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胡然然:鄉愁可寄未來可期

[ 作者:胡然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7-19 錄入:實習編輯 ]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以詩意的語言為當代中國提出一個不可回避的時代命題。在個體原子化、生活碎片化的現代社會,個體不僅面臨著與自然生態割裂與對立的危機,而且遭受著文化荒蕪與迷失的痛苦。而鄉愁,作為一種文化認同,不僅承載著人們對過往生活的憶舊思緒,而且寄托了人們對前現代社會的文化想象以及對后現代社會的文化期望。因此,守望鄉愁已經從過去個人層面的情緒表達轉變成社會層面乃至時代層面的精神需要。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農村作為傳統文明的載體和源頭,也是現代文明的根基和依托。尋訪鄉愁,必定要回到農村。從這種意義上說,留住鄉愁,也就留住了未來新農村發展的源動力。然而,能讓人想回就回的農村,并不是破敗落后的農村,也不是鋼筋水泥的農村。鄉愁可寄的農村,既要有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又要有現代生活的舒適潔凈;既要有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又要有守望相助的人情溫度。而實現以上美好圖景的路徑之一就是發展休閑農業,走文農旅融合發展的創新之路。

  由此而論,一些貧困地區反而因其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環境,擁有了令人艷羨的后發優勢。發展休閑農業旅游,應該通過對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增強文化自信,發掘潛在優勢,將豐富厚重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文化發展視域,將綠水青山變成農民致富增收的金山銀山,實現農村與城市在精神與物質層面的雙向對接,如此農村才能真正成為時代的前線,靈魂的后方。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這是我們不忘本心的美好愿景,也是開辟未來的必經之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7-07-1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国产在线 | 亚洲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 婷婷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一本大道在线播放欧美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