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鄉村的現狀與鄉紳階層
現實的一個問題是什么?有人問我說,你覺得我們鄉村該怎么辦?大家都知道,對鄉村的關注特別激烈的一個文化名人是馮驥才先生,他這么多年一直在呼吁,我們的鄉村在日漸消失,事實也是這樣子的。
鄉村出現了空心化,大量的無人村開始出現,原子化和城鄉二元的格局。
一方面人口外流,導致大量傳統村落凋敝。這個人口外流凋敝,不是現在發生的,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開始,伴隨著移民城市的出現,它就已經開始了,那時候就已經凋敝了,但那時候的凋敝是一個鐘擺式的,人們在農閑的時候,可以擺出來,農忙的時候可以擺回去,而現在擺不回去了。
對于當時富士康發生多少連跳我們還記憶猶新,這個多少連跳有富士康本身的原因,我個人覺得,是打工二代的承受能力以及參照系發生了極大變化而導致的,導致他們已經回不去鄉村了。
還有長期荒廢導致傳統村落自然地衰退。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其實是城市化、新農村建設,破壞了大量的鄉村。我們國家所倡導的是,農民出來進城,還有上樓,包括在藏區,我看到很多牧區都建設了漢族地區的新農村,那是一種對他牧業生活的一個極大的破壞。
在這個歷史背景下,我們鄉村是怎么樣子的?鄉村是我們整個中國人的精神內核的源泉,在這個來源中,鄉紳階層是鄉村共同體的重要支撐。
因為我們中國的社會就是鄉土社會,費孝通先生有一本著作叫做《鄉土中國》,它是以家情、家族、宗族為繁衍紐帶的,鄉村共同生活和歷史記憶,形成了一種穩定性和自我調試性的社會結構,這個社會結構是非常穩定的,所以中國是一個熟人社會,大家相互認識,所以它的社會關系的法則,就有很強的約束力。
鄉紳在這個村落中,就是一個社會的主導力量,因為他們具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能夠參與鄉村的事務,能夠在政府和民間社會當中發揮媒介作用,我們是靠這種鄉村治理的。這樣的一個社會結構是特別穩定的,即使是鄉紳離開了,跟鄉村的連接性也是很強的。比如說剛才談到的徽州,像基地和農村,那是徽商在家鄉留下的世界文化遺產。
舊鄉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他們世居鄉村,除了科舉入仕、入仕為官外,基本在鄉村安身立命。舊鄉紳的經濟基礎、社會根基、文化認同也是歸于鄉村的。即使離開鄉土的官員,他們在離職之后、退休之后,也會告老還鄉,回歸鄉土。傳統的社會鄉民對鄉紳具有依賴性,兩者連接非常緊密,是處于同一社會網絡。
在近百年來的歷史變革中,鄉紳階層逐漸被摧毀和瓦解。
辛亥革命破壞了科舉制度,削弱了鄉紳階層的更替,這個階層開始慢慢弱化,原來的格局開始遭到了一種破壞。后來在各種各樣的運動中,各種鄉紳階層日漸瓦解,這個階層就消解了,我們的社會治理變成到現在為止,我們是靠基層政府延伸到鄉村這個末梢來進行管理。
鄉紳離鄉,也就成了歷史趨勢,而中國鄉紳喪失了他自我治理的傳統社會基礎,所以現在我們整個公共治理、鄉村治理日漸弱化,并且隨著我們的農業稅費的取消,以及計劃生育弱化,政府職能越來越弱。
在這個市場經濟時期,進城務工,農村人口流失,大批農村人口離鄉之后,使得鄉村開始衰敗,城市汲取了鄉村中的中堅力量,鄉村成長的土壤又被破壞掉了。
02、“新鄉賢”的類別與基本特征
未來怎么辦?這幾年我們國家各類政府話語,社會民間力量,以及底層的聲音都折射出新鄉賢這樣一個群體。
所謂的新鄉賢不是在座的諸位,它是有著一種不同來源的。這個來源我們來看誰是新鄉賢?
