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深度貧困地區可持續脫貧的治本之策當然還是產業扶貧。然而,產業扶貧的可持續卻需要內在和外在兩個能量場。內在能量場是根本,即培育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外在能量場是基礎,包括政府投入、社會各界參與等。而“懸崖村”脫貧,恰恰是兩個能量場更好結合,通過外在更好激活內在的結果。
曾經,一組孩子徒手攀爬懸崖的照片令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勒爾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懸崖村”廣為人知,令人近乎絕望的貧窮讓公眾對村民格外牽腸。
如今,不到兩年時間,這里舊貌換新顏:建起索道,幾噸重的山貨不到一小時就能運到山腳;開通網絡,不少青年當起了“網紅”,借助視頻直播銷售特產、展示鄉土風貌;開發旅游,工商資本進入,村民搞起農家樂,專門體驗峽谷風情的游客一批接一批……村民們錢袋子鼓了,與外界交流多了,生活陋習改變了,笑容也更舒心了,一派新氣象,點燃了這里的新希望。
“懸崖村”的脫貧故事,無疑為我們到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振了士氣,不僅因為這是一個在環境極度惡劣、交通極度不便條件下,沒有采取易地搬遷而就地實現脫貧的個案,更是因為它為我國深度貧困地區實現可持續脫貧提供了樣本。
當前,我國脫貧事業正處在攻堅拔寨、啃硬骨頭、涉深水區的沖刺階段,一方面要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另一方面要實現脫貧的可持續性,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從前者看,我國類似于“懸崖村”的深度貧困地區依然不在少數,這些地區之所以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既要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更主要的則是內生動力不足因素的制約。針對深度貧困,有的地方采取易地搬遷的政策,雖然也能取得一定成效,卻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而且也不是所有村民都希望搬遷,不是所有“懸崖村”都適合搬遷,如何讓他們就地致富,是深度貧困地區脫貧過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個課題。
從后者看,雖然我國5年來累計減貧6853萬人,消除絕對貧困人口2/3以上,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脫貧成績舉世矚目,但是如何更好地提高脫貧質量,如何建立起脫貧的長效機制,依然是一塊需要啃下來的硬骨頭。尤其在深度貧困地區,本身發展生產的條件就先天不足,擺脫貧困的信心就相對低迷,也就更加不能單純依靠政策性“輸血”,更加需要在脫貧的可持續上多花心思,不能讓“實惠”一走就“破鍋”。
實現深度貧困地區可持續脫貧的治本之策當然還是產業扶貧。然而,產業扶貧的可持續卻需要內在和外在兩個能量場。內在能量場是根本,即培育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外在能量場是基礎,包括政府投入、社會各界參與等。而“懸崖村”脫貧,恰恰是兩個能量場更好結合,通過外在更好激活內在的結果。
“懸崖村”脫貧的寶貴經驗在于:政府搭建現代化平臺,貧困戶自力更生,立足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產業。這條供其他深度貧困地區借鑒的經驗,具體而言,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政府加強科學謀劃,為“造血式”扶貧創造良好條件。其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利用PPP模式、引進社會公益組織援助等方式,完善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補齊發展短板;其二,注入現代化要素,比如搭建互聯網平臺,利用互聯網撬動貧困戶增收渠道的多樣性,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市場價值;其三,引進工商資本,合理開發當地優勢資源,并完善其與村集體、村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戶勤勞工作、走出貧困。
貧困戶自力更生,積極利用要素資源發展產業。其一,轉變思想觀念。狠剎一味“等、靠、要”的“懶漢”思想,靠自己的雙手實現富裕;其二,立足資源稟賦發展產業。深度貧困地區往往開發程度較低,自然生態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較好,適合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和休閑農業,因此,貧困戶如果產業選擇得當,發展產業的增值效率往往高于一般地區;其三,充分利用好現代化生產要素。借助政府搭建的互聯網等平臺,開展農產品銷售、休閑農業推介、農業技術學習、對外交流等等,將“死”要素變為自己脫貧致富的“活”本領。
當然,“懸崖村”有其特殊性,借鑒其脫貧經驗不能簡單地拿來就用,還是要基于本地實際,多些政策創新,多些實事求是,多些長效機制,栽下適合本地土壤的“種子”,才能開出更加美麗的花朵,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讓貧困群眾真正丟下貧窮的包袱,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馳而不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