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史海威:縣級綜合體制改革:必須作為大有可為

[ 作者:史海威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9-29 錄入:王惠敏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越重,越要重視基層探索實踐;要把鼓勵基層改革創新、大膽探索作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和重要路徑,就是要抓好縣級綜合體制改革。

縣級綜合體制改革為什么重要?

縣級綜合體制改革與我國40年的改革開放相伴隨。上世紀80年代初期,許多省份進行了縣級綜合改革試點。1992年在江蘇常熟召開了全國第一次縣級綜合改革經驗交流會,1993年國家體改委召開了全國縣級綜合改革座談會。此后,縣級綜合改革試點迅速擴大,在體制機制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為改革開放的成功作出了有力貢獻。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必須繼續深入推進縣級綜合體制改革,爭取更大的作為。

第一,縣級政權非常重要。郡縣治,天下安。“萬事胚胎,皆由州縣。”縣級處于國家行政管理的最前沿、與廣大人民群眾打交道的最前線,宏觀與微觀的結合部、城市與鄉村的結合部,歷史和現實已經深深證明了縣級政權在國家政權結構中的特殊重要性。

第二,縣級改革關涉全面深化改革成敗。縣級在改革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綜合協調的作用,是落實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的重要載體、重要陣地。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各方面改革舉措最終都要在縣級實施,成效要在縣級檢驗,問題在縣級反映,許多經驗在縣級創造,縣級改革搞好了,全面深化改革就有了堅實的支撐,各項工作就有了穩固的基礎。

第三,縣級綜合體制改革起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作用。縣級綜合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在縣域的集成。隨著全面深化改革邁向深水區,改革越來越需要系統集成,整體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領域、各方面、各條塊在縣級基本上都有體現,決定了縣級是條塊分割向整體推進的最好的“實驗車間”,搞對了,總結提煉之后就可以復制推廣,搞錯了,及時糾正也不會帶來很大的損失和危害。

當前推進縣級綜合體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包括省直管縣改革、強鎮擴權改革、行政體制改革、綜合執法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在內的縣級綜合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有力促進了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但還存在不少制約因素,影響了改革成效。

思想認識方面。存在一些錯誤認識:比如,有的認為只有發展可以出政績,而改革流程太多、風險太大,只會帶來麻煩,所以不遺余力地抓項目、抓招商引資,對改革虛與委蛇地應付;再如,有的對不是本地產生的改革“專利”,不愿意模仿,更不愿意效仿,造成改革成本高、推廣難;又如,有的縣市主要負責同志缺乏擔當精神,怕自我革命,只想干增設機構、增加編制等皆大歡喜的事情,不愿接得罪人、難度大的燙手山芋;等等。

客觀現實方面。縣級綜合體制改革不是在真空中進行,受到大環境的制約較多,受到各方的束縛較大。比如,當前放管服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經費的劃撥權、含金量高的審批權仍然集中在上級部門,縣級常常感到很無力;再如,由于在政府職能轉變、機構改革等方面協同不夠、上下配套不夠,造成縣級改革“翻燒餅”和無所適從的情況;又如,雖然很多地方建立了容錯糾錯機制,強調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但現實中改革的激勵環境并不理想,特別是“先鋒變先烈”的情況,挫傷了基層改革的積極性。

領導能力方面。縣級改革往往帶有主政者深深的烙印,“一把手”對縣級改革的影響很大,這使得縣級改革對“一把手”的能力素質要求很高。但改革實踐中,有些領導的能力不強,對改革帶來了負面影響。比如,有的不善于結合實際,依葫蘆畫瓢,畫虎不成反類犬;有的視野不夠開闊,推出的改革舉措不符合發展方向、含金量不高,導致成效不明顯;有的不能做艱苦細致的工作,大而化之,籠而統之,改革看上去很美,卻落不了地;有的不善于調動各方積極性,雖有雄心壯志,卻打不破利益堅冰;等等。

綜合施策推進縣級綜合體制改革

確保縣級綜合體制改革能夠探索出更多經驗,取得新的更大成效,需要抓住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選優配強縣級領導班子,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縣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是一線“總指揮”。因此,對于縣級黨政“一把手”,一定要精挑細選、優中選優,真正把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擔當的促進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實處、干出成效的實干家放到這個重要的位置上,決不能把這么重要的位置作為干部上升的“跳板”、鍍金的“中轉站”,而是要作為優秀干部改革創新、干事創業的大舞臺。對于干出突出實績的,要不拘一格大膽使用,可以直接提拔到上級黨政主要領導崗位上,在全國推介一批典型,真正形成風氣,樹立鮮明導向。

二是賦予縣級更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責權利配套是確保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證。擴大縣級經濟管理自主權,增強縣級統籌發展經濟的手段,既是改革的內容,又能為其他改革創造條件。給縣級放權擴權主要是四個方面:一是財力支配權,二是經濟杠桿調控權,三是行政審批權,四是改革項目的試驗權。一方面,要把已經看準的改革一抓到底,比如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省直管縣改革、強鎮擴權改革,確保這些改革落地生根,真正取得實效。另一方面,要認識到縣級綜合改革實質上是不同管理層次事權的劃分和利益的調整,利益關系復雜棘手,需要從理論上認真研究,在實踐中積極摸索。2016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在央地責權利關系劃分上破了題,接下來還需要朝著正確的改革方向積極穩妥推進。

三是切實加強對縣級綜合體制改革的指導。縣級綜合體制改革系統性強、硬骨頭多,在鼓勵縣級大膽探索、勇于開拓的同時,中央和省里也要有針對性的加強指導。要重點統一對以下幾個問題的認識:第一,縣級綜合體制改革要按照“抓主要矛盾、有所超前、重點突破”的原則,明確方向和任務,既要敢闖敢試,又要穩扎穩打,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第二,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發展找問題,圍繞問題抓改革,著眼于解決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以重點突破、帶動一般,避免發展與改革搞成“兩張皮”。第三,要著眼于宏觀、中觀體制的改革和市場運行機制的建立,不要把縣級綜合體制改革當作筐,什么都往里邊裝。第四,要堅持從實際出發,不同的縣允許有不同的改革重點,同一個項目允許有不同的改革模式,鼓勵創造各具特色的改革經驗。第五,檢驗改革成效的大小、好壞,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增添經濟發展動力,是否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否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是否有利于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而不是別的什么標準。

四是努力創造更加優良的改革環境。一方面,典型案例的示范帶動作用往往勝于一堆文件,要通過抓一批正向激勵、容錯糾錯的典型案例,把“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精神變成實踐,把“立法在先、依法改革”的政策解讀到位,形成只要符合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精神就可以大膽闖大膽試的改革共識。另一方面,要加強研究,不定期舉行有關縣級綜合改革的現場會、研討會,形成聲勢,推動改革步步深入。

作者系湖南省委改革辦秘書處副處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研究與決策》2018年第7期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无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亚洲A级性爱免费视频 | 视频电影免费久久 |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