首先,最重要的鄉賢應該是當地的鄉賢,本土的新鄉賢。當地的政治精英、文化精英、社會精英、宗教精英,這些人的鄉賢力量應該煥發出來。
還有一種鄉賢是城歸的鄉賢。在城市里打拼之后,獲得能力和財富的成長,眼界的擴展,之后他們返鄉創業
還有是指攜帶著一定社會資本外來的新鄉賢。這個外來新鄉賢包括在座的有NGO的朋友,還有一些投資者,或者是旅游移民。
旅游移民目前來說是一個越來越大的群體,尤其是北京霧霾的出現,北方人越來越活不下去的狀況下,然后他們開始南移,離開了令他驕傲和自豪的首都、首府。這種移民我們把它叫做生活方式型的移民,這里邊有一部分是鄉賢。
新鄉賢和舊鄉紳的對比來看,舊鄉紳是扎根鄉土的,他們的文化和認同、根基、世世代代都是依托鄉村的,對鄉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所有事情他們都有干預機能,鄉民對鄉紳是有很密切的社會關系。新鄉賢群體內部差異非常大,比如土生土長,離土離鄉之后返鄉,還有回鄉養老的退休人士,還有外來進駐者。
這些人剛開始,我不說未來,未來我希望他們真正變成扎根當地的鄉賢,但是現在不行,他們很多時候僅具有文化經濟單方面的引領,具有單一的社會影響力,并且他跟鄉民之間的關系是有點市場經濟導向下的競爭跟合作關系,要么跟當地本土人競爭,要么是我雇傭你,或者我租你的房子,是一種新型的合作關系。
在各類鄉賢中,每一類鄉賢特征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土生土長的新鄉賢,他們有比較高的社會責任感,對社會整體發展有一種使命感,并且能夠運用自己原有的熟人網絡和信任度,進行有效的政治和經濟動員。個體的綜合發展,可以助推鄉村的整體重建,所以在鄉建中他們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貴州安順有一個周官村,當地地形和雕刻是很重要的,在這里出現了一個人叫秦發忠,來自貴州的朋友可能會認識這個人,整個村落的發展,其實跟旅游很緩慢的,早期被人發現,慢慢的進入大眾視野,開始尋找一種發展的路徑。現在開始舉辦一些關于儺雕節。這個過程中秦發忠扮演什么角色?
這個人是一個手工藝人,一開始到處像流動商販一樣做這樣的事情。后來隨著旅游發展,他跟整個社會發展具有一個多元的互動性。并且這個人現在他的成長,超乎尋常。
我認識他是在學術會議上,在人類學的學術會議上,他可以講他個人人生故事,并且還做研究,提交論文,當然他論文的學術性會差一點,但他做演講的時候,比學者的底氣都足,站到臺上正中央,講他的文化、故事。他現在做了一個儺雕博物館,他用政府各種各樣補貼,然后開始宣揚當地的文化,并且現在還在參與政府舉辦的一些協會,這里個人和政府之間是一個有機的體系。
返鄉創客中的新鄉賢,他們具有一定資本和技能,在鄉土發展的機遇創造了返鄉動力,故鄉產生了引力,都市生活又給他一個推力,他就回鄉,為鄉土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個體的發展可以為鄉民提供一系列的示范效應。
有個村叫天龍村,當地居民的文化認同感特別強,我們知道少數民族喜歡穿民族服裝,但多數局限于在當地或者當地過節的時候穿,但這的人他要外出的時候他要穿上,我說你們為什么要穿?他說好看,然后他們打工在外邊娶了兒媳,兒媳回這里過年一定要擁有一套他們民族的服飾,他們的族群認同特別強烈。
即使如此,它的文化傳承也是有危機的,這個天龍村的模式很成功,因為建筑保存特別好,村集體發展旅游業,后來被公司介入,但是它的旅游有問題,現在我就覺得大公司的介入之后,極大的影響了它的旅游發展,可能未來的前景并不好。
鄭紅祥家本來是銀匠世家,但是他小時候不喜歡學,就出去做裝修之類的,后來他家鄉的旅游業發展,他覺得是不是要回家,重拾家族手藝,制作銀飾制作品。在旅游推動下,他成了新鄉賢,他自己去凱里學銀飾加工,開了銀飾店,現在每年收益量都非常大,這個是傳統工藝的復興,并且對當地社區有一個帶動作用。
還有旅游移民的介入,旅游移民這個群體,也是能夠發展旅游社區中的新鄉賢,但是旅游移民是有分化的,有各種各樣的移民。
