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對于鄉鎮黨員干部“踢皮球”現象,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不少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進行規范、約束、處理等。然而,在平時的工作中,筆者發現一部分的鄉鎮黨員干部在處理基層實際問題時,“踢皮球”的現象依然存在。誰之過?其實,筆者認為,這是我們鄉鎮一部分黨員干部自身素質出了問題。也是典型的個人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缺失的表現。如何杜絕,鄉鎮黨員干部“踢皮球”現象的發生?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進行。
一、鄉鎮黨員干部“踢皮球”現象。作為基層鄉鎮黨員干部,村社干部肯定是莫法處理的問題,才找到鄉鎮黨員干部協助處理,然而我們的一部份鄉鎮主要黨員干部缺乏擔當意識,責任意識。他們通常是這樣進行處理基層出現的問題“村社的事情嘛,呵呵!說得非常輕松,自己處理。更有個別鄉鎮主要黨員干部說,全鎮這么大,我們可管不了那么多,你們去自己去找辦事處分管領導,找到辦事處分管領導,辦事處分管領導說,你們自己去處理”,結果你推我,我推你,相互“踢皮球”,樂得個清閑!最終,事情未得到解決,繞了一大圈,問題又回到起點,矛盾最終還是指向村社干部!這樣一來,挫傷了村社干部工作的積極性,村社干部在群眾中的威信也全無,到頭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利于村社干部的成長,有損黨員干部在群眾中的形象。
二、加強干部理論學習力度。筆者認為,要杜絕一部份鄉鎮黨員干部辦事之間相互推諉、“踢皮球”現象的發生,最終,只有加強鄉鎮黨員干部理論學習力度,多形式提升鄉鎮黨員干部綜合素質。扎實利用好“兩學一做”、政治學習、自學、中心組學習等多種理論學習形式,進行“洗洗腦”活動,著力提升鄉鎮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和干事能力。
三、加大鄉鎮“踢皮球”黨員干部處理力度。作為縣、鄉鎮紀檢、監察部門應該加大對發現鄉鎮“踢皮球”黨員干部的打擊和處理力度,發現一起,通報一起、曝光一起、處理一起,絕不姑息!讓他們接受教訓,主動擔起擔子,提高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辦事干事的能力。
四、凡事多換位思考。當你是村社干部時,他們是鄉鎮黨員干部,遇到同樣的問題,我想,不說,結果肯定是一樣的。所以,作為黨培養多年的鄉鎮一級黨員干部,應該凡事多換位思考,增強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讓發生在鄉鎮“踢皮球”黨員干部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徹底消失。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扶貧開發辦公室)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