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盤活集體用地 打造田園綜合體

[ 作者:南方都市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355 更新時間:2017-03-20 錄入:吳玲香 ]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聚焦三農,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盤活集體用地 打造田園綜合體

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昨日發布。這份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工作,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工作主線。

這份文件全文約13000字,共分6個部分33條,包括: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

文件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文件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長期過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面臨許多重大考驗。必須直面困難和挑戰,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陣痛,盡力降低改革成本,積極防范改革風險,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

近幾年我國在農業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開了頭、有進展,但需要在發展目標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數上再理清,在政策舉措上再加力。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農辦主任、中央財辦副主任唐仁健說,只有牢牢把握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為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好先鋒、提供支撐,才能開辟出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境界。

專家解讀

主要目標

增加農民收入 保障有效供給

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大的變化,出現許多新矛盾新問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農辦主任、中央財辦副主任唐仁健說,主要是農產品需求升級了,有效供給跟不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到了極限了,綠色生產跟不上;國外低價農產品進來了,國內競爭力跟不上;農民增收傳統動力減弱了,新的動力跟不上。

他認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突出的是結構性、體制性矛盾。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從供給側入手、在體制機制創新上發力,從根子上解決這些矛盾問題。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給體系是否優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農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實惠。主攻方向是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唐仁健表示,要用改革的辦法來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他特別強調,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還可能會經歷大的陣痛,付出一些代價,但在方向性問題上不能出大的偏差,不能犯顛覆性錯誤,必須守住三條底線,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

唐仁健在解析文件內容時說,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結構調整和改革兩大板塊。其中,農業供給側結構要推進三大調整,包括調優產品結構,調好生產方式,調順產業體系。而改革的核心是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實現三大激活: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

兩個思路

財政做好整合 培育新產業新業態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當下,如何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唐仁健指出了兩個思路: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和財政上做好整合和撬動兩篇大文章。他說,文件把壯大新產業新業態作為推進改革的重大舉措,在用地、融資、人才、基礎設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

要像當年抓鄉鎮企業一樣抓新產業新業態,使其成為農業農村發展新的增長點,成為農民持續較快增收新的動力源,再在農村來一次新的異軍突起,讓農村成為引人入勝的天地、農業成為令人向往的產業、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他說。

唐仁健同時表示,確保農業農村投入,一方面是確保增量,文件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確保農業農村投入適度增加。另一方面是下功夫用好用活存量,做好整合和撬動兩篇大文章。

整合,就是通過對存量資金進行統籌整合,集中力量把最該辦的事辦好。文件提出發揮規劃統籌引領作用,多層次多形式推進涉農資金整合;推進專項轉移支付預算編制環節源頭整合改革,探索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

撬動,就是把有限的財政資金作為藥引子,吸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文件提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獎代補和貼息、建立擔保機制、建立風險補償基金、設立各類農業農村發展投資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等措施。

亮點舉措

防止集體資產被外來資本控制

唐仁健說,當前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鄉村養老等新產業新業態用地需求旺盛。因此,文件提出允許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采取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等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發展。

文件強調,要認真總結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經驗,在充分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防止外部資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維護農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權,探索農村集體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閑農房及宅基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他指出,宅基地等集體建設用地利用中要注意兩點:嚴禁違法違規開發房地產或建私人莊園會所;注意保護農戶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權利,防止集體資產被外來資本控制。

文件還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收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

唐仁健表示,當前急需培養鄉村建筑設計、鄉村規劃人才。文件對此提出,鼓勵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開設鄉村規劃建設、鄉村住宅設計等相關專業和課程,培育一批專業人才,扶持一批鄉村工匠。 新華社

農業供給側結構要推進三大調整

調優產品結構,突出字。

消除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減少低端供給,拓展中高端供給,突出優質專用大宗農產品和特色優勢其他農產品的生產供給。文件提出要統籌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優化農業區域布局,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調好生產方式,突出字。

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修復治理生態環境,既還歷史舊賬,也為子孫后代留生存和發展空間。文件提出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加強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等。

調順產業體系,突出字。

著力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三產深度融合,實現農業的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文件提出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加快發展現代食品產業、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等。

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實現三大激活

激活市場。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完善農業補貼制度等重要舉措。

激活要素。改革財政支農投入機制、加快農村金融創新、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保障機制等重大政策舉措。

激活主體。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和吸引各類人才回鄉下鄉創新等政策措施。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六大要點

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

統籌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繼續開展糧改飼、糧改豆補貼試點,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抓緊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完善家庭農場認定辦法,扶持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建設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創造良好農產品國際貿易環境。健全農產品貿易反補貼、反傾銷和保障措施法律法規。

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加快建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和節水激勵機制。全面推行用水定額管理,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考核。實施第三次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

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加強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推進山水林田湖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加快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啟動長江經濟帶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完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補助政策。

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加快發展現代食品產業。在優勢農產品產地打造食品加工產業集群。

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打造一村一品升級版,發展各具特色的專業村。支持建設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

加強農業科技研發,強化農業科技推廣。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打造一批星創天地。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激勵機制,深入推進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建立差別化農業科技評價制度。

提升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水平,開發農村人力資源。探索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鼓勵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開設鄉村規劃建設、鄉村住宅設計等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一批專業人才,扶持一批鄉村工匠。

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

持續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加快修訂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推動建筑設計下鄉,開展田園建筑示范。支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籌資和保障機制。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扎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2017年再脫貧1000萬人以上。

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

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堅定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科學儲糧。

完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財政支農投入機制,加快農村金融創新。支持金融機構增加縣域網點,適當下放縣域分支機構業務審批權限。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立法。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保障機制,嚴禁違法違規開發房地產或建私人莊園會所。健全農業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村創業創新體制,統籌推進農村各項改革。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都市報 2017020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五十六十老熟女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刚交 | 色五月激情五月亚洲综合久久 | 在线观看片免费观看不卡 | 亚洲精品成AV人在线观看片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