因為我前面說到各種各樣的力量,使得這群人開始成為一個很大的群體,不僅僅是過客,很多人成了住客,住在那個地方。
另外還有一些旅游房地產的開發,比如說海南、三亞,大量的地產上馬,還有像一些過冬游客,像北京或者東北老人,都在這個地方過冬。這些社會精英,成了當地鄉村旅游發展重要的參與者,他們擁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并且可以運營客棧,投資房地產等等。
大理的喜洲村,它保護的特別好的前提是政府的提前介入,這個喜林苑本來是國家重點文保單位,重點文保單位是不允許經營的,但是這個法令是后來出來的,他們是先做的。
美國人林登特別熱愛東方文化,他的太太是一個中國人,在他客棧里裝修的一草一木,都是他自己做的,并且他收了很多當地文化元素的飾品。他做的不僅僅是開客棧,最重要是他做的活動不是讓中國游客體驗這個地方,而是讓外國游客。
他做了大量的外國人夏令營,年輕人和各種各樣的人來參加喜洲鎮早市,學習白族歌舞,并且講解他的建筑文化,并且他讓很多小孩在那里做喜洲耙耙,將東方的活動傳遞給西方,文化交流的意味特別濃,他請了很多國外的留學生在這里做志愿者,當然他的店長是同濟大學規劃設計研究生畢業,在國外又留過學的人。
他這樣一個開發模式叫做建筑保護,保護了傳統的建筑,并且進行文化交流,還有文化傳承。他請的人全部都是當地的,因為我當天去的時候,他各部門員工在拍照,所以他各個部門都是當地人,讓當地人了解當地文化,再講解給游客和外來者。
還有一個旅游移民介入,有一類叫既融合又區隔的休閑度假者,這個休閑度假是比較長期的候鳥式的,比如夏天在北方,冬天在南方。
在三亞,有個回族村,是海南惟一的回族聚集村,這個村回民不像西北回民一樣,是從陸上絲綢之路來的,他們是從海上的絲綢之路來的,所以整個文化傳統不太一樣。但是它的宗教是一致的。早期這個是個漁民村,后來開始買紀念品,再后來進入其他旅游行業,現在又加上了旅游房屋的出租等等。
漢族地區人到大理,生活是不一樣的,人民交往不一樣的,但這個社區他們的宗教是一樣的,空間上有建筑增加,但是公共空間是共享的。比如說清真寺一起做禮拜,宗教認同得到很大強化,因為他們都是教友。
但在文化和階層上他們是有區隔的。文化上比如說,外地人說你海南人怎么天天吃稀的呢?怎么能吃飽呢?當地海南人就覺得你們天天從西北寄那些馕、羊肉很奇怪。另外當地居民經常說這是我們能干的事情,移民的人他們會覺得為什么是你們能干的?我們是有錢有閑的人。其實他們不知道,這些回族居民比他們有錢的多,非常非常有錢,只不過他們從事的行業不一樣,或者身份不一樣。
另外還出現一種鄉賢,同階層的融入。比如有些都是社會精英,移民也是精英,當地也是精英,他們交往很密切,并且這種移民的精英可以介入當地生活,做各種各樣捐助,還有辦各種各樣培訓班等。所以他開始介入到當地整個社會生活中。
還有一種,旅游移民大部分是后者,是割裂了鄉土空間的旅游經營者。這些經營者也說我是因為喜歡大理才來的,好像為了這里的生活,事實上是為了來這里賺錢。
還有個雙廊村,雙廊村現在出現了非常大的問題,是因為外來投資者太過集聚者地進入,而政府規劃又沒有跟上,變成一個投資熱土,每個人的投資空間做得很好,但個人投資空間以外的地方真是一團糟。
這個地方有一個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楊麗萍的一個物業,她置這個物業后租給千里走單騎經營這個客棧,我去了之后發現,楊麗萍的別墅可以面向洱海,春暖花開很漂亮,但是別墅背后有一個全中國最臟的廁所,我就沒見過那么臟的,整個道路亂的一塌糊涂。
每個客棧只管進了客棧門以里的空間塑造,以外的全然不管,所以整個出現了非常大的問題,這個是他們相互之間的不融入。
外來經營者和當地是區隔的,外來經營者覺得我只來實現我的鄉愁,找我的鄉愁,跟你沒關系。你這兒不好,我可以另做選擇,當地人也是,我就是出租給你,你給我租金就完了,這里出現了很強的二元化社會。
03、鄉村的未來——“新鄉賢”能否成為復興鄉村的核心力量
