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里陽:培訓機制建設對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推動作用

[ 作者:張里陽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11 錄入:12 ]

——以縣域經濟發展為背景

【摘要】縣域經濟的繁榮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文化支持。但是要實現城鄉經濟可持續化發展,統籌城鄉建設,就必須通過建立以縣域經濟發展為引導的培訓機制,提高城鄉交界區域剩余勞動力的綜合素質,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推動城鄉交界處經濟發展。

【關鍵詞】培訓機制;城鄉交界處;縣域經濟;剩余勞動力

近年來,在建設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我國縣域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從而為帶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發揮了積極的帶動作用。城鄉結合處在縣域經濟發展中具有區域特點,能否解決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社會穩定工程。所以必須立足于縣域經濟發展的背景,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的培訓機制,提高城鄉交界處富余勞動力的就業能力,為居民增收、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縣域經濟發展對城鄉交界經濟發展的影響

富余勞動力是中國農村、鄉鎮特有現象,由于地理環境所致,城鄉交界區域富余勞動就業問題對當地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閑置的勞動力不能為家鄉建設做出貢獻,不能為社會創造出價值,甚至不能為家庭擔起責任,勢必會對新時期和諧社會的建設帶來不利影響甚至是負擔。

縣域經濟內涵及其發展的特點。區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的區域經濟,其調控主體、市場導向、資源配置、產業取向、經濟特色等都要以縣級行政區劃為空間范圍。主要指我國城市擴大建設規劃范圍后,城市周邊區域。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當地居民部分土地被城市建設征用,種植面積減少,但居民文化素質與知識欠缺,在現代社會中難以就業,導致剩余勞動豐富,區域經濟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作為一種區域性經濟體,縣域經濟的中心就是縣城,但更為廣闊的空間還在于農村,鄉鎮只是起到紐帶的作用。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縣域經濟不是縣城經濟,農村產業與鄉鎮經濟的落后都是由于縣域經濟建設不完善造成的。

第二,縣域經濟在地理空間上具有明確區域界線,同時縣域經濟的地域特色也是當地經濟建設的關鍵。地域特色主要與當地環境、歷史人文、特定資源有關,地域特色決定了縣域經濟的發展方向與戰略。

第三,縣域經濟的整體性很強,不僅限制在縣域范圍內發展,同時也會與更大的區域范圍聯系。在確立自我特色經濟模式的基礎上,獲取在更大范圍內的區位競爭優勢,利用開放式建設模式,提高縣域經濟的影響力,增強經濟的能動性。

第四,縣域經濟在發展上施行以一帶多的形式,在整體經濟發展戰略指導下,以特色產業和重點產業為主要發展方向,同時帶動一、二、三產業持續發展;以農業建設為主體,把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建設作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利用縣域經濟模式處理城鄉交界處剩余勞動力的作用。縣域經濟發展水平與城鄉交界處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是彼此作用、相互依存。剩余勞動力就業轉移對當地產業、經濟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首先,城鄉交界處的區域不大,當地居民就業機會雖多,但民工工作能力有限,城市工作基本不能勝任,利用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結合當地特點建設交界處種植產業、養殖產業等基于農副產品深加工行業或在此基礎上發展加工業、制造業、特色旅游業、服務業等①,最終實現城鄉交界處的城市化建設。前期建設行業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大多以體力勞動為主,對城鄉交界處剩余勞動力的吸收十分合適,不僅為當地居民節省外出打工的相關費用,也使民工進退自如,家庭和諧,降低了勞務輸出的成本與社會留守兒童數量;其次,城鄉交界處剩余勞動力就業轉移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當地居民就業問題,利用縣域經濟發展城鄉交界處,產業開發過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創造數量可觀的工作崗位,有益于剩余勞動力就地就業。第二產業的發展必然帶動服務業的繁榮,促使更多的剩余人員流入非農行業就業,因此,利用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對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促進了縣域范圍的中小企業及服務業發展,有益于城鄉交界處城市建設與鄉鎮建設的合作發展。

城鄉交界處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條件與要求。利用縣域經濟發展模式解決城鄉交界處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需要具備相應的條件、滿足一定的要求,才能實現當地農民從農業工作流入非農業工作。一方面,剩余勞動力作為就業主體,民工自身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適應縣域經濟發展模式與環境,達到縣域經濟產業發展及企業生產的要求。縣域經濟不是過去式的原始農業經濟,僅靠力氣就能解決個人溫飽問題。盡管縣域經濟的發展腹地依然要在廣袤的農村,但基于農業基礎的第二產業(如特殊種植業等)卻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至于城鄉交界處企業(制造業、加工業等)也不因處于縣域這一較小范圍而降低技術要求,甚至相應而起的第三產業(旅游業、服務業等)也要求剩余勞動力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在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同樣需要滿足較高的條件和要求。另一方面,城鄉交界處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數量規模、難易程度與縣域經濟發展的水平密切相關。過去農民工進城務工的大軍之所以浩大如洪,與家鄉的貧窮落后有直接關系,勞務輸出縣區基本沒有什么工業,服務業也非常落后,農業產業的發展也是以傳統種植業為主,因此很難為勞動力提供什么就業崗位,導致勞動力富余過多②。

