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南古村(鎮)為例
編者按:隨著城鎮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浪潮的日益高漲,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的工作,面臨著一個較為棘手的問題,即現代化生活需求與傳統村落保護之間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一矛盾,部分已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歷史文化名鎮的古村古鎮,甚至違背“修舊如舊”、“最小干預”和“可逆性”等保護原則,繼之以“重門臉,輕內容”的策略,造成實質上的修繕性破壞和置換性破壞。在保護利用傳統村落時,關注群眾民生固然沒錯,但是紅線不能越。因為踩紅線的后果將致使傳統村落喪失原生個性。只有通過立法來規范相關行為,才可避免類似“門臉式保護”現象的發生。
在古村(鎮)保護中,保護往往先從核心區及重點保護對象入手,但是這種核心與重點保護思想時常被質疑。只有門臉沒有內容的古村(鎮)建筑比比皆是。當我們看到一扇比較古老的門,推開門之后,映入眼簾的卻是現代化的鋁合金門窗。這就是“門臉式保護”意識下產生的典型結果。云南組幾日的考察發現,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多方因素共同造成的。我們只有應用法律的手段平衡各方利益,根據每個村(鎮)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保護的階段性特征,才能最終從“保門臉”到“保整體”的跨越。
一、“門臉式建筑”形成原因
“門臉式保護”在云南,包括筆者去年在廣西的考察中都有發現。這種保護現象的產生是多方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
時間是首要因素。即使在古建筑整體保護相對完整的祥云縣云南驛,我們發現這種現象亦十分明顯。茶馬古道第一大戶家的黃土墻與青磚古道,讓我們能夠想象古道昔日的繁榮景象,而當推開他們家的大門,一座現代式建筑讓我們回到了現實。這戶村民告訴我們,他家這個房子建于2002年,是在老房子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門窗全部重裝,但側面的房屋還保存著木結構。他們村從2003年開始注重古建筑的保護,隨著保護意識的增強,新建房屋只可以修建在古村之外。因而時間成了一個既核心又重要的因素。
其次,“門臉式”現象是古建筑與現代審美意識碰撞中的一種妥協。在黑井古鎮的采訪中,永和客棧的房東表示,他們并不那么喜歡古的東西,高大的水泥鋼筋房子反而住得更加舒服,只是政府要求要保住“門面”。在其他村落也有村民表示現代性建筑更美觀,保護古建筑只是上面規定的。最終,保“門臉”是政府指導與民眾審美相互讓步的結果。
再次,地域的限制促使了這種情況的產生。在文盛村與黑井鎮,狹窄的山環式村落布局,讓這里的地域十分受限制,人口的膨脹,村民無法得到新宅地,只能將古宅子各分幾家,里面進行私人改造,而門臉的位置是公共區域,一家不能私自動用,就被留了下來。
另外,保護資金利用的傾向性及保護意識的片面性影響。最終催生這種不倫不類的脫節式建筑,甚至有些門面上半截是古式的,下半截卻是現代式的,門臉也處于新舊半分家狀態。
二、消失的“門臉”及“門臉難保”困境
“門臉式保護”多少是為了面子工程,而連根拔起則“門臉”盡失,文盛村的考察中就發現了這種現象。我們親眼見證一所處于保護區主干道上,具有茶馬特征的古房子的整體拆除過程,從內到外全部推倒。正在房頂上拆除的村民告訴我們,沒法住了,政府又不來修,村里又沒地批給他們。我們關于此事也問及了鎮里相關負責干部楊棟。他指出,這里的土地非常緊張,房子是村民的,他們要拆也沒任何辦法,沒有資金補助給他們,只有通過口頭勸說的方式,讓他們在重建的時候按照規定的標準進行建設,并沒有權威性的法律條文規定。村里的干部對這些都不是很了解,他們對鎮里工作人員也不屑一顧。同處于云南地區,不同的縣、鎮關于保護的措施相差甚遠。云南驛的村干部表示,鎮上及縣里明確規定不能再次破環主干道,特別是歷史留下來的門臉,村民現在關心的是如何進一步保護。而在同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鎮)的文盛村情況截然不同,土地個人所有權及集體意識性保護的矛盾在文盛村體現的十分深刻,兩種關系的分裂與背離最終造成“門臉難保”的局面。
三、 爭議性解決方案
門臉作為一個古村(鎮)的臉面,是進入村落的第一印象。“看人先看臉”,古村(鎮)同樣需要一個合理的符合其特征的門臉。當我們感嘆只保門臉沒有內容的時候,有些地方連最為基本的門臉都消失殆盡。雖然保門臉成為一個非常受爭議的話題,但也成為保護中先行的一個方法。
1、古村(鎮)保護法勢在必行
文盛村連根拔起的古建筑是各方矛盾升級的產物,為了防止下一個文盛村的悲劇或文盛村下一個古建筑的消失,村落立法勢在必行。法律往往發揮著平衡各方權益作用。在沒有實際權力的鎮、鄉、村干部,他們希望國家能夠出臺相應的法律,讓他們在口舌之爭的調節中能夠有個依據,也好開展工作。一些地方性的法律文件及保護條例的權威性在不同的地區實行起來十分受限。在云南易縣出臺的法律文件在村民那里就可以成為一個依據說服他們,而在文盛村,經濟生活水平與人多地狹的現狀,導致一些地方性法律文化往往沒有太大作用。
2、“門臉式保護”與整體保護的協調
在村(鎮)保護中,不能實行一刀切,應根據村(鎮)不同的保護狀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處于保護初期的村(鎮),由于資金、技術及人的意識,保“門臉”已經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對于已經保護相對成熟的村(鎮),整體性保護理念必須形成。在保護的過程中,必須有能保全絕不只保門臉的意識。而且,太門臉的行為也往往會影響村民的生活。所以,保門臉不單單是為了保門臉,而是在不能保全的情況最保底的保護。
3、重點保護與二次保護
政府現在的傾向是保證核心區域,維持整個保護的效果。而在重點保護之后的二次保護中,往往顯得力量不夠。我們在黑井鎮的考察中發現進一步的保護仍只是停留在保門臉的階段。所以說要調節好重點保護與二次保護的關系,保證國家資金利用的合理性,不能只管外不管內,只管建筑而不關注里面所住之人。
四、總結
在村(鎮)保護中,那看似有些勢力的“門臉式保護”工程,卻是各方利益共同的結果。在各方利益協調不恰當的時候,門臉難保現象時常發生。在古村(鎮)的保護中,先保門臉在部分村落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是不得已而行之的方法。這個時候我們必須有法律的武器作為支撐,并在實行過程中,根據古村(鎮)的實際情況盡最大化的保護,報著能保總比不保強的思想,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最終形成先保部分,再進一步深入保護的方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