最后看幾點思考,首先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新鄉賢的崛起,旅游移民介入,一定程度上給目的地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等方面帶來積極的影響,但大多是文化、經濟單一效應,具有簡單的社會空間影響力,缺乏對鄉村整體性的關照,難以推動鄉土重建。
新鄉賢是一個內部分化程度非常高的群體,當前鄉村的重建需要新鄉賢,但也不能不加選擇,我們到底做什么樣的鄉賢,誰是主體?即使是扶貧,你能扶得起來嗎?你這個扶能扶到何時?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廣東的扶貧還是力度非常大的,包括廣東的公益的傳統,非常深入到社會中。
比如說企業,企業的社會責任他們做得很充裕。2016年碧桂園拿給省政府的扶貧基金是多少?5個億,他們在英德做了一個樹山村,他把每家房子都改造好了,居民只出一點點錢,并且他把整個碧桂園所用的苗木,全部讓當地人種,當地人也不愛種。扶很重要是把內生的活力激發起來,點燃起來,外在的扶是不解決的,因此要喚起它的主體性。
另外不論是新鄉賢本身,還是各類對新鄉賢給予希望的主體,我們都要反思,我們所有介入和參與,一定是跟大家一起走的,而不是對鄉村的二次剝奪,不是僅僅去鄉村寄托你的鄉愁,而是跟它一起發展。
新鄉賢的治理,的確是一條非常好的復興鄉村的有效路徑。這里就需要新鄉賢資源的整合和文化的再創造,要融入當地的社會關系中,進行良性的互動,帶動鄉村的蓬勃發展。
這里要注意一下,我們要把兩者結合起來,連接性是特別重要的,不連接依然還是加劇了鄉村原來的城鄉二元,再加劇了鄉村內部二元性。
這里有幾個觀點,一個是要文化傳承和發展,介入到它的文化傳承,挖掘它的地方性知識。比如說當地的一些地方性知識,我在梅里雪山看到他們現在雖然大量建房子,但是他們的森林保護的很好,為什么?他們的神山信仰。
還有是主體性意識的提升,這個主體的意識,比如說社區的營造方面,這個是我們要好好的向臺灣學習的,我們公益組織要向臺灣學習,因為臺灣真正的是有民間社會,它的公益社會蓬勃成長,公益都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價值觀,它的血液中就流淌著這樣的東西。
最后一個結語,當本土鄉賢難以全面轉型,歸城鄉賢難以迅速成長時,外來新鄉賢或許將成為最具推動性的主導力量。
外來的快,因為我們所有的建設和能量的積累比較集聚,但是前提是我們要秉持著一種事業感,融入鄉村進行可持續的投入,這個投入既有經濟投入也有精神投入,也有愛心的投入,要防止流動作戰的商業投機主義。這里不好換一個地方,對真正的鄉土社會的重建,是沒有作用的,謝謝大家!
作者簡介:孫九霞,中山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旅游休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首席專家。兼任天津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中國人類學學會理事、廣東社會學會副會長。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研究課題。主要研究方向為旅游人類學、旅游與族群變遷、旅游規劃及開發、旅游社會文化影響、社區與旅游發展等。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在商務印書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專著3部。論著多次獲得省部級獎勵。曾主持或參與新疆喀納斯、大香格里拉、吐魯番市、桂林市和陽朔縣、黃山市、張家界、西藏林芝、南京夫子廟、山東臨沂和日照、廣東河源、梅州、江門等多個著名旅游地的各類旅游規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古村之友志愿者網絡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