密切配合,建立高效的部門協調機制。農業部和農業銀行總行建立部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工作制度,重點做好政策研究、信息交流、重大項目協調以及監督檢查等工作。省級以下農業部門與農業銀行一級分行以下分支機構要加強溝通,共同確定重點支持的企業和項目;對納入信貸支持范圍的重大項目,雙方聯合進行項目調查評估;每年要匯總分析當年項目推薦、貸款投放和經濟效益等情況,并將情況報農業部和農業銀行總行。
農業部辦公廳 中國農業銀行辦公室
2016年8月5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