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農業領域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解決新時期農村發展面臨矛盾問題作出的重大政策舉措。針對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既面臨諸多有利條件又必須加快破解各種難題,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1號文件提出了《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2016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湖南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指出,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為此,中央決定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作為2017年黨中央、國務院1號文件的主題,要求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推進結構調整、體系優化、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和發展方式轉變。這一政策對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意義重大、影響長遠。在貫徹落實文件過程中,各地方、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把做亮地方特色農業作為重要抓手,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深入推進、轉變方式、深化改革、積極為之創造良好政策環境條件。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分層次、分區域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是解決重大矛盾問題,能否真正解決問題是評價改革成效的關鍵標準。這個問題產生的背景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生產力發展水平提高,農業農村發展受全球化影響增大,稀缺資源配置的空間和范圍不斷拓展,需要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理念指導新時期的工作。在現階段,主要問題是:在市場拉動和政策支持保護下,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穩定發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而我國人口的農產品消費數量總量已趨于穩定,但質量要求提高、類型要求多樣化、服務需求不斷增長,現有部分農產品生產存在數量過剩、價格過度回落、損害生態環境問題,農民收入增長后繼乏力,農業支持保護政策不完善,結果部分稀缺資源配置存在浪費、效率不高、不可持續問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2017年全國農業政策改革的總體要求和統一安排,對不同層次、不同地區和不同部門而言,所要解決的具體矛盾和具體問題是不同的,比如在全國范圍的宏觀層次重點是總量平衡問題、結構調整問題、布局優化問題和體制政策問題;在地方工作方面重點是特色產業發展問題和農民轉移問題;在部門工作方面重點是專業化問題和社會化問題;在農民企業工作方面重點是經營決策問題和生產技術問題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的角色是有限政府,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干有限的事并把事干好,檢驗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不成功,要引入時空條件,區分不同的層次、地區、部門和單位,實行問題導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鍵是看是否真正解決了問題。
做亮地方特色農業是深化改革的最重要內容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礎是地方農業發展成果,做亮地方特色農業在深化改革中最為重要。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唐仁健在2017年2月國務院新聞辦組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2016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加強“三農”工作,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出穩、進、新的良好態勢,表現為穩中有進、穩中有新,農業大勢穩、基本面好,一些重要改革發展領域有進展、有突破,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新動力新動能不斷增強。這是我國2017年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基礎。換言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充分利用好現有地方部門發展成果,通過扶優扶強、拾遺補缺和對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工作進行調整完善實現目標。由于農業發展的特殊性是地域性比較強,比如有的地方就適合種棉花、有的地方就適合種甘蔗、有的地方就適合種糧食等,而現代經濟發展的規律是行業部門不斷變化、市場范圍不斷擴大、勞動分工不斷深化細化、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等,因此,在改革路徑上,要重點立足地方農業發展成果,把做亮地方特色農業作為深化改革最重要的內容,深入開發地方特色優勢,發展農業全產業鏈經營和產業集群,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城鄉互動發展,改革完善農村管理體制和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將產業優勢轉變為收入優勢,將比較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同時,在現階段,我國農業勞動力占比仍然較高,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而農產品消費需求總量是有限的,農業增長空間也是有限的,與發展地方特色農業相配套,促進農業勞動力向外轉移和實現農業轉移勞動力市民化,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巡視員、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中國經濟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