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我們要凝聚全黨全國全社會強大合力,以足夠的歷史耐心,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氣度,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朝著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不斷邁進。
一是堅持穩中求進,確保農村改革發展健康推進。“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三農”在國家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決定了推動農村改革發展在方向上不能出現偏差,不能犯顛覆性的錯誤。處理好城鄉關系及農村內部的生產關系,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著眼點。農村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面臨險灘暗礁,要樹立底線思維,做好應對各種情況的準備,防患于未然。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仍然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農村改革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一時拿不準看不清的做法,要先行試點,進行全面評估。看準了具有普遍適應性的措施,要積極推動集成、擴面與推廣,但不能急于求成。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確保現實問題得到解決。目前,“三農”工作在一些地方存在“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過去的經驗教訓表明,糧食生產一旦放松就會滑坡,農業農村工作一旦松懈形勢就會逆轉,并且長時間都緩不過勁來。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面臨著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農村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欠賬多、農村資源環境壓力大、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任重道遠、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須現代化等一系列帶有長期性、復雜性的問題,解決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堅持問題導向,敢于擔當責任,切實增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將“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體現在具體工作中,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將鄉村建設成為農民群眾的幸福美麗新家園,讓發展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
三是堅持量力而行,確保成效實實在在。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公共財政要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更大力度傾斜,確保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超越發展階段,不能吊高胃口,更不能為了追求短期政績,亂開“空頭支票”。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持之以恒,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進。要腳踏實地多“雪中送炭”,謹防浮躁之氣,千萬不能搞成運動戰、突擊戰。
四是注重頂層設計,確保任務實施科學有序。“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涉及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各個方面。只有做好頂層設計,謀定而后動,才能有序推進。各地和相關部門要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做好自身規劃,明確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部署好工程、計劃和行動,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要增強規劃的前瞻性、約束性、指導性,發揮好規劃的引領功能。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和特點,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突出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不搞統一模式。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充分考慮一般村莊、城郊村莊、特色村莊、搬遷撤并村莊等內在差異,因村制宜確定發展方向,不搞一刀切。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求是》2018/1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