當前我國城鄉交界處剩余勞動力就業現狀

現階段發展中,城鄉交界區域富余勞動力均外出打工成為城鄉交界區域居民生活的主要收入,如上海、江蘇、浙江、廣州、深圳等在最近幾年發展中外地農民工數量不斷增加。雖然為地區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帶動了地鄉鎮經濟的發展,滿足了自身生活需要,但外出務工畢竟不能長期維持生計,隨著個人年齡的不斷增長,身體機能的下降,外出打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鄉交界區域經濟發展的飛躍,實現我國經濟整體水平的提高。

如今我國雖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國人均GDP難以提高,想要實現國家富強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受經濟全球化發展影響,我國企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與升級,東南沿海發達地區民工就業率不斷下降,這是對城鄉交界區域富余勞動力外出打工者的一種打擊。轉移城鄉交界區域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熱點話題之一,通過各種方式將農業生產工作者轉移到非農產業工作當中,以充分發揮其勞動能力,增加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③。

政府主導下剩余勞動力轉移中的培訓問題分析

上階段發展中主要采用傳統轉移方式,將城鄉交界區域剩余勞動力輸送到東南沿海、深圳、上海、廣東、北京等相對發達地區,促進本地與經濟發展區經濟發展,由于轉移方式的選擇,使城鄉交界區域經濟不能實現持續化發展,以縣域經濟發展為主導與政府的宏觀調控,促進剩余勞動力的本地轉移與就業,成為了一種新的轉移方式。

剩余勞動力素質現狀及轉移就業特征。解決城鄉交界處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主要依靠以二、三產業為轉移目標、民工到經濟發達地區務工或在縣域經濟的發展帶動下回本地就業④這三種方式來解決。無論哪種方式,都要求他們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與勞動技能;而轉移就業還會迫使他們必須具備更加多樣的技能,并具備適應新的職業環境的心理素質與文化水平。由于受教育條件的限制,剩余勞動力的文化素質與勞動技能水平整體不高,造成轉移就業工作進展緩慢。就目前剩余勞動力的素質現狀來看,主要存在專業知識與技能素質偏低,職業意識與職業發展不夠,進取意識與創新能力缺失。

城鄉交界處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的必要性。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結果⑤,區域經濟發展的失衡造就了勞動力轉移市場的存在。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表現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產業轉移,一種是區域轉移。產業轉移是指向第二、三產業的轉移,區域轉移則是由落后地區向相對發達地區的轉移。縣域經濟條件下的轉移則以產業轉移為主。不難看出,富余勞動力的兩種轉移方式都要求他們必須獲得、改進或者提高與工作有關的知識、技能、動機、態度和行為⑥,提高工作績效,獲得穩定的工作崗位和經濟收入。因此,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與培訓應是國家層面的一個系統規劃,是以剩余勞動力為主體,政府、企業及培訓機構相融入的一個系統工程。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培訓之所以必要。從個體角度說,他們轉移到新的崗位必須具備新的工作技能與能力,才能勝任新的工作,以適應新的崗位要求。而培訓的意義就在于,技能培訓是有計劃、有目的、系統而有效的教育過程,通過專門培訓的富余勞動力可以在短時間內即掌握一定技能,從而順利完成轉移就業;另一方面,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與培訓是推動社會與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戰略性任務,不僅有益于富余勞動力的再就業,也有益于富余勞動力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勞動力的資源質量與水平維持在一個較高層次,以推動城鎮化及縣域經濟的總體均衡發展。

城鄉交界居民就業培訓政府的調控作用。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活動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被化整為零分散到各地區各部門之后,當地政府部門的職能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且需要良好發揮。各地政府既是培訓工作的規劃者,也是培訓工作的推動者與管理者,在現有體制下,還是培訓工作的監督者與評價者。政府部門作為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的規劃者,必須基于縣域經濟發展的規劃與現實,制定本地區培訓計劃,預算并撥付本縣域培訓資金,建立相關轉移培訓的保障性制度機制;要結合各個方面的情況進行資源整合與宏觀調控。政府部門作為培訓工作的推動者與管理者,要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要讓富余勞動力認識到轉移就業與培訓的關系,認識到職業培訓對個體就業、經濟收入及社會發展的意義與作用,要以實際、有效的政策保障、機制運作、資金幫助來促進培訓工作的順利實施,讓富余勞動力切實感受到職業培訓的重要作用及政府的實際鼓勵行為,使培訓工作取得實際效果。還有,政府部門作為培訓工作的監督者與評價者,應通過制度改革使規劃、實施、監督、評價等環節部門分權分治,使對富余勞動力的培訓工作真正成為促進轉移就業的有效手段,以此促進縣域經濟的高效發展。

