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央及時啟動“村村通2.0版”
大約于十年前,中國政府啟動了“村村通工程”,在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這項工程取得了重要進展,獲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好評,改善了農村交通狀況,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毫無疑問,它是一項不折不扣的得民心工程。
現在,正是國家啟動十三五規劃的關鍵時期,各項遠期規劃都在征求基層民眾的意見,其中毫無疑問的包含農村發展規劃。就我看來,啟動系統性“村村通2.0版”的時機已經成熟,將其納入到十三五規劃也是情理之中。
系統性“村村通2.0版”的內涵:基礎是公路“村村通”高標準拓寬,目標是引導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和人才流的城鄉一體化。
啟動“村村通2.0版”的主要理由:
其一、公路“村村通1.0”的路面和路基質量已經不適應新的交通發展要求。很多老的“村村通”公路標準低,承壓小,破壞嚴重,有些地方的“村村通”已經開始出現“路路坑”的情形,嚴重影響通行能力,有必要提高新的“村村通”公路標準。
其二、公路“村村通1.0”的路面寬度嚴重不足,路段串聯脫節?,F有的大部分“村村通”公路都是單行道,或者比單行道略寬一點,小車會車非常困難,遇到大車,就根本無法通行,經常出現因會車不順引起的民事或者刑事糾紛。隨著農村購車量的增多和物流量的增大,改善路面寬度已經十分必要。目前,大部分自然村通了主路,但村委所在地與各附屬小垸的部分路不通,村與村之間的聯接路不通,鄉鎮與鄉鎮之間也有相當多的公路缺少聯接,中空路段較多,新的規劃應該補足這部分。
其三、“村村通1.0”的內涵過窄。受當時財政能力的局限,舊的“村村通”僅指公路,而不含有農村、農民生活的其它領域,隨著時代的發展,“村村通2.0版”有必要做成一個系統化的國家戰略,它的內涵應該與城市生活是基本接軌的。
其四、“城鄉一體化”戰略需要“村村通2.0”的配套。在2013年,我曾經給有關方面寫信《中國六講》,其中提到“新型城鄉一體化”概念,其中就包含了“村村通2.0版”設想,時值十三五規劃啟動之際,本人再次呼吁中央啟動“村村通”的升級版,“城鄉一體化”是居民生活特色相同的一體化,而不是帶有巨大鴻溝的一體化。
其五、“村村通2.0版”是實現農村脫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最近提出要用盡一切手段讓7000萬貧困人口脫貧,這是一項大戰略,也是世界級的脫貧戰略,按我的理解,脫貧必須自修路起,這也是幾十年來大家已經取得共識的觀念,新的脫貧計劃中,所有的公路工程應該一步跨越到“村村通2.0版”,而全國其它已經實現“村村通”的地區也應該納入到大的脫貧規劃中,因為,很多已經脫貧的農村,如果不進行深度改造和項目支持,再次踏進相對貧困線并非沒有可能,所以,從國家扶貧戰略的角度看,中央整體性啟動“村村通2.0版”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六、“村村通2.0版”是刺激經濟的一個重要路徑。很多人習慣把農村當作一個負擔,而我本人則把農村當作中國經濟的活水源,每一次農村新變化都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平凡時期,農業集體化過程讓中國農村在水利建設、農田建設、農墾、農村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世界級成就,構建了中國當代集體農業的主體面貌,后來的聯產承包,雖然分散了農業集群優勢,但它又挖掘了農民的積極性,再后來的“村村通1.0”,雖然標準不高,但是,它卻讓原本城鄉差距較大的農村越來越帶有城市生活的味道,它讓農村與城市的空間距離和文化距離大大縮短。
如果能夠及時啟動系統性的“村村通2.0版”,新的“城鄉一體化”戰略就具有了可實現的先決條件,它會因修路刺激建筑、建材原料的供給,還可以刺激與交通相關聯的旅游、鄉鎮圈、物流、園林建設、鄉村文化產業和中低端產業轉移等諸多領域的再發展,在很多地區,有可能實現農村經濟質的飛躍。
其七、中央政府已經具備啟動“村村通2.0版”的經濟能力。剛開始啟動“村村通1.0”的時候,GDP總量大概只有目前的一半,當時敢啟動“村村通”,在經濟增長穩定和經濟總量龐大的當前,啟動2.0版應該不會對財政構成太大壓力,因為這種投入并非單一的“剛性投入”(只投入,不產生回報),實際上,新的“村村通”一旦啟動,它會刺激經濟發展,會增加稅收的總盤子,從而有效提高國家的財政支付能力。
最后,我還是想呼吁:中央應及時快速啟動系統性的“村村通2.0版”,以公路的“村村通”為紐帶,以信息化建設、物流人流建設、文化產業建設、中低端產業轉移拓展等為內核元素,讓新型“城市一體化”戰略取得實質性的結構性支撐,城鄉一體了,城市化也就水到渠成。中國不需要戶籍改革,而是需要構建以城鄉居民權利平等為目標的全國性系統改革,逐步縮小或者說基本消滅嚴重不平等,放棄一些末梢改革,從而降低改革成本。
作者簡介:孫錫良,中南大學教師,因其敢說話,被部分網民譽為“中國的良心”,“一個有良知和民族責任感的人”,紅歌會網專欄學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作者博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