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嚴守生態紅線須健全管控制度

[ 作者:班娟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2-10 錄入:吳玲香 ]

《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日前公布,意見明確提出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網民認為,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不易,嚴守更難。各地區、各部門應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完善監管和考核機制,加快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和賠償、生態保護補償等制度,形成生態保護合力,筑牢生態底線推動綠色發展。

紅線劃得實方能守得住

“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生態保護用地越來越少。”網民“秦豫”說。不少網民指出,多年來累積的一些生態環境問題,不僅成為民生之痛,也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影響著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無論是從人民群眾對健康、美好生態環境的渴求來看,還是從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生態保護紅線這條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都要劃好。

“作為‘18億畝耕地紅線’之后的又一條上升至國家生命線高度的紅線,‘生態保護紅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耕地紅線只是針對耕地,但生態保護紅線囊括耕地、森林、沙漠、海洋等所有重要生態空間,是國土空間保護的強力拓展。”網民“老崔”說。

一位網民稱,劃定生態環保紅線無疑是雪中送炭之舉,唯有“劃得實”方能“守得住”。

強化過程監管和責任追究

網民認為,各地在執行劃定工作時,要對整體生態環境進行科學評估和考量,避免被局部或小團體利益所綁架。要把禁止開發、限制開發與紅線劃定結合起來,把重點開發與控制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結合起來,把優化開發與提升行業生產效率標準結合起來。

還有網民指出,生態保護紅線之所以成為“紅線”,在于其約束作用。發揮生態保護紅線的底線作用,必須讓“紅線”落地并實施嚴格監管,對任意改變國土空間用途堅決說“不”,防止不合理開發建設活動。要從制度、體制和機制入手,做好過程監管和責任追究。

網民“蒙麗珍”建議,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和其他激勵制度。盡快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經濟補償辦法,深入開展綠色GDP和生態價值研究,將生態保護補償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制定配套的獎懲辦法,以此為基礎做好經濟監管,適度加大經濟監管負向激勵力度,確保真正落實生態紅線管理辦法的區域能夠獲得經濟補償,而沒有好好落實的區域得不到生態補償,甚至還要對其征收高額的排污費和環保罰款。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工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综合 | 最新国产区在线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偷伦 | 亚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自拍自偷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