政府調控下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機制建設的主要策略

多元化培訓投入機制的構建。加強對剩余勞動力的培訓工作是促進轉移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加大對培訓工作的投入,使剩余勞動力更好地適應縣域經濟模式下的非農領域就業,大大促進富余勞動力的順利轉移就業⑦。在政府的調控下培訓投入是指對培訓資源的整合、充實與完善,既要有資金的投入,也要有政策的投入,還要有人力的投入,首先,政府要加大對培訓工作的資金投入。教育資源的缺乏是影響縣域范圍人力資源開發的主要障礙,要提高富余人員轉移就業的素質與能力,政府部門必須加大資金的投入量,各級財政部門要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加強對富余勞動力培訓機構的建設,保證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只有這樣,富余勞動力才能得到比較專業的教育培訓,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和技能,以更好適應崗位的需求⑧。其次,政府要給予必要的政策與制度支持。有關富余勞動力的培訓政策、培訓機構的實施制度以及技能培訓與企業崗位的相互對接等,都需要在政府的政策支持與制度保障下順利實施與開展。再次,政府要加強對培訓師資的選用與管理。培訓師資是決定培訓質量與水平的關鍵因素,只有加強對師資人員的配備與管理,才能使培訓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立體化培訓運作機制的構建。培訓機構的選建及培訓運作機制的構建需要以縣域經濟的產業取向、發展規模、地域特色為依據,在政府部門的主導與職能作用發揮下,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開展與實施。培訓工作的整體運作要看市場、講供需,既要保證充足的培訓資源配置,又要避免人力、物力與財力的浪費,以實現縣域經濟市場機制下的培訓資源與培訓需求的合理調節與增減。作為縣域經濟下的富余勞動力轉移目標,政府應有效利用縣域范圍內既有的公辦教育機構、社會辦學機構及政府開辦的職業培訓機構,使培訓工作的運作機制呈現出立體化與靈活性。

規范化培訓管理機制的構建。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的規范化管理是實現培訓效益的關鍵和保證。針對培訓的規范化管理是政府相關政策制度的貫徹過程和體現過程,需要政府相關部門通過職能作用的發揮去落實、去完成,并通過設置目標、保障實施、加強監督、定期評估及責權劃分等可追溯的指標內容,來形成有利于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的政府管理工作機制⑨。首先,政府要制定明確的轉移就業培訓目標,在富余勞動力培訓的數量規模、技能科目、培訓成績等方面做出書面規定,使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培訓成為政府的行政目標之一。其次,要保證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培訓工作雖然要由學校、培訓機構等去完成,但政府主導的培訓機制必須由政府總體把握,并進行相應的宏觀調控。再次,政府部門要對培訓機構進行常規與長效性的監督檢查與工作指導,對于不符合培訓要求的教育機構要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對于學員的意見和建議要認真采納,使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培訓工作健康有序開展。最后,政府部門還要形成對培訓機構績效進行科學評價的相關制度,將常規性評價和臨時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結合起來,以取得培訓工作的實際效果與良好結果為追求目標,做好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戰略性工作。

縣域經濟引導與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只能對城鄉交界處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起促進作用,縣域經濟如何發展,富余勞動力如何轉移,轉移就業之前的培訓如何進行,都應在政府部門的宏觀規劃與職能作用下交由市場來進行。只要政府的調控方向正確明晰,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一定能以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來促進改革的優化發展,使縣域范圍內的經濟建設、人才培養及城鎮化推進等都能跨入到一個嶄新的歷史進程中。

【注釋】

①③范仲文:“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商場現代化》,2006年第6期。

②④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調研組:“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中國經貿導刊》,2005年第17期。

⑤⑥朱占鋒:“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影響因素與內在激勵分析”,《教育與職業》,2013年第20期。

⑦田曉麗,尹航:“縣域經濟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研究”,《人民論壇》,2010年第23期。

⑧李紅星,于洪娜:“政府主導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路徑選擇”,《哈爾濱金融學院學報》,2013年第5期。

⑨劉華:“關于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教育培訓機制的建立”,《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年第9期。

(作者單位:中共鹽城市委黨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全部一级视频 | 中文字幕乱倫视频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在线6区不卡一区二区 | 亚洲无线码在线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