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特色小鎮:沒有特色產業你還怎么特?

[ 作者:羊城論建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28 錄入:吳玲香 ]

今年7月份,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公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到2020年我國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而在今年早些時候,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也專章提出“加快特色鎮發展”。

對此廣東迅速響應,廣東省發改委區域經濟處處長陳旭介紹,經我省初步研究,目標到2017年建成3050個獨具嶺南魅力、環境優美、形態多樣的省級特色小鎮,到2020年建成100個左右省級特色小鎮,產業發展、創新發展、吸納就業和輻射帶動能力顯著提高,成為我省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一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廣東省共有6個鎮入圍,分別是:佛山北滘鎮,江門市赤坎鎮、肇慶市回龍鎮、梅州市雁洋鎮、河源市古竹鎮及中山市古鎮。但是廣東的特色小鎮特在何處?1223日,2016華瑞興城鎮化投融資論壇第十二期暨南方PPP沙龍第五期“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在廣州舉行。記者借此機會,采訪了參與特色小鎮建設、規劃的相關專家與領導。

建設特色小鎮的成敗是理念

陳旭介紹,廣東對特色小鎮的定義是指小城鎮或城市指定地區,以特色產業集聚發展的,融合產業文化、旅游、生活的重要發展平臺,也是宜創、宜業、宜游、宜居的地區。“所以建設特色小鎮的成敗是理念,如果只做產業規劃,它就建設成專業鎮或者園區;只做創業創意,那就只是孵化器;只規劃設計,那就是中心鎮的規劃設計;只有文化規劃設計,打造成的是歷史文化園區;只旅游設計,形成的是景區的規劃設計。因此特色小鎮的建設需要對理念的融合并創新,形成產業鏈、創意鏈、資金鏈、人才鏈等全方面的鏈接。”

今年720日,省政府召開的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現場會強調,特色小鎮要突出一個“特”字,首先在于產業有特色,這是特色小鎮發展的根基。“特色小鎮是指在城鎮(城市)的特定區域,以特色產業集聚發展為特征,融合產業、文化、旅游、生活等功能的重要發展平臺,是‘宜創、宜業、宜居、宜游’的新型發展空間”。省發改委副主任余云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我省將以特色主導產業和經典產業為重點,打造“9+n”特色小鎮新形態。“包括智能制造小鎮、綠能科技小鎮、海洋特色產業小鎮、互聯網+小鎮、時尚小鎮、工藝小鎮、文化創意小鎮、生命健康小鎮、旅游休閑小鎮”。

廣東東籬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葉軍認為,特色小鎮是新型城鎮化在三四線城市落地的抓手,在一二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配套已經處于相對飽和的狀態。而特色小鎮,重點是特色與產業聯動,三四線城市,不管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產業發展,都有巨大的需求,“就比如廣東提出振興粵東西北,我認為這可以和特色小鎮的建設相輔相成。”

記者發現,廣東省首批入圍國家級的6個特色小鎮,處于我省經濟最發達的廣深佛地區的,只有佛山北滘鎮。

特色小鎮建設應著重于創新

華瑞興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建泓咨詢首席咨詢顧問魏濟民律師認為,特色小鎮作為一個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融合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功能于一體的產業平臺,如何科學的設計小鎮的基本類型,系統設計小鎮的規劃方案,確定合適的融資模式,創新小鎮的運營模式等,對推進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至關重要。隨著特色小鎮的培育由申報逐漸進入實施階段,特色小鎮的規劃和建設問題已經提上議程。

廣東省珠江發展規劃院羅小虹副院長認為,首先是規劃上的創新。特色小鎮規劃不應追求“大而全”,而更應側重“小而美”、“特而強”、“活而新”,體現“產、城、人、文”的有機結合,實現既有個性氣質又集約用地的目的。同時要實現跨界融合、共享的創新。包括產業與城鎮、自然生態之間的融合,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當地傳統特色產業與先進制造業、智能裝備產業、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的融合,要使文化基因和先進科技植入產業發展全過程,讓傳統與時尚的結合誕生出新業態。

羅小虹以東莞市松山湖為例,當地正努力建設“互聯網+”小鎮,結合自身產業特點,積極完善小鎮創新創業生態,互聯網特色產業集群初具規模。目標2018年,小鎮建成220萬平方米創業載體投入使用,力爭培育35家互聯網產業龍頭企業、500家互聯網創新型應用中小企業。新產業,使特色小鎮成為培育新經濟的載體。

在陳旭看來,投融資方式的創新也格外重要。特色小鎮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單靠政府財政顯然不現實也不符合政策導向。建議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進行特色小鎮開發和建設,這不僅順應近兩年的熱點趨勢,也能開放投資,讓民間資本介入到政府項目中來。PPP模式有助于減輕地方財政壓力,打破行業壟斷和市場壁壘,營造權力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投資環境。此外,特色小鎮的建設實際上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打造新的產業發展平臺,對于國家產業園整體發展而言也會是一個重要的補充類型,未來商機無限,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皆可以在特色小鎮中找到合適的投資標的。因此政府可以引導各類發展基金、金融機構等多渠道資金的投入,完成特色小鎮的開發和建設。

對此,廣東省政府也提出,要創新市場化開發建設運營機制,走出一條具有廣東特點的特色小鎮發展新路子。

如何挖掘小鎮產業特色

今年720日召開的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現場會強調,特色小鎮要突出一個“特”字,首先在于產業有特色,這是特色小鎮發展的根基。那么,如何挖掘產業的特色?葉軍以化隆拉面特色小鎮為例進行了分享。今年,1031日,東籬環境與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共建國家級特色小鎮。葉軍介紹,他們計劃將化隆拉面特色小鎮,打造成拉面產業主導、全域旅游融合發展,構建旅游休閑目的地、消費產業聚集區、新型城鎮化發展區三區合一,產城鄉一體化的新型城鎮化模式,構建“多產業支撐、多架構發展”的發展策略。如何落地呢?葉軍的設想是以PPP商業模式落地,用三年的時間,把政府10年的基礎設施完成建設,真正實現:形象、產業、就業、扶貧、稅收、大幅展開。以IPO作為最后的退出,實現讓農民成為產業工人,實現讓農民成為擁有五險一金的股東,以產業真正解決了農民的出路。

而對于廣東,葉軍認為該模式同樣可行。今年122日,“回龍中國特色小鎮建設全面啟動儀式”在肇慶市高要區隆重舉行,肇慶高要區回龍鎮發展定位為“國家級廣府文化特色小鎮”。東籬環境結合高要獨有的廣府文化,挖掘本土有機生態產業發展潛力,運用產城融合理念策劃完成。由于方案主題突出,特色鮮明,材料完善,一舉獲得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首肯,成功入選廣東首批國家級的特色小鎮。葉軍介紹,他們還還將在產業招商運營,生態修復,水系改造,文旅產品打造等方面繼續為回龍中國特色小鎮保駕護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頭條(頭條號/羊城論建)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免费国产免费色色国产 | 在线人成视频午夜福利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潮潮 | 久久免费视频二区 | 一伊人久久香线蕉综合 | 中文字幕久久天堂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