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一個村支書眼中的農村:大部分農民工不可能返鄉

[ 作者:劉堅鐵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23 錄入:12 ]

偶爾知悉于建嶸教授發起“湖南百村調查活動”,我有點莫名興奮。我1956年生于這個小鄉村,退伍回來后又干了20多年的基層工作,至今還擔任著村黨支部書記一職??梢哉f,對于這個村子,我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非常了解。

為了發現哪怕是一點點有調研價值的東西,為了數據更真實,我和村里的會計再一次走了一遍已經無比熟悉的村中小路,再次審視了一遍這塊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一個村支書眼中的農村:大部分農民工不可能返鄉


青山綠水環抱的玉屏

玉皇坪村地處桃源縣漆河鎮東南部,玉皇坪村全村有1768人,658戶,22個村民小組,水田3126畝,旱地326畝,以種植水稻,油菜,棉花為主,以黃豆,花生。玉米等作物為輔,以前還有大面積的柑桔,近些年來,由于大實蠅的危害現在所剩無幾,大約不過30畝了,三年前在靠河岸最肥沃的沙地里換上了經濟價值頗高的桂花樹。


 

一個村支書眼中的農村:大部分農民工不可能返鄉


全村交通便利,已經硬化的水泥路通到了各組,沿著河岸的主公路長約6公里,主公路兩旁一邊是緩緩流淌的而貫穿全村的白洋河支流-漆河,住在河邊的村民有時會駕船去河里捕撈點小魚小蝦,另外一邊是近兩年新蓋的一排兩至三層小洋樓,建樓的村民大多是從山里搬出來的,一幢接一幢,修建好的,正在修建的,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都是承包給包工頭,已經沒有之前蓋房子時村民之間你幫我、我幫你的那種熱鬧了,房子的主人們這個時候大多不在村里,已經外出務工;二是房子里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有的房子甚至是空房,這種現像應該也就是網絡上所說的留守和空巢吧。年輕人外出務掙了錢回來蓋房子,蓋完房子后又要出去掙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費、學費,還有更好的生活。我們的新村部也是座落在這樣一排房子的中間,是一連五間的平房,去年剛剛新建完工,算是我們整個村的文化政治中心吧。

一個村支書眼中的農村:大部分農民工不可能返鄉


空巢的老人

在村部暫時只設有遠教站點和圖書室,將來我們還要建籃球場,娛樂中心等。我平時不忙的時候常去村部斜對面的小商店,商店旁邊一條小路下去就是碼頭,有擺渡船一停的來往穿梭于河岸之間,商店的老板娘是我們村里口才伶俐的女人,熱情的招呼著南來北往的過客,也就是這樣成就了她多年前建成我們村第一座兩層樓房 ,商店里屋擺著三張麻將桌,平時都是一些老人和婦女,因為近段鎮政府和村里正在開展打擊黃賭毒的活動,玩牌的老人見到我時總會問“老轉,你是不是來抓賭的?”

因為這事我特意咨詢過民警,他們打麻將將算賭博嗎?他說,不算賭博,因為他們每天的輸贏不過就是幾十元,純粹就是娛樂,消磨時光。確實啊,在這些人中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子女不在身邊在這里打牌娛樂一下,僅收點茶水費,從某種意義上講,還對空巢老人起到了一定的監護作用,何樂而不為呢。孩子們在放假時就在周圍玩玩泥巴,或是纏著爺爺奶奶買點小零食。

一個村支書眼中的農村:大部分農民工不可能返鄉


這個時節下是正是中稻、棉花、花生除草的時候,正在田里勞作的大多都我這樣年紀的甚至還有很多更年長的一些老人,不知情的人總會說“你們這么大年紀了還能干活,身體真好”。老人只會無可奈何的說道“兒子,兒媳都在外面打工,就每年春節能回家住上十幾天,就我們二老和兩個孫子在家,不搞不行呀,眼看著這么好的田拋荒了,太可惜了。

這可以說是當農村存在的普遍現象。如果按六十歲就算老年人為界,我和老伴也是即將跨入空巢老人這個行列的,獨生女兒和女婿、外孫遠在北京,有著自己的生活,有時候一年能回來兩次,有時候一年就回來一次。年輕人有自己的夢想,他們需要為自己為下一代奮斗,我們做為老一輩應該支持和理解。

一個村支書眼中的農村:大部分農民工不可能返鄉


不適應鄉土生活的青年

走在漆河的大街上,青年男女來來往往,更不要說在沿海開發地區更是青年人奮斗發家的搖藍。但在農村就確實難以發現年輕人的身影,40歲以下的年輕人95%是不會呆在家里種田的。這與種田的收入有關,也與現在年輕人的觀點有關。下午正好一位正建房子的劉姓青年來找村里批地基,我們聊了起來。

“建這幢房子大約需要多少錢?”

“大約30萬吧?!?

“建房后還有余錢嗎?”

“哪還有余錢,估計還要欠7、8萬的債?!?

“那為什么還要修那樣好呢,打工掙的錢全花在房子上了!”

“附近的人都修了,同齡的人都修了,我再不修,多沒有面子!”

“那你沒想過到城里買房嗎?”

“我一沒文化,二沒有技術,不想在城里買房,但我也不想現在就回來,家里的那1.2畝田沖其量也只能填飽肚子,根本無法供孩子上學和贍養老人,哪還有錢修房子還債呢?再說,現在我好像習慣那種按時作息的上班生活,已經不適應農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

一個村支書眼中的農村:大部分農民工不可能返鄉


村里也有不少杰出的年輕人。有位姓劉的中年人,經過近十年的在外打拼,在廣東云浮開了一家石材廠,擁有資產三千多萬元,他是回來探親的,問他有什么打算,他說一是想為家鄉做點貢獻,二是想把自己的公司整上市。問他最終想家安在農村還是城里時,他說把兩個孩子安在城市,自己以后還是回老家住,因為老家空氣清新,環保無污染,沒噪音。他新建的房子也在河岸邊的那一排之中,現在住著他的父母和他的小女兒。

年輕人一批又一批離開,老人也會一個接一個離開,年輕人回鄉后的不適應和水土不服已經顯現。明明是故鄉,明明不想離開卻不得不離開,終究是要回來。但回來后該怎么辦?怎么才能留住年輕人?怎么樣才讓孩子們沒有缺失的愛?我思索如下:

目前的農村還是一個低產出的地方,現在的農民仍然是一個低收益的群體,盡管國家給予農民每畝百余元的補貼,鼓勵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但僅僅這樣想促使大部分農民工返鄉是不可能的,其原因有二:

第一,真正的農村青年,他們向往的不一定是城市戶口,但是他們向往城市的生活方式。所以從這一點來講,他們已經厭倦了那單調、枯燥的田園生活,已經失去了對田園的眷顧和依賴;

一個村支書眼中的農村:大部分農民工不可能返鄉


第二,農副產品低收益,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生活消費的需求,盡管他們打工的工資不是很高,但是對比在家種田的收益要高出很多倍,這也促使他們在外努力拼博,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和方式,同時也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F今農村土地拋荒現象日趨嚴重,如不加以解決,再過10年,拋荒現象達到20%是有可能的,因為現在種田的老人相繼離去,往后的老人,婦女對重體力的農活越來越不適應已成必然。

有時清晨我站在村子的路口,會有一些爺爺奶奶牽著背著小書包的孫子孫女們,孩子們的小臉上或歡喜或失落,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多少會有愛的缺失,這個時候我會開始想念遠方的女兒,女婿和孫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搜狐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 五月丁香婷婷综合 | 日韩综合国产欧美一区 |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08粉嫩 |