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一年多來,鄉村振興戰略開篇布局,有序推進,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基層干部的熱烈響應,全社會重視鄉村的意識空前提高。下面分三個部分來介紹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進展和未來安排。
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一年來的重要進展
一是加緊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頂層設計。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宏觀戰略框架,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務、定政策。2018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層面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同時召開了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會議,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些工作重點。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八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再次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系統深刻闡述,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重大。特別是第一次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接下來還要制定《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和《鄉村振興戰略促進法》等。
二是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總體要求是要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五級書記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責任人。多數省份到2018年年底都專門組建了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不少省份由省級黨政一把手任組長。各個省結合本地實際印發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意見、一些專項規劃和行動計劃等。
三是制定并出臺了一些政策方案和重大舉措。例如,已出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等。針對制約鄉村振興人、地、錢等方面的問題,各部門、各地都在積極探索一些新的解決辦法。
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工作層面存在著一些傾向性的問題,面臨一些制約因素,需要克服和突破。
一是需要克服兩種傾向性的問題。一種傾向性的問題是一些地方沒有真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一個優先位置,在干部配備、資金投入、資源傾斜等方面,停留在號召層面。另一種傾向性的問題是一些地方對鄉村振興的期望值過高,盲目提檔加速,急躁冒進,層層加碼,追求短期速效。
二是需要突破三大制約因素。其一,投入不足的制約。在經濟增速放緩、財政支出壓力加大以及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嚴格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與鄉村振興任務相匹配的投入保障機制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單靠地方財政、僅靠現有的投資渠道和投入規模是遠遠不夠的。其二,人才匱乏的制約。振興鄉村需要人才,要留住人才,也要引進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是鄉村振興面臨的突出問題。其三,建設用地缺乏保障的制約。很多地方反映,下達給地方的建設用地指標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保工業發展,保城市建設,保重大工程,農村要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在建設用地方面是缺乏保障的。與此同時,農村也存在比較多的閑置零散的建設用地。所以,一方面農村守著很多建設用地,另一方面農村又沒有建設用地用,這是一個困局,需要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
三、鄉村振興戰略未來兩年要研究的重大問題
2018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今后兩年的“三農”工作作出了一個全面部署。
一是要集中力量完成“三農”工作硬任務,關鍵是要打贏脫貧攻堅戰。今明兩年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必須對標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是“三農”工作今明兩年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是底線任務、重中之重、急中之急。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集中優勢力量,攻堅克難。要實現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解決區域性的整體貧困。要重點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要提高脫貧質量,實現穩定脫貧,防止和減少返貧,需要研究建立防止因病返貧的長效機制。同時,要堅持在脫貧攻堅期內脫貧不脫政策,貧困人口退出以后一段時期內幫扶政策不變、力度不減。
二是要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關鍵是要保障糧食安全。當前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必須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毫無動搖地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增添底氣,增加回旋余地。對糧食的供求形勢不能過于樂觀,要加強糧食產能建設,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糧食產量,穩定對糧食的各種支持政策,調動地方抓糧、農民種糧兩個積極性。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既要穩定稻谷、小麥的生產,同時也要穩定玉米的生產。
三是要完成鄉村振興戰略起步期的重點任務。今明兩年仍然處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起步期,“三農”工作必須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總抓手來謀劃和安排,完成好起步期的各項任務。其一,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解決修路難、如廁難、環境臟亂差,仍然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點任務。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已經制定了一個三年行動計劃,主要是圍繞生活垃圾污水的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以及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重點任務。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臟亂差的面貌必須得到根本性改變,起碼給農村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于此同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與各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不能脫離實際,尤其是在貧困地區,最重要的任務仍是脫貧攻堅,其他工作不能喧賓奪主。其二,要加強鄉風文明建設。要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農民的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的文明程度。要加強鄉村治理,加快形成“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四是要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導向。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是做好“三農”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一個重大方針。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就是在干部配備上要優先考慮、在要素配備上要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要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要優先安排。四個優先中,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是最重要的。初步測算,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大約要投資7萬億以上,必須建立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對于財政,要把“三農”作為優先保障領域,增加總量,優化結構,提高效率。對于金融,要堅持農村金融改革的正確方向,農村金融要回歸本源,建立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滿足鄉村振興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對于土地出讓收益,要把“調整土地出讓收益的支出結構,提高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這個硬要求落實,尤其在縣市一級。
總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按照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構建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和工農關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實現現代化進程中,農村能夠不掉隊,農村能夠趕上來,農村能夠全面振興。
作者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本文根據作者在“清華三農論壇2019”主論壇上的演講整理,經本人確認并授權。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